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浅部癣之病因总由生活、起居不慎,感染真菌,复因风、湿、热邪外袭,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病发于头皮、毛发,则发为白秃疮、肥疮;病发于趾丫,则发为脚湿气;发于手掌部,则为鹅掌风;发于体表、股阴间,则为紫白癜风、圆癣、阴癣等。如表现为发落起疹,瘙痒脱屑者,多为风热盛所致;若见渗流滋水,瘙痒结痂者,多为湿热盛引起;若见皮肤肥厚、燥裂、瘙痒者,多由郁热化燥,气血不和,肤失营养所致。
癣病一般治疗
一、全身治疗
(一)酮康唑(kefoconazole):
现今多以本药内服以替代灰黄霉素。酮康唑系一种合成的广谱抗真菌咪唑类药。其抗真菌机理是通过抑制做为真菌细胞膜的重要成份的麦角畄醇合成,导致该菌细胞膜失去正常功能,引起膜的通透性增高,最后使真菌变性乃至死亡。据临床实践本药对浅部真菌病有良好的疗效。
1.适应症:
主要用于头癣,其次全身泛发体癣,重症型股癣以及甲癣。
2.禁忌症:
肝功异常,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本药品。
3.剂量:
成人,200mg,1次/日。儿童体重20公斤以下,50mg,1
次/日;20~40公斤,100mg,1次/日;40公斤以上可按成人剂量服用。
(二)其它咪唑类药:伊康唑(Itraconazole)
抗真菌效力为酮康唑的5~10倍,用于治疗皮肤癣菌的最小剂量每日100mg即可。
二、局部治疗
未累及毛发或甲板的浅部真菌病,采用局部疗法均可收效,但需要耐心,坚持较长时间擦药。常用有二组药物。
(一)外用独特药物:
可选用特效药物克癣灵药水,外涂患处,
(二)特异性广谱抗真菌剂:
目前广为应用最大的一族都有共同的咪唑环,即咪唑类药象硫康唑(fioconazole),咪康唑(Miconazole)、肟康唑(oxiconazle)、益康唑(econazole)酮康唑(ketoconazole)白呋唑(Bifonazole)及克霉唑(氯三苯咪唑Iotrimazoie)等往往制成1~2%霜剂,以供临床应用。
三、各种浅部真菌病的具体治疗方法
(一)头癣
我国已总结一套“五字疗法”的好经验,即服(药)、洗(头)、搽(药)、理(发)、消(毒)。对照此经验,我们可选用酮康唑内服,按上述剂量,连服4周;治疗期间须每日洗头;坚持外搽适宜的抗真菌药膏1~2月;每周理发一次,直至治愈为止;病人日常用品,如帽子、毛巾、枕巾、梳子等须定期进行消毒。
(二)体癣、股癣、手足癣
应坚信这类癣病局部治疗可奏效,但须根据不同病情,不同皮损表现,而采用不同剂型的癣药。
1、癣药并发感染,应先控制感染。
2、病变处肿胀渗出明显时,可选用3%硼酸水或0.02%呋喃西啉溶液湿敷,俟消肿、渗出减少后再选择有效治疗癣的外用药。
3、患处呈糜烂及少量渗出者,须先以黄连氧化锌油外用过渡2~3天,然后再酌情更换适宜癣药膏。
4、病损表现为鳞屑角化型时,治癣药膏的剂型以软膏或霜剂为妥。
5、如损害处有皲裂现象、忌用酊剂外搽,仍选取软膏或霜剂为好。
6、皮疹以红斑、丘疹为主者,可选用酊剂或软膏和霜剂。
7、面部、股内侧等部位皮损,禁止用高浓度角质剥脱剂,以免刺激而引起皮炎。
8、只要剂型选择无误,多主张不宜频繁改换外用药。每种治癣药膏至少要用一周。
9、病情顽固或皮损面积广泛、应用局部疗法治愈有困难者,可考虑给予酮康唑内服,200mg,1次/日,连用4周。
(三)甲癣
本病原则上也应以局部治疗为主,但由于甲板颇厚,一般药物不易渗透进去,故不能采取平常治癣办法来处置本病。局部用药前须尽量除去甲板,而后再外用抗真菌药。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一)刮甲法:
每日用小刀尽量刮除病甲变脆的部分,然后再外搽5%碘酊、30%冰醋酸、或威氏液,每日坚持1~2次,直至痊愈为止。
(二)溶甲法:
先以胶布保护甲周皮肤,然后把25~40%尿素软膏涂于甲板上,最后再加盖塑料薄膜,并用胶布固定。每2日换药一次,待甲板软化有浮动感时,用镊子将甲板拔掉,随后,每日按常规换药,等创面愈合后再外用癣药膏,直到长出好甲。
如果通过以上方法治疗失败或者病甲数目多,亦可考虑投与酮康唑口服,剂量同上,常需半年左右方能治愈。
(四)花斑癣
本病容易治愈,但也常复发。传统用药,例如20~40%硫代硫酸钠溶液,2.5%硫化硒乳剂外用均可奏效,此外,咪唑类霜剂也能获得满意效果。
(五)癣菌疹
本病全身治疗可按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原则处理;局部不须用抗真菌药,尤其忌用刺激较强烈的癣药。可选用温和的氧化锌油外用或3%硼酸水湿敷即可。此外,必须积极医治活动性的癣病灶。
癣病辨证论治
若属“湿热”者,可见皮肤有很多红色斑块,可有渗出液,伤口较糜烂,治疗可配合清热利湿,可选用薏苡仁、白鲜皮、苦参根、土伏苓等。而“血虚”者可见皮肤干燥脱屑,比较不红,患者气色不佳,应养血滋阴,如用玄参、麦冬、白芍、当归等药材。
“血瘀”者常见皮肤暗沉、搔痒,严重时会有紫红色瘀点,舌色也较暗,治需活血化瘀,视情况选用丹参、赤芍、鸡血藤、桃仁等药。
一、努力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癣病的防治常识和措施。
二、积极医治癣病患者,特别是头癣和手足癣,要充分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
三、讲究个人卫生、不与患者共用日常生活
癣病一般护理
1.皮肤癣头癣护理
患者需独用被褥、枕头、帽子、面盆、毛巾等。污染的衣帽被褥采取晒烫、煮沸消毒,理发工具电应采取泡、洗消毒,剪下的病发需用纸包好烧毁。公共场所应加强管理,注意消毒及检查。
2.甲癣护理
尤其是手足癣,甲癣是此类病中最顽固的一种, 积极治疗其他常见的癣病。所以治疗时要整体治疗,以免传染身体其他部位。
3.皮肤癣手足癣护理
洗澡时携带个人毛巾及浴巾,要积极治疗手足癣,应注意个人卫生,浴室中最好不用公用拖鞋,以免接触污染他人。袜子要煮沸消毒,皮鞋及不能用水煮沸消毒的用具,可用1%福尔马林溶液倒在草纸上,与皮鞋或其他用具一起用纸包裹消毒。
4.体股癣
特别是股癣病人的内裤、背心, 病人的衣服,须煮沸消毒5~10分钟,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足癣、甲癣、头癣等。不要接触猫狗等动物,或接触病人的毛巾或浴盆。
5.皮肤癣护理
禁止用手搔抓患处(如掀皮屑、挤水疱、搔抓皮肤等)否则更容易使皮肤受伤, 病情加重,甚至引发中毒感染。
癣病饮食原则
1、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红枣、苹果、香蕉、梨、葡萄等等,这些水果都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火锅、烧烤、海鲜等等,避免刺激皮肤组织激素,引起过敏疾病,对治疗癣也会产生副作用。
3、多吃干豆类:如葵花籽、花生和杂粮;不生吃有抗硫胺素因子的鱼类、贝类等;饮茶和咖啡要适量,不嚼或少嚼槟榔、茶叶,食物来源多样化,不吃腌制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