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茶毛虫的幼虫体表的毒毛,刺入皮肤后,毒性物质外溢,机械和化学作用引起局部刺痒,越搔抓,毒毛越向皮内钻,造成茶毛虫皮炎。
二、发病机制
它的幼虫体表的毒瘤生有600根毒毛,到老龄前期可达6~8万根,老龄幼虫毒毛数可突增到200~300万根。结茧时茧丝上粘有毒毛。毒刺呈箭针形,四周轮生小棘,刺入皮肤后不易拔出,毒毛中心为管状,内有毒液,刺入皮肤后,毒性物质外溢,机械和化学作用引起局部刺痒,越抓搔,毒毛越向皮内钻。茶毛虫脱皮前,毒毛与毛窝松脱,毒毛成簇脱落,微风即可将其吹落。无数毒毛随风飘落到人体表或晾晒的衣物上,极易造成地区茶毛虫皮炎的暴发流行,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茶毛虫皮炎一般治疗
可用透明胶纸或胶布反复多次粘去皮疹上的毒毛。局部外涂1%薄荷或酚炉甘石洗剂。皮疹泛发或瘙痒剧烈者给予口服抗组胺药或清热解毒的中药,必要时酌情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茶毛虫皮炎的预防可采取摘除卵块、喷洒农药等措施,在有茶毛虫的环境下工作时应注意个人防护,穿长袖衣裤,戴风镜及口罩等。
茶毛虫皮炎辨证论治
外涂:局部治疗原则为去除毒毛,止痛,消炎,避免搔抓,可用中药膏药或胶布,透明胶纸更多粘贴患处,以粘去毒毛,然后外用各种消炎止痒剂,如樟脑、石炭酸炉甘石洗剂、鲜马齿苋捣敷或用鲜芦荟(龙舌草)沾雄黄散外擦等。瘙痒剧烈者可给抗组胺。亦可内服中药清热除湿汤加减。
预防:加强个人防护,在流行区劳动要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和袖口,戴上帽子,颈部围好毛巾,戴风镜及口罩。夏天不要在有桑毛虫的树荫下及下风口纳凉、晒衣服、被褥及尿布。遇有大风时将迎面的门窗关闭,防止毒毛侵入。
茶毛虫皮炎一般护理
个人防护主要为预防接触毒毛,在桑毛虫生活季节劳动时,尽量穿好防护衣帽,或穿厚的长袖衣,长裤,并扎紧袖口裤脚,戴风镜口罩,不要在有桑毛虫的树下乘凉或晒衣服,被褥,附近有桑毛虫发生时,如遇大风应关闭门窗,放下蚊帐,防止毒毛侵入。
茶毛虫皮炎饮食原则
辣椒、酒、浓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痒加重容易使湿疹加重或复发,都应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