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蝴蝶疮病因
总由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而成。因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不足,虚火上炎;兼因腠理不密,日光曝晒,外热入侵,热毒人里,二热相搏,瘀阻脉络,内伤于脏腑,外伤于肌肤而发病。
热毒蕴结肌肤,上泛头面,则面生盘状红蝴蝶疮;热毒内传脏腑,瘀阻于肌肉、关节,则发系统性红蝴蝶疮。在系统性红蝴蝶疮病程中,或因热毒炽盛,燔灼营血,阻隔经络,则可引起急性发作而见高热,肌肉酸楚,关节疼痛;或邪热渐退,则又多表现为低热,疲乏,唇干舌红,盗汗等阴虚火旺、肝肾不足证候;或因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致气血凝滞;或因病久气血两虚,致心阳不足;但病程后期,每多阴损及阳,累及于脾,以致脾肾两虚,水湿泛滥,膀胱气化失权而见便溏溲少,四肢清冷,下肢甚至全身浮肿等症。 本病病情常虚实互见,变化多端。六淫侵袭、劳倦内伤、七情郁结、妊娠分娩、日光曝晒、内服药物都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红蝴蝶疮的中医治疗多从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解毒人手。本病病情复杂,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红蝴蝶疮一般治疗
红蝴蝶疮西医治疗
对急性发作或重型病例,宜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红蝴蝶疮辨证论治
红蝴蝶疮中医治疗
(1)内治
①热毒炽盛证
证候:相当于系统性红蝴蝶疮急性活动期。面部蝶形红斑,色鲜艳,皮肤紫斑,关节肌肉疼痛;伴高热,烦躁口渴,抽搐,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腻,脉洪数或细数。
治法:清热凉血,化斑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高热神昏者,加安官牛黄丸,或服紫雪丹、至宝丹。
②阴虚火旺证
证候:斑疹暗红,关节痛,足跟痛;伴有不规则发热或持续性低热,手足心热,心烦失眠,疲乏无力,自汗盗汗,面浮红,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清骨散加减。
③脾肾阳虚证
证候:眼睑、下肢浮肿,胸胁胀满,尿少或尿闭,面色无华;腰膝酸软,面热肢冷,口干不渴;舌淡胖,苔少,脉沉细。
治法:温肾助阳,健脾利水。
方药:附桂八味丸合真武汤加减。
④脾虚肝旺证
证候:皮肤紫斑;胸胁胀满,腹胀纳呆,头昏头痛,耳鸣失眠,月经不调或闭经;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弦。
治法:健脾清肝。
方药:四君子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
⑤气滞血瘀证
证候:多见于盘状局限型及亚急性皮肤型红蝴蝶疮。红斑暗滞,角质栓形成及皮肤萎缩;伴倦怠乏力;舌黯红,苔白或光面舌,脉沉细涩。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2)外治
皮损处涂白玉膏或黄柏霜,每天1~2次。 (3)其他疗法 中成药:昆明山海棠片,每片50mg,每次2~4片,口服,每天3次;雷公藤多苷片,按每天每千克体重1~1.2mg,分2~3次口服。
红蝴蝶疮预防
避免日光曝晒,夏日应特别注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外出时应戴遮阳帽或撑遮阳伞,也可外搽避光药物。
红蝴蝶疮一般护理
红蝴蝶疮护理
目前作为个人或家庭,要早期发现红斑狼疮,必须掌握以下症状特点: ①面部有蝶形红斑;
②盘状红斑;
③有光过敏;
④关节炎但不伴有畸形;
⑤口腔溃疡;
⑥胸膜炎或心包炎;
⑦癫痫或有精神症状。
如能发现上述症状中的3种或3种以上,即可怀疑患有本病。
红蝴蝶疮饮食原则
红蝴蝶疮饮食
1、饮食原则
食物量要适当,瘦肉每天每人不超过100克,鸡蛋不超过2个,如果食入量过多,病人不但不能完全吸收,还增加肾脏负担。肾病尿蛋白阳性患者,最好少食或不食用豆类及豆制品。
2、患者适宜吃的食物
1)多吃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患者50%以上有明显的肾脏损害,蛋白质常常从尿中大量丢失造成低蛋白血症、水肿,引起身体的很多病理变化,因此必须及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2)多吃低脂食物
患者活动少,消化功能差,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宜食用含脂肪较多的油腻食物。
3)多吃低糖食物
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易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及柯兴综合征,故要适当控制饭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3、患者不适宜吃的食物
不食用或少食用具有增强光敏感作用的食物:如无花果、紫云英、油菜、黄泥螺以及芹菜等,如食用后应避免阳光照射。磨菇、香菇等蕈类和某些食物染料及烟草也会有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潜在作用,也尽量不要食用或少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