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症状和体征,常规检查不易明确诊断,多数患者在出现腹膜炎甚至剖腹后始作出诊断,往往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手术取栓、切除坏死肠管的同时,积极的抗凝治疗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血栓再发的有效措施。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胃肠外科,消化内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肠系膜,血液血管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治 愈 率:85%
    治疗周期:2-4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疾病症状:腹部不适,肚子疼,腹膜刺激征
    相关检查: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并发症:腹膜炎
    治疗药品:双嘧达莫片,双嘧达莫片,脉络舒通丸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前者原因不明,发病率占10%~20%,这些病人中有曾患过周围静脉炎如游走性静脉炎等。后者常继发于:

    ①肝硬化或肝外压迫引起门静脉充血和血液淤滞;

    ②腹腔内感染如化脓性阑尾炎、盆腔炎等;

    ③某些血液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口服避孕药等所致的高凝状态;

    ④腹外伤或手术所致的创伤,病情严重,往往伴有休克;

    ⑤腹腔恶性肿瘤直接压迫阻断肠系膜静脉血流;

    ⑥先天性凝血功能异常,如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陷症、遗传性蛋白质C缺陷症、遗传性蛋白质S缺陷症等,此种多见于年轻患者,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

      二、发病机制

      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可向远近端蔓延。在受累肠区的静脉回流完全受阻时,肠管充血水肿,浆膜下呈点状出血,逐渐扩散呈片状出血、直至肠管的出血性坏死。大量血性液体从肠壁和肠系膜渗出至肠腔和腹腔,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心肺功能衰竭等。且静脉急性闭塞尚可反射性引起内脏动脉的痉挛和加速血栓形成,加速肠坏死过程。静脉血栓形成多数只累及一段空肠或回肠静脉,较少造成全小肠坏死。但血栓易再形成,因此易复发,有时须行多次手术治疗。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一般治疗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西医治疗

    一、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溶栓与抗凝: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一旦诊断确立,应立即给予抗凝治疗。发病时间少于1周的同时给予溶栓治疗,超过1周则以抗凝为主。血栓形成早期做保守治疗,肝素(2.5~4.0)×104U/d,经静脉或皮下给予;尿激酶(60~120)×104U/d或去纤酶10U/d静脉滴注,可取得良好效果。对保守治疗者,抗凝治疗时间应控制在2周以内,溶栓时间5~7天。用药期间要监测患者的血小板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使其控制在用药前2~2.5倍之间。所有患者停用肝素后,继续口服华法林3个月,有高凝状态者则需终生抗凝。

      (2)补充血容量:输血和平衡液,纠正存在的严重循环血容量不足。

      (3)胃肠减压。

      (4)抗感染: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并持续用至术后。

      保守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症状和体征变化,若患者无明显缓解或出现肠坏死表现,应立即急诊手术探查。

      2.手术治疗

      (1)切除坏死肠管:和动脉闭塞不同,静脉血栓形成更常发生于外周的属支而非主干,因此通常较短段肠管被累及,故一般可切除失活的肠管和端端一期吻合。为减少毒素的吸收,术中可首先切除坏死肠管。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肠坏死为出血性梗死,坏死段与正常段之间有中间过渡带,界限并不十分清楚,在过渡带中仍有动脉搏动存在。因此,术中单纯依靠肠系膜动脉搏动的有无,来决定肠管的取舍并不可靠。在受累小肠长度不足1/2时,可将受累小肠及其系膜全部切除。而当小肠坏死超过1/2以上时,则须慎重对待,准确地判断肠管生机,尽量保留可能存活的肠管。小肠广泛切除的预后极差。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潜在生机的肠管,可将生机可疑的肠管暂时保留,术后24~72h内再次剖腹,将有坏死的部分予以切除。

      (2)静脉取栓:血栓形成的延伸常超过肉眼可见的梗死区,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和门静脉内经常都有血栓存在,而后者是术后再发肠坏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肠切除后,除了将系膜残端血管内的血栓完全清除外,还需在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做切口,将其内的血栓取出。

      (3)术中抗凝:急诊手术者,手术中即应开始肝素抗凝,持续至术后6~8周。Abdu等人复习了大量文献后注意到,肠切除加抗凝治疗者生存率为80%,而单作肠切除者生存率为50%。

      二、预后

      其预后稍好于因动脉闭塞所致肠梗死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是在广泛血栓形成之前早期手术处理。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预防

    其预后稍好于因动脉闭塞所致肠梗死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是在广泛血栓形成之前早期手术处理。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一般护理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饮食原则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饮食保健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症状和体征,常规检查不易明确诊断,多数患者在出现腹膜炎甚至剖腹后始作出诊断,往往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手术取栓、切除坏死肠管的同时,积极的抗凝治疗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血栓再发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