一、发病原因
可能与细菌毒素、病毒感染、异性蛋白及某些药物有关。
二、发病机制
致敏物质作为抗原进入机体,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而引起血管损伤。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 常服用泼尼松40~60mg/d,待病情得到控制后,可逐渐减量至维持量。
2.抗生素 可选用红霉素、氨苄西林、先锋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3.免疫抑制剂 可口服环磷酰胺1~3mg/(kg·d),常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并用。
4.其他 对治疗效果不显著者,可应用氨苯砜,100~150mg/d,口服。
预后:本病病程慢性,常反复发作。一般未累及内脏者预后良好,内脏受累者预后差。
预防:本病应注意避免外界风、湿、寒、热、邪气的侵袭,患病者应适当休息,抬高肢体以减轻局部水肿。
本病与III型变态反应关系密切,对于一些有明显诱因的患者,应避免再与诱发因素接触,针对病因来进行预防。
而其它病因不明确的患者,除了积极进行治疗外,还需要严格地筛查,查找出病因,进而采取预防措施。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一般护理
本病应注意避免外界风、湿、寒、热、邪气的侵袭,患病者应适当休息,抬高肢体以减轻局部水肿。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饮食原则
血管炎的饮食如下供参考:
1.一个鸡蛋每天最多一个
2.牛奶最多半斤
3.绿色蔬菜多吃
4.海带、紫菜、木耳多食
5.豆制品+粗粮多吃
6.精神要放松、不要每天都想着自己的病患
7. 要适当活动与人交流
8.绝对不能抽烟、喝酒、低盐饮食为好
血管炎食疗方:
丹参酒 白酒500克,紫丹参90克,浸泡一周后,每次饮30毫升,1日1-2次。适用于脉管炎初期肢冷麻木者。
赤豆煮米仁 赤豆100克, 生熟米仁各30克, 红枣7枚, 红糖适量, 著熟后服食。 适用于肢体浮肿者。
黄豆冬瓜皮汤 冬瓜皮60克, 黄豆60克, 清水3碗, 煎至1碗, 去渣饮用。适用于患肢浮肿,全身贫血者。
赤豆桃仁莲藕汤 桃仁15克, 赤豆60克, 莲藕100克, 洗净切成小块, 加清水适量煮汤, 以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赤豆及莲藕。适用于肢冷血脉不和者。
桑椹汤 桑椹子60克, 加清水3碗, 煎至1碗半。用白砂糖或红糖适量调味, 去渣饮用。适用于腰酸头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