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在全球范围内并非常见病,但在远东一些国家,因后纵韧带骨化导致肢体瘫痪而到医院就诊者则并不少见。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病,就是在日本也十分罕见,有时可在颈椎OPLL患者行全脊柱拍片检查时发现,但也有患者仅出现胸脊髓病变而不伴有颈脊髓病变。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胸部,脊柱,关节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
    治 愈 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55%
    治疗周期:1-2年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10000元)
    疾病症状:步态异常,脊髓病变,无力
    相关检查:CT检查,MRI,脊椎平片
    并发症:
    治疗药品: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追风透骨丸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未明了。

      (二)发病机制

      同其他部位后纵韧带骨化一样,胸椎OPLL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一般认为其为软骨细胞的异位骨化所致,但亦有学者认为其与纤维软骨及膜内化骨有关,还有学者认为退变的椎间盘可影响后纵韧带骨化的形成。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预防

      (一)治疗

      胸椎OPLL一经诊断一般均需手术治疗,但对于一些表现初期症状者,亦可试行保守疗法,包括休息、制动、理疗,口服消炎镇痛药及神经营养类药物等。胸椎OPLL的常用手术方法包括:椎板切除术,椎板成形术,前路或后路骨化韧带切除并植骨融合术等。

    1.后路手术

    包括后路椎管减压术及椎管成形术(见胸椎椎管狭窄的治疗),后路椎管减压术可扩大椎管容积,使脊髓后移,实现间接减压的目的;但Kenji Hannai等认为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的效果欠理想,其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在胸段脊柱存在的生理后凸,使得传统的椎板切除术对脊髓的减压有限;另外,上胸段脊髓的血供非常浅在,极易损伤。

      2.前路手术

    直接施行前路减压治疗OPLL引起的胸髓压迫症,除可直接切除骨化物减压外,且可能减少椎板切除术所可能引起的脊髓损伤。

      Kenji Hannai曾报道12例胸椎OPLL行前路手术的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38~72岁,平均53.8岁。8例入院时已不能工作,骨化范围从胸3和胸11,5例在胸4范围有大的骨化区。行前路骨化物切除植骨融合术,8例患者全部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4例患者仍发现有残留的骨化韧带。术前JOA评分4~7分,平均(5.3±0.4)分,术后3个月JOA评分为1~8分,平均为(6.9±0.5)分,术后1年JOA评分为1~10分,平均(7.2±O.6)分,在最后一次随访中评分为1~10分,平均为(6.9±0.5)分。

      (1)胸椎OPLL前路手术步骤要点:

      ①减压范围确定:减压范围取决于术前脊髓造影,脊髓造影片上造影剂上行或下行时的阻碍区即为手术范围。

      ②术前准备:术前1天,将两个电极插入硬膜外间隙内,用以术中监测脊髓功能,此点对手术至关重要。

      ③切口:对病变位于胸4以上者,应选择掀起肩胛骨显露途径;对病变位于胸4~胸9者选用经胸入路;对病变位于胸10~胸12者,选用胸腹联合切口。

      ④减压:处理节段血管后,切除拟减压范围内椎节的椎间盘,并切除椎体,显露至椎体后壁时,使用薄型枪钳或磨钻小心切除后纵韧带。骨化韧带尽量切除彻底。

      ⑤植骨固定:切取髂骨块植入减压槽内,亦可选择钛网或人工椎体植入,并酌情辅以钢板固定。

      (2)注意事项:

      ①在上胸段施行OPLL的手术治疗相当困难,操作时应格外小心。

      ②不撕破硬膜而行完全的OPLL切除相当困难,因而最好在腰段硬膜内预置管以防止术后脑脊液漏入胸腔。

      ③后纵韧带切除的完全性影响手术的效果,手术效果的不理想可能是由于减压不彻底导致。

      

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在全球范围内并非常见病,但在远东一些国家,因后纵韧带骨化导致肢体瘫痪而到医院就诊者则并不少见。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病,就是在日本也十分罕见,有时可在颈椎OPLL患者行全脊柱拍片检查时发现,但也有患者仅出现胸脊髓病变而不伴有颈脊髓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