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血管角化瘤

    血管角化瘤也称血管角皮瘤,是一种以真皮上部毛细血管扩张和表皮角化过度为特征的皮肤病。血管角皮瘤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女性多见。发病前常先有冻伤或冻疮史,曾有报道同一家族中可数人患病。血管角皮瘤本病分为5种类型,即肢端型、阴囊型、丘疹型、限界型、泛发型。最后一型属类脂质病。原发损害有两种:①为针头至粟米大斑疹或丘疹,表面粗糙、角化,呈紫或暗紫色,压之有时可褪色;②为结节,直径为2—8mm,表面角质增殖或疣状,呈紫红色或灰色,中央常见扩张的毛细血管或血痂,外伤后易出血。无自觉症状,或可逐渐痊愈。某些患者并发肢端发绀或冻疮。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增高。泛发型者皮损呈对称分布于四肢、躯干,可伴有疼痛。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皮肤科
    疾病别称:毛细管扩张性疣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
    多发人群: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女性多...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高频电极微创术、超声微介导...
    治 愈 率:89%
    治疗周期:7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7000元)
    疾病症状:弥漫性血管角化,血管壁及周围有Ig及补体沉着,红色或紫色,稍高起的丘疹或结节
    相关检查:β-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试验,尿常规
    并发症:心肌病
    治疗药品: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善龙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维生素AE胶丸
  • 血管角化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缺乏α-半乳糖甙酶,本病呈伴性隐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1.现在暂时不清楚。

  • 血管角化瘤一般治疗

    血管角化瘤西医治疗

      一、治疗:

      1.Mibelli血管角化瘤:电灼法,CO2激光、氩激光或冷冻疗法。

      2.Fordyce血管角化瘤:同Mibelli血管角化瘤。

      3.孤立性血管角化瘤:电灼术,激光疗法或切除。

      4.局限性血管角化瘤:电烙术,激光疗法或手术切除治疗。

      5.弥漫性躯体血管角化瘤:苯妥英钠可减轻疼痛,亦可试用血浆透析疗法。

      6.血管角化瘤治疗同其他型血管角化瘤。

      二、预后:

      1.弥漫性躯体血管角化瘤,90%患者的角膜发生明显的涡纹样混浊,50%患者在后囊发生特征性车轮样白内障。

  • 血管角化瘤预防

      主要还是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 血管角化瘤一般护理

    血管角化瘤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 血管角化瘤饮食原则

    血管角化瘤饮食保健

      血、管角化瘤食疗方:

      1.熊胆、珍珠、七叶一枝花、田七、牛黄,适量,焙干,研为细末调匀,每服一克。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毛细管扩张性疣
血管角化瘤也称血管角皮瘤,是一种以真皮上部毛细血管扩张和表皮角化过度为特征的皮肤病。血管角皮瘤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女性多见。发病前常先有冻伤或冻疮史,曾有报道同一家族中可数人患病。血管角皮瘤本病分为5种类型,即肢端型、阴囊型、丘疹型、限界型、泛发型。最后一型属类脂质病。原发损害有两种:①为针头至粟米大斑疹或丘疹,表面粗糙、角化,呈紫或暗紫色,压之有时可褪色;②为结节,直径为2—8mm,表面角质增殖或疣状,呈紫红色或灰色,中央常见扩张的毛细血管或血痂,外伤后易出血。无自觉症状,或可逐渐痊愈。某些患者并发肢端发绀或冻疮。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增高。泛发型者皮损呈对称分布于四肢、躯干,可伴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