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是指成人窦房结冲动形成的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速率常在每分钟101-160次之间。窦性心动过速开始和终止时,其心率逐渐增快和减慢。。窦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
    疾病别称:心动过速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20%-40%
    治疗周期:3天-3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 ——20000元
    疾病症状:心率增快,心悸,胸闷
    相关检查: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并发症:
    治疗药品:盐酸普萘洛尔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   (一)发病原因

      1.生理因素 正常人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饮浓茶、饮咖啡、吸烟、饮酒等,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

      2.病理因素

      (1)心力衰竭:尤其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心率常增快。

      (2)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多数甲亢病人有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一般在100~120次/min,严重者心率可达到120~140次/min。

      (3)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可达到30%~40%。

      (4)休克:休克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在轻度休克时心率可达到100次/min以上;重度休克时心率更快,可大于120次/min。

      (5)急性心肌炎:多数患者可出现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的窦性心动过速。

      (6)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7)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后,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8)药物:如肾上腺素类、阿托品类也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二)发病机制

      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张力减低有关,当交感神经兴奋影响窦房结起搏细胞时,4相上升速度加快,到达阈电位时间缩短,心率则加快。

      1.生理因素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适应”现象。影响心率的因素很多,如正常人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饮浓茶、咖啡;吸烟、饮酒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体位改变如立位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也加快;卧位时心率则减慢。生理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常为一过性,持续时间较短。

      2.病理因素

      (1)心力衰竭:在心力衰竭时,心率往往加快,这是机体维持心脏排血量的代偿性机制之一。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加快在一定范围内是具有代偿意义的。

      (2)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多数甲亢患者都有窦性心动过速。

      (3)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程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较高,这是由于在发病的初期,全身的应激反应、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疼痛、紧张、血容量不足或并发感染、发热等因素有关。如持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则是梗死面积大、心排血量减低、左心衰竭或坏死、心肌愈合修复较差的反映。

      (4)休克:窦性心动过速的程度常作为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5)急性心肌炎:此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是由于心肌急性炎症而导致心功能受损所致。

      (6)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后:均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可增加12~15次。此外,在应用拟交感类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或用迷走神经阻滞药物(如阿托品),解除了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也均可发生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

  • 窦性心动过速一般治疗

      窦性心动过速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如病人心悸等症状明显,可选用:

      (1)利血平

      ①作用:利血平能使交感神经末梢囊泡内的交感介质(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并能阻止交感介质进入囊泡,因此囊泡内的介质逐渐减少或耗竭,使交感神经冲动的传导受阻,因而可使心率减慢。

      ②用法及剂量:0.125 ~0.25毫克口服,每日2~3次。

      (2)心得安

      ①作用:心得安为β-受体阻滞剂,可阻断心肌的β-受体,故可使心率减慢。

      ②用法及剂量:5~10毫克口服,每日3次。

      (3)异搏定

      ①作用:能抑制窦房结及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延长房室结传导(A-H间期延长),使心率减慢。

      ②用法及剂量:40~80毫克口服,每日3次。

      此外,尚可配合应用镇静药物。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速

      成人窦房结冲动形成的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速率常在每分钟101-160次之间。窦性心动过速开始和终止时,其心率逐渐增快和减慢。

    窦性心动过速辨证论治

      (一)取穴

      常用穴:内分泌、心、交感、神门。

      备用穴:皮质下、小肠、肾,心动过速加耳中,心房颤动加心脏点。

      心脏点位置:屏上切迹微前凹陷后下缘。

      (二)治法

      一般心律失常均取常用穴3~4个,酌加1~2个备用穴。中强刺激,留针1小时。如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取耳中为主穴,配常用穴2~3个,留针30分钟~1小时;心房颤动取心脏点为为穴,加配2~3个其他穴位,留针30分钟,手法应轻,以防晕针。留针期间,均宜行针2~3次。每日治疗1次,重者日可2 次。

      (三)疗效评价

      治疗63例各类心律失常,平均有效率为58~100%(5,6,9)。

      体针

      (一)取穴

      常用穴:分为两组。(1)心俞、内关;(2)厥阴俞、神门。

      备用穴:早搏加三阴交,心动过速加足三里,心动过缓加素髎,房颤加膻中、曲池。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一组,据症加取备用穴。患者取卧位,背俞穴应在穴之外方2分处呈45°进针,斜刺向脊柱,深1~1.5寸,得气后,提插捻转,使针感向前胸放射,以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刺激3~5分钟起针;四肢及胸部穴位,深刺,予以中强刺激,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隔5分钟运针1次。如为心动过缓,留针 5~10分钟。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1)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正常或基本正常;(2)有效:自觉症状、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均有好转;(3)无效:自觉症状、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均无改变。

      针刺治疗各类心律失常322例,冲动起源失常显效率40.6~57.6%,总有效率64.1~84%;冲动传导异常者显效率0~10.6%,总有效率19~26.5%(2~4)。

      电针

      (一)取穴

      常用穴:内关、间使、郄门、三阴交。

      备用穴:足三里、心俞、膻中、肾俞。

      (二)治法

      常用穴交替选用,每次二穴,效果不显加取备用穴。进针得气后,接通G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每分钟120次,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通电 15~30分钟。每日1~2次。

  •   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是减少窦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关键。

      2.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酒,减少本病诱发因素;起居有常,饮食适宜,勿过劳;适当体育锻炼,防止感冒。

      药物治疗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折返环,而控制其复发。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包括那些发作频繁,影响正常生活或症状严重而又不愿或不能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对于偶发、发作短暂、或者症状轻的患者可不必用药物治疗,或者在心动过速发作需要时给予药物治疗。要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做到生活规律、起居有常、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均可减少本病的复发。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咖啡;食宜清淡。

  • 窦性心动过速饮食原则

      食疗: 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脏传导失常等,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畏寒、浮肿、喘促等。

      中医辨证治疗

      气阴两虚型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自汗、神倦乏力、纳呆,舌质红,苔薄白,脉细略数。

      [食疗药膳]

      1.酸枣仁粥:酸枣仁20克(炒黄研末),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空腹食之。

      2.圆肉糯米粥:圆肉20克,糯米60克,白糖适量加水煮粥,空腹食之。

      3.莲子百合煨猪肉:莲子50克,鲜百合60克,瘦猪肉150克,同放入锅内加水,再加入葱、姜、盐、米酒、味精适量作调料。先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煨炖1小时即可,食莲子、百合、猪肉并饮汤。每日1--2次。

      阴虚火旺型

      [临床表现] 心悸、心烦少眠、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促。

      [食疗药膳]

      1.黄芪黄鳝猪肉汤:黄芪30克,黄鳝2条,瘦猪肉60克。黄鳝去内脏,切段,同瘦猪肉、黄芪加水共煮熟去黄芪后食用。

      2.鳖肉枸杞汤:鳖1只(约500克),枸杞30克,女贞子25克,莲子15克。将鳖宰杀,去内脏、头,加上述中药共煮熟,去药渣吃鳖肉饮汤。

      3.猪脑炖枸杞:猪脑1具,淮山30克,枸杞20克。将淮山、枸杞用纱布包扎好,与猪脑加水共炖,将熟时下少许盐或调料食之。

      心脾两虚型

      [临床表现] 心悸、面色苍白、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

      [食疗药膳]

      1.白鸽参芪汤:白鸽1只,北芪30克,党参30克。将白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同北芪、党参一起放锅内煮汤,吃鸽肉饮汤。

      2.大枣炖猪心:猪心100克,大枣25克,同置碗内加水,文火炖2小时后调味食用。

      3.羊肉枸杞汤:羊肉60克,枸杞30克,黑豆30克,淮山药20克,红糖25克,水煎熟,喝汤吃羊肉。每日1次。

      脾肾阳虚型

      [临床表现] 全身虚肿、身寒怕冷、神疲乏力、腰酸,纳少,舌质胖淡,苔薄白腻,脉沉迟。

      [食疗药膳]

      1.米酒核桃汤:米酒50毫升,核桃仁6个,白糖30克。将核桃仁与白糖共捣为泥,放入锅中,下米酒调匀,以文火煎煮10分钟即可,每日1—2次。

      2.熟附羊肉麻雀汤:羊肉300克切块洗净,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洗净,熟附子15克,生姜3片,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食用。

      3.参茸炖鸡肉:鸡肉100克,高丽参6克,鹿茸3克,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供食。

      患者适宜多吃什么?

      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

      患者不宜吃什么?

      应戒烟忌酒,避免食用过硬不消化及带刺激的食物

      食疗: 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脏传导失常等,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畏寒、浮肿、喘促等。

      中医辨证治疗

      气阴两虚型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自汗、神倦乏力、纳呆,舌质红,苔薄白,脉细略数。

      [食疗药膳]

      1.酸枣仁粥:酸枣仁20克(炒黄研末),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空腹食之。

      2.圆肉糯米粥:圆肉20克,糯米60克,白糖适量加水煮粥,空腹食之。

      3.莲子百合煨猪肉:莲子50克,鲜百合60克,瘦猪肉150克,同放入锅内加水,再加入葱、姜、盐、米酒、味精适量作调料。先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煨炖1小时即可,食莲子、百合、猪肉并饮汤。每日1--2次。

      阴虚火旺型

      [临床表现] 心悸、心烦少眠、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促。

      [食疗药膳]

      1.黄芪黄鳝猪肉汤:黄芪30克,黄鳝2条,瘦猪肉60克。黄鳝去内脏,切段,同瘦猪肉、黄芪加水共煮熟去黄芪后食用。

      2.鳖肉枸杞汤:鳖1只(约500克),枸杞30克,女贞子25克,莲子15克。将鳖宰杀,去内脏、头,加上述中药共煮熟,去药渣吃鳖肉饮汤。

      3.猪脑炖枸杞:猪脑1具,淮山30克,枸杞20克。将淮山、枸杞用纱布包扎好,与猪脑加水共炖,将熟时下少许盐或调料食之。

      心脾两虚型

      [临床表现] 心悸、面色苍白、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

      [食疗药膳]

      1.白鸽参芪汤:白鸽1只,北芪30克,党参30克。将白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同北芪、党参一起放锅内煮汤,吃鸽肉饮汤。

      2.大枣炖猪心:猪心100克,大枣25克,同置碗内加水,文火炖2小时后调味食用。

      3.羊肉枸杞汤:羊肉60克,枸杞30克,黑豆30克,淮山药20克,红糖25克,水煎熟,喝汤吃羊肉。每日1次。

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是指成人窦房结冲动形成的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速率常在每分钟101-160次之间。窦性心动过速开始和终止时,其心率逐渐增快和减慢。。窦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