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

    多发生骨骺发育不良(multiple epiphysial dysplasia)又称Catel病,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骨发育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性,但其遗传变异性大,即使在同一家族中表现也不同。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
    疾病别称:Catel病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骨
    多发人群:2岁以后逐渐出现症状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针灸按摩、拔罐法
    治 愈 率:无法根治,对症治疗为主
    治疗周期:1-3年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400 —— 1000元)
    疾病症状:关节疼痛,步态异常
    相关检查:儿童骨科检查,骨骼动诊,骨骼触诊
    并发症:
    治疗药品:
  •   (一)发病原因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

      其病理改变为骨骺和骺板不规则,缺少骨样组织,软骨细胞排列不规则,骨小梁紊乱,多数骨骺异常骨化。

  •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一般治疗

      只有对症矫形,没有特异治疗,矫形手术不宜过早进行,骺末闭合前矫形,畸形复复发率甚高,Murphy(1973)提出及早限制活动量,对减少晚期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有帮助。早期髋关节疼痛最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卧床牵引。晚期退行性改变严重,功能障碍明显的病例,可行全关节置换。对握物能力差的病例,松解掌指关节与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有所帮助。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辨证论治

      1按摩揉推法:患者俯卧推拿治疗硬板床上,暴露臀部,术者于患者左侧或右侧,两手重叠,用手掌根,按压梨状肌,反复揉按3min,以右侧下肢为例,右侧患肢置于左腿上部,呈交叉形,术者右手将病员右下肢用力向左方推,使左腿最大限度内收;左前臂肘关节屈曲,用肘尖部按揉环跳穴,约3min;体位同上,患肢交叉到健肢上,用拇指指腹在梨状肌部位垂直涤按,在指尖触及梨状肌肌腹后,沿外上方至内上方,来回拔动,并沿全部肌腹拔动一遍,再往压痛部位弹拔2-3遍;指压下髓,阳溪,殷门,环跳,阳陵泉等穴位。术者双手交叉用力揉按臀部痛点,患者可有发热舒适感。

      2、按压法:医者双手交叉按压痛点1分钟左右。

      以上手法可循序进行。按压后,术者双手握住患者踝部,微用力做连续小幅度的上下牵抖10-20次左右而结束。手法治疗不需每天都做,每周2次即可,连续治疗2-3周。应该提醒患者的是,应去正规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有效,不宜去非法行医的个体按摩处求医。手法治疗对于接受过正规学习和训练的操作者而言是安全有效的,但如果是没有学习过解剖知识的个体按摩人员,难免粗野蛮干,仍有一定的危险性。

      3、拔罐法:用大、中号竹火罐闪火法自上往下,从患侧臀部、下肢后外侧拔闪罐至皮肤红晕。再涂活络油,拔循经走罐重复5-7遍。

      4:温和灸法:用药艾条(苏州市艾绒厂出品),循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自上而下,艾灸至能耐受为度,穴位周围适当多灸。

      5、针灸法(水针):患侧臀部为主穴,秩边、环跳、承扶、臀中、阿是穴每次取1-2个;风市、殷门交替取;阳陵泉、足三里、合阳、承筋每次取2个;药用:VitB12ml、VitB22ml、10%GS15ml的混合液,每穴视肌肉丰厚情况注入1-3ml。每天1次,治疗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没治疗完2个疗程又没痊愈者,不作为本组病例,两疗程内痊愈者,作为痊愈统计。

      6、推拿治疗法

      (1)用掌或掌根沿梨状肌走行及下肢后侧肌施以推抚手法。

      (2)单掌或掌根。拇指分别由匕至下揉梨状肌5-7遍。

      (3)用掌根以上至下揉大腿后侧,至胭窝改为多指拿揉小腿后侧三头肌,反复3-5遍。

      (4)拇指拨揉坐骨神经路线3-5遍。

      (5)肘尖拨压梨状肌2-3遍。

      (6)双拇指按梨状肌走行拨理顺压3-5遍。

      (7)双手掌成掌根交替按压下肢后侧2-3遍。

      (8)双拇指交替按压下肢后侧坐骨神经路线3-5遍。

      (9)掌指关节滚梨状肌及下肢后侧肌群3-5分钟l0

      (10)按压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仓穴每1-2分钟。臀池(髂前上嵴与坐骨节结连线中点)以及局部压痛点(阿是穴)。

      (11)轻快地拿揉梨状肌1-2分钟,多指拿揉下肢后侧2-3遍。

      (12)轻叩或以拍打结束。

  •   一般于4岁以后出现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运动障碍和步态不稳。病变只侵犯及骨骺,以儿童时期最显著,尤其以11-12岁症状最明显,青春期后随年龄增长症状可改善。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婴儿初生后并无明显畸形,直至4—6岁走路不稳,横距宽,个子矮小,方引起重视,青春期前可出现关节隐痛。多数病例只累及四肢,不累及脊柱与躯于,个别病例可出现脊柱侧弯。四肢受累一般是对称的,以髋、肩、膝、踝关节部位骨骺更为明显。手指短粗,指甲短而钝,重者握物能力明显低下。身高最高不超过153cm。剥脱性骨软骨炎,膝内、外翻等,但均无智力障碍。

  •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饮食原则

      多喝骨头汤,洋葱也可以补钙健骨。

      患者可以正常饮食,无特殊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