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毒便血病因
1.胃肠实热
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2.湿热交蒸
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3.脾胃虚寒
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4.肝阴虚
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5.痔疮便血
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脏毒便血预防
儿生七日之内,大小便有血出者,此由胎气热盛之所致也。母食酒面炙爆热物,流入心肺,儿在胎内受其热毒,亦传心肺,且女子热入心,故小便有之,男子热入肺,故大肠有之,血出淡淡,有似坯水,盛则其血如鲜。凡遇有此,不可以他药,只以生地黄根,取自然汁,入蜜少许和匀,温温与服,移时自安,男女皆效。甘露饮宜兼与服,茅根、茅花煎浓汤服亦妙,犀角地黄汤亦可服,脏毒聚金丸用之效,地黄丸亦可用。有瘀血者,桃仁承气汤下之。
甘露饮 治小儿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浓血,常欲合闭,或饥烦不欲饮食,及赤目肿痛不任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疼,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之。疗身面皆黄肿,体微肿,胸膈气满,大便不调,小便黄涩,或时身热,并皆治之。
熟地黄 麦门冬(去心,焙) 枳壳(炒) 甘草(炙) 山茵陈 枇杷叶(刷去毛、净) 石斛(去芦) 黄芩 生干地黄 天门冬(去心、焙、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小儿一服、分作二服,仍量岁数加减服。
聚金丸 治大便下血,发热烦躁,腹中热痛作渴,脉来弦数。或惊热目赤昏涩,或有酒毒去血,并治之。
黄连(四两、一两水浸晒干、一两炒、一两炮、一两生用) 黄芩 防风(去芦、各一两)
上件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量意加减,以米泔浸枳壳水下,不拘时候。夏月入大黄一两,三时不须用。或枳壳为末,入前药为末亦效,小儿丸绿豆大,亦治血痢。
犀角地黄汤 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内有瘀血,吐血鼻衄,面黄大便黑。此方主消化瘀血,兼治疮疹出得太盛以解之。
生犀角屑(如无、以升麻代之) 牡丹皮(去骨、各一两) 生地黄(半斤) 芍药(七钱半)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服。
千金地黄丸 治心热肠风,脏毒去血。
黄连(四两、粗末) 生地黄(半斤、研取汁、连滓二味拌匀、日中晒极干)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三十丸,食后麦门冬汤下,量大小加减。
桃仁承气汤 治大便瘀积,下鲜血或黑。
川大黄(四两) 桂枝 甘草 芒硝(各二两)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双仁、诸本皆同惟外书用一百五十)
上锉散,每三钱,水煎服,以快利为度,未利再投。
脏毒便血一般护理
脏毒便血护理
1忌烟酒、剌激之物。
烟酒或剌激性食品可加重肠粘膜充血水肿,使便血加重,故便血的患者治疗期间应忌烟酒,宜食清淡易消化食品。
2.起居调养。
便血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便血量大者要卧床休息,吃流食或少渣饮食,必要时应禁食,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3.忌用活血药。
便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活血化瘀药,以免造成出血不止的现象。另外,一些高血压、动脉硬化、栓塞的病人常年服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片、阿司匹林及某些抗凝药等,当出现便血时应暂缓使用活血及抗凝药,否则止血效果不佳。
脏毒便血饮食原则
脏毒便血饮食
1、脏毒便血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食清淡易消化食品,吃流食或少渣饮食。
2、脏毒便血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剌激之物。烟酒或剌激性食品可加重肠粘膜充血水肿,使便血加重,故便血的患者治疗期间应忌烟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