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纵隔畸胎瘤

    畸胎瘤是一种真实性肿瘤,有2个或3个胚层的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构成,这些组织可由成熟的、非成熟的或混合型成分所组成,在纵隔部位的畸胎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占儿童畸胎瘤的70%,成人为60%。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心胸外科,肿瘤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纵膈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绝大多数为20~40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治 愈 率:70%(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50000元)
    疾病症状:心包填塞,呼吸困难,气管间隙形成肿块
    相关检查:CT检查,纵隔镜,胸部平片
    并发症:脑脊液漏
    治疗药品:平消片,平消片
  •   纵隔畸胎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畸胎瘤的来源被认为是由脱离了原始形成体影响的全能性胚胎细胞而来。细胞分布于卵黄囊沿后肠向生殖嵴游走迁移至原始生殖腺时所经过的部位,因此好发于中线和旁中线的区域。因而畸胎瘤不但可以发生于性腺,也可以发生于腹膜后及纵隔。另一种解释是纵隔畸胎瘤来自第三对鳃裂及凹陷区域的细胞群,胚胎发育期随心血管一同沉入胸腔。

      二、发病机制

      虽然畸胎瘤病理分类较多,但国内一般按以下的分类法:

    1.成熟畸胎瘤

    成熟畸胎瘤是纵隔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占所有胸腺肿瘤的9%~20%,绝大多数位于前纵隔,偶见于后纵隔。其发生无性别差别,发病年龄高峰在30岁,但近年报道在伴有克莱恩费尔特综合征的男性此病的发生有上升的趋势。此病近1/3的病人无临床症状,而在常规胸片检查时才发现。

      其余病例可有胸背或肩痛,呼吸困难,上腔静脉堵塞综合征,或有咳嗽等症状。成熟畸胎瘤破裂后其内物质可流入支气管可以引起脂性肺炎。如这些物质内含有毛发,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约25%纵隔畸胎瘤X线检查可见明显的钙化灶。

      肉眼观,成熟畸胎瘤有包膜,呈1个或多个较大的囊状,肿瘤包膜薄弱而光滑,可呈乳白、灰色或棕黄色,表面光滑,常伴有微血管网,偶带蒂。最大直径为10~11cm,肿瘤切面多为单房性囊内壁光滑或呈颗粒状,含有1至数个乳头状凸起,囊腔内有角质碎屑,有或无毛发,也可看到软骨或骨。

      组织学上,最常见的成分是皮肤,包括角化鳞状上皮及其附属物如毛囊、皮脂腺和汗腺,也常见到呼吸道及消化道的上皮组织和胰腺组织,纤维组织和平滑肌等叶间组织,以及前面提到过的软骨和骨组织,有不到10%的成熟畸胎瘤含有牙、脉络丛、神经组织、骨髓、骨骼肌、肾组织或视网膜组织。

      镜检瘤内可见3胚层衍化的各种组织,组织分化成熟,朝器官方向分化,但并不含完整的器官。成熟畸胎瘤5%可出现恶变,曾有报道少数纵隔成熟畸胎瘤伴有鳞状细胞癌、腺癌或肉瘤。如果没有这些并发成分,成熟畸胎瘤手术治疗即可,且预后也较好。

      2.未成熟畸胎瘤

    未成熟畸胎瘤为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只占纵隔畸胎瘤的1%,它也是由胚胎神经上皮、间叶组织和上皮成分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在其他部位,特别是在生殖腺和骶尾部,未成熟畸胎瘤中含原始神经上皮组织的多少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在纵隔部位的未成熟畸胎瘤,年龄是影响其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75岁以后发生的未成熟畸胎瘤具侵袭性,而<15岁的患者单用手术治疗后就无恶性进展,因为它与生殖腺的生殖细胞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相似,如婴儿和儿童发生的卵黄囊瘤的侵袭性就不如成人明显。

      肉眼观:大体观瘤体较大,切面以实质性为主,散在微囊,半数以上病例可见骨质和钙化区,皮肤,毛发及皮脂物较少见。

      镜检肿瘤内可见2~3胚层衍化的组织,主要由未成熟(胚胎性成分)组织构成;有的可全部为未成熟的成分。生物学行为包含良性、临界性到恶性。组织形态从癌到肉瘤。各种成分密切掺杂,突变分布,缺乏移行阶段。常见到原始间叶及(或)原始神经组织。原始间叶组织的细胞为小圆形或短梭状,核致密深染,胞质稀少,或呈胞质疏松的星芒状细胞,易误认为纤维肉瘤或黏液肉瘤。原始神经组织由原始神经上皮管结构组成,常伴有黑色素细胞和髓母细胞或成神经细胞的菊形团样结构,应与成熟神经组织室管膜、脉络丛等区分。须注意原始神经组织和幼稚间叶组织常可混杂出现。各胚层的欠成熟组织可视为未成熟向成熟阶段的衍化过程。

  • 纵隔畸胎瘤一般治疗

     纵隔畸胎瘤西医治疗

     一、治疗

      采用手术切除肿瘤,一般选用胸骨正中劈开和胸部后外侧切口。胸骨正中切口仅用于肿瘤位于前上正中或与心包关系密切者。较复杂的巨大肿瘤或须做肺切除者选择后外侧切口。虽然良性畸胎瘤有较完整的包膜但肿瘤往往与周围组织如心包、肺、神经及大血管紧密粘连,有时须将周围组织一并切除如部分心包、膈神经、肺叶切除等。对于几乎占满一侧胸腔的巨大肿瘤,切口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术中可先切开肿瘤清除部分瘤内容物后分块切除。不要过度牵拉,要仔细解剖,辨认周围组织结构及位置变异以免误伤血管引起大出血。如果与重要血管粘连严重不易强行分离,可保留部分瘤壁而勿损伤血管。估计包膜有分泌功能,可用2%碘酊涂擦破坏其上皮。

      恶性畸胎瘤在就诊时大部分病人有转移无法切除,即使切除主要也是为了活检以明确诊断,而且病人大多在半年内复发或转移而死亡。临床上,一般这种分期在Ⅱ~Ⅲ期的病人已有周围组织侵犯和转移,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目前多采用放疗、化疗,但疗效不佳。如果已实施恶性肿瘤部分切除,术中应做好标记以便术后放疗。放疗化疗后肿瘤如明显缩小可再行手术切除。如再复发可再化疗。化疗一般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

      二、预后

      良性畸胎瘤手术可完全治愈,恶性畸胎瘤手术后预后差,多在2年内死亡,死因为侵犯周围组织,如侵犯肺、支气管和心包,远处转移如淋巴结、肺、心脏、骨骼、脑等。

  •   纵隔畸胎瘤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 纵隔畸胎瘤一般护理

      纵隔畸胎瘤护理

    (1)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

      (2)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另外宜多吃蜂蜜、米、面、马铃薯等含糖丰富的食物以补充热量。

  • 纵隔畸胎瘤饮食原则

     纵隔畸胎瘤饮食保健

     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畸胎瘤是一种真实性肿瘤,有2个或3个胚层的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构成,这些组织可由成熟的、非成熟的或混合型成分所组成,在纵隔部位的畸胎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占儿童畸胎瘤的70%,成人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