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疾病病因
1.久病损肺:
咳嗽、肺痨、肺痈、消渴、热病→日久不愈→耗伤阴津→虚热内生→消灼肺津,变生涎沫→肺燥阴竭,肺失润养→日渐枯萎; 大病久病、内伤久咳、冷哮不愈、肺虚久喘、虚热肺痿日久→肺气日耗,渐伤, 阳气→肺虚有寒,气不化津→津化为涎沫→肺失濡养,肺叶渐萎。
2.误治津伤:
误治—滥用汗、吐、下→重亡津液,肺津大亏→肺失濡养→肺痿。
肺痿辨证论治
肺痿中医治疗
1、辨证要点:
辨虚热与虚寒:虚热证——易于火逆上气,常伴咳逆喘息; 虚寒证——常见上不制下,小便频数或遗尿
2、治疗原则:
补肺生津——虚热—清热生津,以润其枯; 虚寒—温肺益气而摄涎沫; 兼表证—兼以解表:疏风、散寒、清热; 兼痰浊—祛痰、化痰; 兼咳喘—止嗽、平喘。
3、证治分类
(1)虚热证
症状——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粘稠—肺阴亏虚,虚火内炽,灼津为痰或咳痰带血—阴虚肺燥,咳伤肺络咳声不扬,甚则音哑—肺津不足,金破不鸣。气息喘促—肺失滋润,宣降失职,肺气上逆,口渴咽干,午后潮热,皮毛干枯—虚火内盛,阴亏津伤,皮毛失荣 ,舌红而干,脉虚数—阴虚火盛,肺津不足之象。
治法——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代表方——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2)虚寒证
症状——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肺气虚寒,气不化津,津反为涎, 口不渴—肺虚有寒,短气不足以息—肺气亏虚,头眩,神疲乏力,食少—脾气亏虚,运化无力,精微不足,形体失养,形寒肢冷,面白虚浮—肺脾虚寒,小便数,或遗尿—肺虚不能通调水道, 舌质淡,脉虚弱—肺气虚寒。
治法——温肺益气
代表方——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肺痿预防
预防: 积极治疗咳喘等肺部疾患,防止其向肺痿转变, 加强体育锻炼;慎起居,生活规律,视气候随时增减衣服,时邪流行时,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接触病人。
肺痿一般护理
肺痿护理
注意耐寒锻炼,适应气候变化,增强肺卫功能, 戒烟,减少对呼吸道刺激, 饮食清淡,忌寒凉油腻, 居处要清洁,避免烟尘刺激。
肺痿饮食原则
肺痿饮食保健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