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幼淋巴细病胞白血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rolymphocytic leukemia,PLL)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以中老年为主,一般在50岁以上,多见于男性,属于一种起源于B或T细胞的外周淋巴细胞肿瘤。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血液科
    疾病别称: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骨髓,血液血管,淋巴
    多发人群:老年人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西药治疗
    治 愈 率:70%治愈
    治疗周期:2-6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0 —— 100000元)
    疾病症状:脾肿大,疲乏,纳差
    相关检查:CT检查,MRI,心电图
    并发症:贫血,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治疗药品:消癌平片,足叶乙甙/依托泊苷注射液
  • 幼淋巴细病胞白血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虽有几种相关因素,但病因不明。本病有性别易感性。

      二、发病机制:

      1.细胞遗传学, 约60%的患者有14 q 异常,12号染色体三体异常发现率低于CLL患者(有该异常的患者可能由CLL发展而来)。6q-和累及1、12号染色体的重排偶尔可见;t(6:12)(q15;q14)异常亦见报道。t(2;13)(q35;q14)是一种儿童横纹肌肉瘤较常见的染色体改变,在B-PLL中亦可见到。

      2.细胞基因学,80%的PLL为恶性B细胞起源,这些细胞常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表达同CLL细胞类似的B细胞表面抗原。同B-CLL不同,PLL常表达较高浓度的表面免疫球蛋白,多为IgM(有或无IgD);不能与鼠的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环。半数PLL患者的B细胞表达CD5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SN8可把PLL的B细胞与CLL或HCL的B细胞区分开。20%的PLL为恶性T细胞,常表达CD2抗原;可与羊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环。这些病例中75%的患者表达CD4,20%表达CD8抗原;约15%的病例白血病细胞同时表达CD4和CD8,说明细胞起源于较原始的T细胞。T-PLL常表达CD7抗原,而不表达CD1、HLA-DR或TdT。T-PLL细胞非特异性酯酶为阳性,酶型为大颗粒型。

  • 幼淋巴细病胞白血一般治疗

    幼淋巴细病胞白血西医治疗

      一、治疗:

      本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1.B-PLL的治疗:B-PLL就诊时,病人通常已是进展期,大多数病人有明显脾大,白细胞增多,诊断后不久病情发展迅速。治疗主要为烷化剂,如氧芬胂(苯丙酸氮芥)或环磷酰胺联合应用和(或)长春新碱治疗,但有效率低于20%。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B-PLL的疗效明显低于CLL。约半数病人接受强化联合化疗方案,如CHOF,可获部分或完全缓解,但是缓解持续时间短,长期生存率仍很低。

      在结构上与去氧腺苷类似的一些药物对B-PLL有效。氟达拉滨0.1mg/(kg·d),注射7天,28~35天为一疗程,可使50% B-PLL病人达到完全和部分缓解。同样,氟达拉滨30mg/m2,5天,每4周重复1次,可使40%的病人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另一研究发现,用氟达拉滨治疗B-PLL与B-CLL疗效相似。但应用氟达拉滨时可能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在治疗过程中应予注意。

      喷司他丁也有效,但疗效明显低于氟达拉滨。B-PLL患者,用喷司他丁4mg/m2,静脉给药,每周1次,共3周,然后,每隔l周1次。虽然45%病人可达到部分缓解,但是没有病人达到完全缓解, 缓解的中位时间为9个月。喷司他丁对T-TLL也有一定疗效,但低于B-PLL。该药有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副作用。

      脾切除可减轻症状,但仅是暂时的。脾区放疗可能有效,尤其适用于不能选用化疗和脾切除的患者。有学者采用脾区照射治疗12例PLL,7例有效,3例疗效显著。但有学者建议将脾区照射作为治疗PLL的首选。有报告提示IFN-α对B-PLL有效,可使白血病细胞减少。脾放疗后用IFN-α治疗完全缓解的病人,生存期达5年。然而一般来说,IFN-α的疗效明显低于化疗。且目前尚缺乏大宗病例的报道。

      2.T-PLL的治疗:T-PLL应用传统的烷化剂治疗疗效不佳,中位生存期约为7.5个月。用脱氧腺苷类似物治疗有效率高,是否能提高生存率尚不清楚。喷司他丁4mg/m2,静脉给药,每周1次,共4周,然后再每2周给药1次,直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此方案可使50%病人缓解。皮肤受累及患者,局部可用皮质类固醇,氮芥,卡莫司汀(卡氮芥),紫外线B、PUVA或全身TSEB治疗。但T-PLL以全身治疗为主,通常不做局部治疗。

      一项研究显示,15例T-PLL患者应用抗CD5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CAMPATH-IH治疗,13例(73%)获得不同程度缓解,而喷司他丁的患者缓解率为40%,完全缓解率为12%,用CAMPATH-IH治疗使其中9例(60%)患者达完全缓解,用喷司他丁 CAMPATH-IH疗法对伴有巨大局部肿块及高白细胞计数的T-PLL患者亦有效。大剂量化疗及同种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治疗T-PLL已初步获得成功。

      二、预后:

      1.本病预后差,B-PLL的中位生存期为1~2年,T-PLL的中位生存期为7.5个月,性别、脾大、皮损、淋巴细胞数等对预后均无影响。淋巴结肿大,年龄小于50岁,无肝脾肿大者预后较好。

  • 幼淋巴细病胞白血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由于白血病的病情错综复杂,造成白血病的治疗非常困难,不是一刀切式的治疗,有很多因素能够影响着白血病的病情。因此,白血病必须需要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方案。诱发白血病的病因有各种各样,造成病情千变万化,使得白血病的治疗变得异常的艰难,因此需要综合性的白血病治疗方法,不仅重视身体上的治疗,同样心理上及其饮食方面也需要格外重视。合理膳食习惯:保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产品。

  • 幼淋巴细病胞白血一般护理

    幼淋巴细病胞白血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 幼淋巴细病胞白血饮食原则

    幼淋巴细病胞白血饮食保健

      1.根据病情对症调理饮食:

      病人如有食纳不佳、消化不良时,可供给半流质或软饭,如大米粥、肝末粥、蒸蛋羹、酸奶、豆腐脑等,同时可佐以山楂、萝卜等消导性食物。

      2.少食多餐,容易消化:

      少食多餐,或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体积小、热量高、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糕点、巧克力、面包、鹌鹑蛋、鱼松、酸牛奶、猕猴桃、鲜蔬汁等。

      3.多进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国外医学研究证明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能阻止癌细胞生成扩散。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油菜、雪里蕻、西红柿、小白莱、韭莱、荠莱、山楂、柑桔、鲜枣、猕猴、沙棘及柠檬等。

      维生素A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抗癌的积极性、抵抗致病物侵人机体。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胡萝卜、南瓜、蛋黄、动物肝脏、鱼肝油、苜蓿、柿子椒以及菠莱等。

      4.多食含矿物质丰富的食物:

      一般各种水果、蔬菜含矿物质含量丰富,因注意补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蔬菜是: 红薯、芦笋、卷心菜、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萝卜、荠菜、金针菇、雪里红、大白菜。最佳水果是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猕猴桃、芒果、杏、柿子和西瓜。

      5.高蛋白: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机体内蛋白质的消耗量远远大于正常人,所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摄人高蛋白饮食,如禽蛋、乳类、鱼虾、瘦肉、动物血、动物内脏、豆腐、豆腐脑、豆腐于、腐竹、豆浆等。以补充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