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肠炎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肠炎极为普 遍,全世界每年发病约30~50亿人次,尤以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为高,特别是儿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感染性腹泻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病死率约为20%,仅在亚、非、拉地区,每年就要夺去约460万婴幼儿的生命。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饮食不当的群体,...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98%(经过系统治疗本病都能系统治愈,治愈率在98%以上。)
    治疗周期:2--3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3000元)
    疾病症状:肚子疼,里急后重,体重减轻
    相关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内镜检查,十二指肠钡餐造影
    并发症:阿米巴结肠炎,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治疗药品:肠炎宁胶囊,肠炎宁胶囊,肠炎宁颗粒2克
  • 肠炎疾病病因

      以细菌和病毒引起者最为常见。少数肠炎病因不明。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氏菌。在病毒性胃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寄生虫引起的肠炎以溶组织内阿米巴较为常见。真菌性肠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多。 此外,休息无规律和精神过度紧张也是引起此病的一个原因。

      肠炎的主要原因

      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病病毒等引起的肠炎。

      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见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耶尔森氏菌(引起小肠结肠炎)、毛样产芽胞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肠炎。

      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

      寄生虫性肠炎

      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

      饮食导致的肠炎

      采食异物、污染或腐败变质食物、刺激性化学物质(毒物或药物等)、某些重金属中毒,以及某些变态反应(嗜酸性细胞性肠炎、浆细胞淋巴细胞性肠炎)等都能引起肠炎。

      药物导致的肠炎

      滥用抗生素,改变了肠道存在的微生物区系,或出现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肠炎。

  • 肠炎一般治疗

    一、肠炎西医治疗

      病毒性肠炎一般不需病原治疗,可自愈。肠毒素性细菌性肠炎一般也不应用抗菌药。侵袭性细菌性肠炎,最好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患细菌性痢疾时,因痢疾杆菌对常用抗菌药广泛耐药,一般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复方新诺明)、吡哌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空肠弯曲菌肠炎可用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治疗。耶尔森氏小肠结肠炎杆菌肠炎一般应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四环素、氯霉素等。沙门氏菌肠炎轻型病人可不用抗菌药,重型病人可用氯霉素或复方磺胺甲基异唑。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用新霉素、粘菌素和庆大霉素等治疗,可获良好效果。阿米巴痢疾、雅尔氏鞭毛虫和滴虫引起的肠炎,可用甲硝哒唑(灭滴灵)治疗。血吸虫病可用吡喹酮治疗。白色念珠菌肠炎以制霉菌素口服,疗效较好。伴有全身性真菌感染者,则需应用二性霉素B治疗。

      常用方法

      补充液体及纠正电解质和酸中毒

      轻度脱水而且呕吐不重者,可口服补液,WHO推荐的口服液配方为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葡萄糖或蔗糖,加水。脱水或呕吐较重者,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等渗碳酸氢钠和氯化钾溶液以及葡萄糖。

      减少肠道蠕动和分泌性药物

      可小量应用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以减轻肠道蠕动,可止痛及止泻。也可应用氯丙嗪,有镇静作用,并可抑制肠毒素引起的肠粘膜过度分泌,使大便次数及便量减少。

      具体方法

      1、禁食1-2天,进行补液、消炎、纠正酸中毒。可采用方法有: ①葡萄糖盐水30毫升/千克体重,5%碳酸氢钠2毫升/千克体重,静脉滴注。

      ②硫酸卡那霉素3-5万单位/千克体重、地塞米松2-4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连续3-5日。

      ③庆大霉素1万单位/千克体重,地塞米松2-4万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

      2、有出血症状的可肌肉注射止血敏15-20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或Vk3 0.2-0.3毫克、Vk1 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

      3、止吐可用胃复安,1-2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

      4、寄生虫性肠炎时,除上述疗法外,应给予驱虫药治疗。

      常见肠炎药品

      整肠生(口服地衣芽孢杆菌胶囊)

      【适 应 症】本品主要用于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急、慢性肠炎、腹泻。也可用于其它原因(如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

      肠炎宁糖浆

      【适 应 症】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肠炎宁片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肠炎辨证论治

    二、肠炎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十二指肠炎属于“胃脘痛”范畴,本病多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运所致。病位在胃脘,与肝脾关系密切,早期多为实证,其病在脾胃。分型如下:

      ①寒邪犯胃证

    症状见胃痛暴作,疼痛如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紧。治则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方选良附丸加减(高良姜10g、香附10g)。

      ②宿食停滞证

    症状见胃脘胀痛拒按,嗳气或矢气则舒,嗳腐吞酸,进食加重,不思饮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腻,脉滑等。治则为消食导滞、理气和胃。方选保和丸加减(山楂10g、神曲10g、茯苓15g、陈皮10g、莱菔子30g、连翘15g、麦芽10g)。

      ③肝胃气滞证

    症状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嗳气频频,善太息,舌苔薄白,脉象多弦。治则为舒肝理气、和中止痛。方选柴胡舒肝散(柴胡15g、芍药15g、枳壳10g、陈皮10g、川芎9g、香附10g、甘草5g)。因肝郁蕴热,火热犯胃引起的肝胃郁热证,症状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喜冷饮,脉弦滑数。治则为舒肝泄热、和胃止痛。方选化肝煎(青皮10g、陈皮12g、芍药l0g、丹皮l0g、泽泻10g、贝母15g)。

      ④因湿热内蕴

    阻滞中焦引起的湿热中阻证:症状见胃脘疼痛,胀满嘈杂,泛酸,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则为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方选黄连温胆汤(黄连6g、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2g、竹茹10g、蒲公英30g、甘草6g)。

      ⑤瘀血阻络证

    症状见胃脘疼痛,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无华,唇暗,有呕血、便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选失笑散合丹参饮(蒲黄9g、五灵脂9g、丹参10g、檀香10g、砂仁6g)。

      ⑥脾胃虚寒证

    症状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四肢不温,纳食减少,大便溏薄,舌质淡白或淡胖,脉沉细或细弱。治则为温阳健脾益气。方选黄芪建中汤(黄芩15g、桂枝10g、芍药12g、炙甘草10g、生姜3片、饴糖30g、大枣5枚)。

      ⑦因肝郁化火

    灼伤胃阴引起的胃阴不足证:症状见胃痛隐隐或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唇燥而不欲饮,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治则为养阴益胃。方选养胃汤(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生扁豆15g、桑叶10g、甘草5g)。

  • 肠炎预防

      一、注意家居卫生、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并注意保持环境清洁。

      二、避免吃生冷不洁食物。

      三、小儿之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洁。

      四、隔离病人及小心处理其排泄物。

      五、注意个人卫生及卫生教育,尤其带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给儿童换尿布以后即要洗手;在接触儿童分泌物后亦要洗手,以免细菌传染给儿童。

  • 肠炎一般护理

    肠炎护理

      肠息肉、结肠癌

      结肠炎超过五年,肠道溃疡面在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容易异常增生,引发肠息肉,一厘米以上肠息肉癌变率极高;另外,约5%肠炎病例可发生癌变,多见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

      肠狭窄

      多发生在病变广泛、病程持续长达5-25年以上的病例,其部位多见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临床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鉴别良性恶性。

      肠穿孔

      多为中毒性肠扩张的并发症,也可出现严重型,多发生于左半结肠,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中毒性肠扩张

      这是本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炎的病人,死亡率可高达44%,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有腹泻、腹部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数增多,易并发肠穿孔。

      便血

      便血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血的多少也是衡量病情轻重的指标。这里所说的大量便血是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及血色素降低,需要输血治疗。另外,长期慢性出血亦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强直性脊柱炎

      慢性肠炎在夏季是高发期,一些人由于饮食不卫生,或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发生慢性肠炎,但是得了病一定要积极治疗,否则更为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就会接踵而来。广大朋友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慢性肠炎是发病原因之一

      北京风湿病医院的专家提醒大家,重视慢性病、反复发作的疾病的治疗。“像是慢性肠炎、反复尿路感染、银屑病等,在一些病人的眼里都是轻易不伤及人性命的疾病,但就是这些疾病却会引起人体骶髂关节发生炎性改变,导致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当身体关节有疼痛时,不要急于用药,消炎药或是镇痛药等虽然能暂时缓解痛感,但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有时还会因为掩盖了病情的本质而给后续治疗带来困难。

      强直性脊柱炎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如有慢性肠炎兼有关节疼痛时,要考虑到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患者最好到医院做一下相关检查。

  • 肠炎饮食原则

    肠炎饮食保健

      1.肠炎食疗方

      丁香酸梅汤

      主料:乌梅256克,山楂4克

      辅料:陈皮2克,丁香1克

      调料:白砂糖1280克,桂皮6克

      1. 将乌梅,山楂洗净后,逐个拍破,同陈皮、桂皮、丁香一道装入纱布袋中扎口。

      2. 备清水约11公升,把药包投入水中,用旺火烧沸再转用小火熬约30分钟,除去药包,静置沉淀,滤出汤汁,加入白砂糖即可饮用。

      土豆肉末粥

      主料:粳米100克

      辅料:土豆(黄皮)50克,猪肉(瘦)50克

      调料:色拉油3克,酱油3克,小葱5克,姜3克,味精2克

      1. 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 土豆削皮洗净,切成碎丁;

      3. 猪瘦肉洗净,切成末;

      4. 葱姜洗净切末备用;

      5. 炒锅烧热,加入色拉油,放入葱末、姜末,爆锅;

      6. 将猪瘦肉末放入锅猛炒,待肉变色时,盛起备用;

      7. 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先用旺火烧沸;

      8. 再加入土豆丁、猪瘦肉末、盐,改用小火熬煮成粥;

      9. 最后加味精调味即可。

      冬瓜粒杂锦汤

      主料:冬瓜960克,香菇(干)80克,对虾80克,叉烧肉80克,猪肉(瘦)160克,鸡蛋150克,鸡肝40克

      1.冬瓜去皮,洗净切粒。冬菇浸软,去蒂切粒。瘦肉及鸡肝洗净后切粒。鲜虾洗净去壳,大的可切件。鸡蛋搅匀待用。

      2.半锅水烧开,然后放冬姑、冬瓜,煮至将熟时,便放瘦肉、叉烧、虾肉,最后放鸡肝,接着倒下鸡蛋煮熟便成。

      2.肠炎吃什么对身体好?

      1、饮食宜清淡。

      2、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质的比例,注意维生素等身体必需营养素的含量。

      3.肠炎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

      2、忌饮食无规律:

      3、忌不洁饮食:胃炎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要吃变质食品。放在冰箱内的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如发现变质,要坚决扔掉,禁止食用。

      4、忌过冷、热、硬食物:如,过凉、过热的食物和饮料。

      5、禁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浓茶、咖啡、可可等食品或饮料。

      6、忌吃油腻食物。

      4、忌吃牛奶、羊奶和大量的蔗糖。

      8、忌生吃大蒜。

      9、忌盲目使用止泻药。

      10、忌吃高纤维的食物。 因为得了肠炎不能受到刺激,所以饮食上面一定要注意。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肠炎极为普 遍,全世界每年发病约30~50亿人次,尤以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为高,特别是儿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感染性腹泻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病死率约为20%,仅在亚、非、拉地区,每年就要夺去约460万婴幼儿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