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消化不良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根据临床表现FD可进一步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早饱或餐后饱胀感)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疼痛或上腹部灼烧感)不同亚型。FD与嗳气症(包括吞气症和非特异性嗳气)、功能性恶心和呕吐(包括慢性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和周期性呕吐)、反刍综合征统属于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者占内科门诊总数的30%左右,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70%,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30%~40%。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中医科
    疾病别称:消化不良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胃,肠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
    治 愈 率:治愈率79%
    治疗周期:治疗周期21天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 800元
    疾病症状:消化不良,腹部不适,嗳气
    相关检查:粪便脂肪定量,胃充盈及排空功能,胃排空测定和显像
    并发症:呕吐,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药品: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西沙必利胶囊,肠炎宁颗粒2克
  •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

      发病与胃感觉功能异常、胃动力障碍、肠胃反流、心理精神因素、幽门螺旋杆菌(Hp)、胃黏膜炎症、内脏过敏、迷走神经张力低下等有关。

      FD患者一般都同时伴有胃顺应性异常,对化学,机械刺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增高。

      据估计,FD患者中大约有20~50%是由于胃动力功能障碍引起的,包括胃排空延缓、消化间期和消化期动力异常、胃内食物分布异常以及胃点异常。FD的动力障碍除了累及胃肠道外,还同时存在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由于胃排空障碍、胆囊排空及再充盈延缓三者之间关系的紊乱,是造成FD的主要原因之一。

      FD患者经常伴有焦虑、失眠、抑郁、情绪激动等,因此焦虑或抑郁等精神因素及应激状态在FD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不但可以是症状发生的原因,也可能是加重的诱因。

      近年来,也有文献报道表明Hp感染与FD发病有关,根治Hp感染可以改善FD的症状。

      此外,胃黏膜炎症、内脏神经过敏使患者对于多种刺激因素如胃酸等的反应性增高、迷走神经张力低下致近端胃容受性舒张障碍和胃窦收缩减弱等均在FD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治疗

    一、西医治疗原则

      采取综合治疗,以对症为主,实行个体化原则。药物治疗应视情况而定,患者多在门诊接受治疗。需强调对患者解释病情,避免紧张和顾忌加重病情。建议忌烟酒或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多餐。精神因素明显者可给予心理和行为治疗,可利用权威医师的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暗示。也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轻患者对自身症状的关注。

    二、药物治疗

      1.适当地使用促动力药物

    胃复安可促进胃贲门及近段小肠收缩,使胃排空加速,可减轻胃排空障碍患者的症状,也可进而减少胆汁和胰液的分泌,缓解返流性胃炎的症状。多潘利酮(吗丁啉)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与多巴胺受体具有极强的亲和力,特异性地与消化道多巴胺受体结合,阻断多巴胺对消化道平滑肌的抑制作用,提高下食道括约肌压力,加速胃排空,促进胃窦、十二指肠协调性,恢复胃协调运动,减少胆汁反流。由于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对脑内多巴胺受体无抑制作用,无锥体外系症状。用法:10~20mg,3次/日,餐前15min口服。莫沙必利作用类似于西沙比利,用法5~10mg,3次/日,餐前15min口服。该药是否对心脏有影响较少。

      2.抑酸剂

    主要适合上腹痛为主要症状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如西咪替丁(cimetidine,,泰胃美)、雷尼替丁(ranitidine)、法莫替丁(famotidine,高舒达)等。疗效差者可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Omeprazole,洛赛克)、兰索拉唑(Lansoprazole,达克普隆)、雷贝拉唑(Rabeprazole,波立特),详见“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3.安定药物

      FD患者常有明显的精神心理因素影响,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用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精神和躯体症状。对患者解释病情,消除顾虑与紧张情绪。若病人焦虑、抑郁明显者,可给予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盐酸氟西汀(百忧解)和帕乐西汀(赛乐特),两者均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副作用较少,一般以20mg/次,1次/d。伴睡眠障碍者可加用苯二氮卓类如安定。由于抗抑郁药起效缓慢,服药10~15d才起作用,故可在用药初期酌情联合使用起效快的胃肠动力药和镇静药,以暂时缓解症状,增加患者治疗信心。

      4.胃黏膜保护剂

    也为临床治疗常用药物之一,以铝碳酸镁效果较为明显。该药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盐和水的化合物,其作用是使胃液达到pH3~5的最适范围,而不是单纯的碱化胃液,还可与胆酸、胃蛋白酶可逆地结合。故除有迅速有效的止痛外,具能治疗胆汁反流、保护胃黏膜,可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5.杀灭H.pylori药物

      对小部分FD伴有H.pylori感染的患者应加用杀灭H.pylori药物,一般采用二联或三联药物疗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论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论治

      1.实证

      (1)邪热内结

      治宜清热消痞。代表方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胸闷加瓜蒌,恶心呕吐加竹茹,口渴加花粉。

      (2)饮食积滞

      治宜消食导滞,和胃降逆。代表方保和丸合平胃散加减(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苍术、厚朴、枳实、连翘)。

      (3)痰湿内阻

      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代表方平胃二陈汤(苍术、半夏、厚朴、陈皮、茯苓、甘草)。气逆噫气不除加旋复花,胸膈满闷加瓜蒌、薤白,痰黄,口干加黄芩。

      (4)肝郁气滞

      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消痞。代表方越鞠丸(川芎、苍术、香附、炒山栀、神曲)加味,气郁甚加木香、枳壳,痰多加陈皮、半夏。

      2.虚证

      治宜健脾理气。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砂仁、内金、枳壳)。若脾阳虚,加干姜,温运中焦,振奋脾阳。命火不足加附子、肉桂,脾肾同治。若脾虚而又水热互结、虚实相兼者,可用仲景泻心汤意,既调补脾胃,又辛开苦降,和中消痞。半夏、黄芩、黄连、生姜、干姜、党参、炙甘草、大枣。

      中药

      (1)香砂六君子丸(《中国基本中成药》):益气健脾,理气和胃,治脾虚气滞,胃部胀痛。

      (2)枳木丸(《中国基本中成药》):健脾化食,行气消痞,治脾虚气滞食积,胃胀胃痛。

      (3)平胃散(《实用中成药手册》):燥湿运脾,宽胸消胀,治湿浊中阻,胸满腹胀。

      (4)香砂养胃丸(《中国基本中成药》):健脾祛湿,和胃畅中,消胀除满。

      (5)加味保和丸(《中国基本中成药》):消食导滞,利湿和胃。

      (6)越鞠保和丸(《中国基本中成药》):解郁舒气,和胃消食。

      (7)左金丸(《中国基本中成药》):泻肝清胃,治肝胃热郁,泛酸灼热。

  • 功能性消化不良预防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饮食中应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及睡前进食过量;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炼;要特别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境。

      预防消化不良十条

      一、进餐时应保持轻松的心情,不要匆促进食,也不要囫囵吞食,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食。

      二、不要泡饭或和水进食,饭前或饭后不要马上大量饮用液体。

      三、进餐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这些讨论应留到饭后一小时之后进行。

      四、不要在进餐时饮酒、进餐后不要马上吸烟。

      五、不要穿着束紧腰部的衣裤就餐。

      六、进餐应定时。

      七、避免大吃大喝,尤其是辛辣和富含脂肪的饮食。

      八、有条件可在两餐之间喝一杯牛奶,避免胃酸过多。

      九、少食过甜过咸食品,过多吃糖果会刺激胃酸分泌。

      十、进食不要过冷或过烫。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护理

    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

      注重日常饮食方面的护理,减少诱发本症的因素。

      1.油炸食物要少吃

      原因:油炸食品不易消化,易增加胃肠负担,诱发本症,同时还易造成肥胖、高血脂等问题,不利健康。

      2.腌制食物要少吃

      原因:腌制食物多靠盐浸泡,对胃肠功能有害,某些腌制食物还含有可致癌的成分,多吃不益。

      3.生冷刺激食物要少吃

      原因: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对胃肠粘膜有一定的伤害,常吃会导致胃肠道炎症疾病,进而诱发消化不良。

      4.饮食要有规律

      原因:有规律的进食,可以让胃肠消化液分泌形成规律,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5.用餐要定时定量

      原因:平日吃饭很有规律,突然一次大吃大喝,肠胃分泌的消化液不够用,自然会造成消化不良。

      6.食物温度要正好

      原因:食物太凉或者太烫,对胃肠粘膜都有伤害,最好是在食物不烫不凉、温热的时候进餐。

      7.细嚼慢咽

      原因:食物咀嚼的越充分,胃肠道消化起来越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的几率也越低。

      8.饮水要看时间

      原因:餐后饮水,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消化食物的功能,所以,最后在餐前一小时饮水。

      9.保暖防寒原因

      胃部受凉极易发生胀气、胃功能受损等问题,为了避免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一定要注意给胃部保暖。

  • 功能性消化不良饮食原则

      功能性消化不良食疗

      普洱茶粥

      材料:陈年普洱茶12克,大米100克。

      做法:先将普洱茶块加清水煮取茶汁,然后将茶汁与大米同放粥锅内煮粥。

      功效:消食除胀。本粥对过食油腻,食滞不消者尤为适宜。

      保和粥

      材料:山楂、神曲、陈皮各5克,麦芽30克,茯苓、法半夏、连翘各10克,大米100克,砂糖适量。

      做法:先将上述各种药物煎取药汁,然后将药汁与大米放粥锅内煮粥,粥熟后加入少量砂糖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本粥对食积停滞,肉积不消者尤为适宜。

      曲末粥

      材料:神曲15克,大米50克。

      做法:先将神曲捣碎,加水煎取药汁。然后把药汁与大米同放粥锅内煮粥,温热食用。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本粥对食积难消,嗳腐吞酸者尤为适宜。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摄入含蛋白质或钙质较多的食物,如乳类、乳制品、瘦肉类、鱼虾、鸡蛋黄、咸鸡蛋、松花蛋、豆类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忌烟戒酒。

      2、少食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以及咖啡、巧克力、土豆、红薯和酸性食物。

      3、忌食易致胀气的食物。如干豆类、洋葱、土豆、红薯以及甜食。

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消化不良症状,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根据临床表现FD可进一步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早饱或餐后饱胀感)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疼痛或上腹部灼烧感)不同亚型。FD与嗳气症(包括吞气症和非特异性嗳气)、功能性恶心和呕吐(包括慢性特发性恶心、功能性呕吐和周期性呕吐)、反刍综合征统属于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者占内科门诊总数的30%左右,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70%,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