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牙宣

    牙宣是指以龈肉萎缩,牙根宣露,牙齿松动,经常渗出血液或脓液为特征的病证。若不及时治疗,日久牙齿失去气血濡养,以致脱落。在历代医书中有齿齗宣露、齿牙根摇、齿间出血、齿挺、食床等病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此证牙龈宣肿,龈肉日渐腐颓,久则削缩,以致齿牙宣露。"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口腔科,中医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多见于中年和老年人,亦有20...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95%
    治疗周期:7-1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疾病症状:牙根暴露,牙龈出血,口粘
    相关检查:
    并发症:新生儿泪囊炎,牙折,脑血管瘤
    治疗药品:清胃丸,清胃丸,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
  •   牙宣病因

      齿为肾所主,而上下牙床属阳明大肠和胃经所属,齿及齿龈均需气血的濡养。故本病可由胃火上蒸、精气亏虚、气血不足等原因引起。

    1.胃火上蒸

    嗜食膏粱厚味,或饮酒嗜辛,辛热伤胃,脾胃积热,其热循经,熏蒸牙龈,热邪壅盛,伤及龈肉血络,龈肉腐化渗脓渗血,久则龈萎根露,牙齿松动。《明医杂著》说:“盖齿虽属肾,而生于牙床,上下床属阳明大肠与胃,犹木生于土也。肠胃伤于美酒,厚味膏粱甘滑之物,以致湿热上攻,则牙床不清而为肿,为痛,或出血,或生虫,由是齿不得安而摇动,黑烂脱落也。”《血证论·齿衄》说:“牙床尤为胃经脉络所绕,故凡衄血,皆是胃火上炎,血随火动,治法总以清理胃火为主。”

      2.肾阴虚损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虚精亏髓少,肾精不得上达,齿失濡养,引起骨质的萎软,兼以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于龈肉,久则牙齿疏豁,动摇,根露。《直指方》说:“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精盛则齿坚,虚热则齿动。”

      3.气血不足

    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气血不足,不能上输精微于牙龈,牙龈失养,兼以病邪乘虚侵犯龈肉,以致萎缩;气虚不能摄血,血不循经,由齿龈间流渗而出,而成此病。《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一说:“牙齿虽为骨之所终,髓之所养,得龈肉而固济,可以坚牢,今气血不足,揩理无方,风邪袭虚,客以齿间,则令肌寒血弱,龈肉缩落,渐至宣露,永不附着齿根也。”

  • 牙宣辨证论治

      牙宣治疗

      一、胃火上蒸

      【证见】 牙龈红肿疼痛,出血溢脓。烦渴喜冷饮,多食易饥,胃脘嘈杂,口干,口臭,大便秘结,尿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法】 清胃泻火,消肿止痛。

      【方药】

      1.主方清胃散(李杲《兰室秘藏》)

      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牡丹皮12克,黄连10克,升麻6克。水煎服。

      牙龈红肿较甚者,加蒲公英、牛蒡子、栀子。出脓者,加马勃、天花粉、皂角刺、穿山甲。出血明显者,加旱莲草、白茅根、茜根。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

      2.中成药

      (1)清火片,口服,每次3—4片,每日3次。

      (2)黄连上清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1—2次。

      二、肾阴亏损

      【证见】 牙齿疏豁松动,咀嚼无力或微痛,牙龈溃烂萎缩,边缘微红肿,易渗血,齿根宣露。头晕,耳鸣,腰酸,手足心热。舌质微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补肾,益精固齿。

      【方药】

      1.主方六味地黄汤(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处方:熟地黄18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牡丹皮12克,泽泻12克。水煎服。

      牙齿动摇,牙根宣露明显者,加枸杞子、龟板、菟丝子,以助益肾精固齿。耳鸣、手足心热者,加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

      若肾阴虚而兼有胃热者,可用玉女煎(《景岳全书》)加女贞子,以滋肾阴、清胃热。若见肾阳不足之象,如腰寒肢冷,小便清长等,可选用附桂八味丸(《金匮要略》)以温补肾阳。

      2.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片),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片剂每次5片,每日3—4次。

      (2)知柏地黄丸(片),服法与六味地黄丸同。

      (3)滋阴补肾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2次,盐水送服。

      3.单方验方固齿健周汤(李宝顺等《名医名方录》)

      处方:骨碎补12克,补骨脂12克,续断15克,鸡血藤15克,旱莲草15克,知母10克,黄柏9克,白术12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生龙骨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黄芪15克,茯苓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三、气血不足

      【证见】 牙龈萎缩,颜色淡白,牙龈渗血,刷牙及吮吸时易出血,牙根宣露,牙齿松动,咀嚼无力。面色发白,畏寒倦怠,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胃呆纳少,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 益气补血,养龈健齿。

      【方药】

      1.主方八珍汤(薛己《正体类要》)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熟地黄15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6枚。水煎服。

      牙龈渗血者,可加阿胶、血余炭、藕节炭,以养血敛血止血。如证见畏寒倦怠,胃呆纳少,大便溏等气虚阳虚为主者,宜选用十全大补汤。

      2.中成药

      (1)八珍丸(液)口服,大蜜丸每次l丸,水蜜丸每次6克,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2)十全大补丸(液、膏),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合剂每次10毫升,膏剂每次9-15克,每日2次,饭前服。

      (3)归脾丸(液),口服,用量与八珍丸同。

  • 牙宣饮食原则

      牙宣饮食

      1、牙宣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牙宣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牙宣是指以龈肉萎缩,牙根宣露,牙齿松动,经常渗出血液或脓液为特征的病证。若不及时治疗,日久牙齿失去气血濡养,以致脱落。在历代医书中有齿齗宣露、齿牙根摇、齿间出血、齿挺、食床等病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此证牙龈宣肿,龈肉日渐腐颓,久则削缩,以致齿牙宣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