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肠系膜上动脉痉挛是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中心环节,已发现它与持续的心输出量减少和低氧状态有关,常见于脓毒症、充血性心衰、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的失血等,是以上疾病的一种终末期表现。
二、发病机制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病变基础为内脏血管的代偿性持久收缩,通过小动脉的血流减慢、红细胞凝聚和血液淤滞,结果发生肠缺氧和梗死。休克病人使用缩血管药物可延长血管收缩状态而加速肠坏疽的发生。另外,大多数非阻塞性肠系膜梗死病人接受过洋地黄化。动物实验发现当直血管血压降至5.6kPa(42mmHg)以下,肠壁血流量低于10ml/100g,并持续8h,将发生不可逆性肠梗死。由于肠系膜血管痉挛是以微血管为主,故肠缺血呈片状,局限于黏膜。病理特点为黏膜广泛缺血性坏死伴有溃疡形成,黏膜下层血管扩张有大量的红细胞沉积,浆膜面呈点状坏死,晚期可发生穿孔。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一般治疗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西医治疗
一、治疗
1.非手术治疗
经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肠坏死发生。
(1)改善心脏功能:在确诊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之前,需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慎用血管收缩药物和洋地黄类药物,采用血管舒张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解除血管痉挛。
(2)扩张血管:经动脉造影导管输入罂粟碱可有效地扩张血管,改善血供。持续观察全身和局部的临床表现,必要时再次动脉造影观察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情况。
(3)积极治疗原发病。
2.手术治疗
若病情不能缓解,患者出现白细胞增高、胃肠道出血、肠腔内积气等时,则需急诊行剖腹探查手术。手术目的在于判断受累肠管活力和切除可能坏死的肠段。术中可见坏死肠管色泽灰暗、肠腔扩张、肠壁水肿、蠕动消失等。若坏死肠管界限清楚,可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否则应将坏死肠管外置。
3.术后处理
术后予以抗生素、抗凝及支持治疗。
二、预后
早期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肠坏死的发生则可获得较好的预后。一旦发生肠坏死,大部分患者预后不良。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预防
一、术前准备
1.脱水的病人应快速输注生理盐水,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2.失血病人除输注生理盐水外,尚需快速补充全血、血浆、右旋糖酐等扩容剂。
3.病程长者宜适当补充钾离子。
4.胃肠减压,消除腹胀,以利于术中操作和术后恢复。
5.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6.镇静、止痛,使病人精神安宁。
7.备血。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一般护理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饮食原则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饮食保健
一、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食疗方(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黑米红枣粥:黑米、大枣、冰糖、白果、银耳、核桃仁、花生米。食用黑米时,要用清水将米稍加掏洗,加入5-7倍的温热水浸泡一晚,第二天就可以加大枣,冰糖,文火熬煮一小时左右,即可!当然还可以加入白果、银耳、核桃仁、花生米等,营养价值更高。
2、猪肝木耳粥: 黑木耳25克,猪肝280克,生姜1块,红枣2枚,盐适量。 将黑木耳用清水泡发后洗净备用,猪肝、生姜、红枣分别用水洗净。猪肝切片;生姜去皮切片;红枣去核,备用。锅中加水煮沸,放人黑木耳、生姜和红枣, 用中火煲约1时后加入猪肝,等猪肝熟透便可加盐调味。
3、 桂圆大枣红豆汤:干桂圆、大枣、红豆、清水。做法:红豆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备用;桂圆去壳留肉备用;泡好的红豆、大枣、清水,上火煮沸;加入桂圆;再次沸腾后,转文火煲60分钟即可。
二、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吃什么对身体好?
1、 要均衡摄取肝脏、蛋黄、谷类等富含铁质的食物;
2、 维他命C的摄入量要充足;
3、 多吃新鲜的蔬菜,多吃铁质丰富的蔬菜,如黑木耳、紫菜、发菜、荠菜、黑芝麻、莲藕粉等。
三、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勿喝酒及咖啡,勿食红肉、精致调味品;
2、避免过冷、过热、过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