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小儿骨肉瘤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发生在20岁以下青少年或儿童的一种恶性骨肿瘤,也叫成骨肉瘤,较常见,是小儿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约为小儿肿瘤的5%。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肿瘤科
    疾病别称:小儿成骨肉瘤,小儿骨源性肉瘤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20岁以下青少年或儿童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化学治疗
    治 愈 率:本病一般维持生命治疗,5年生存率极低在10%左右
    治疗周期:本病周期比较长,一般需要2...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0 —— 80000元)
    疾病症状:髋、膝、肘部呈屈曲畸形,肌肉萎缩,肺部转移
    相关检查:p53基因
    并发症:
    治疗药品:转移因子胶囊,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转移因子注射液
  • 小儿骨肉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下肢负重骨对外界因素如病毒作用使细胞突变,可能与骨肉瘤形成有关。骨肉瘤系从间质细胞系发展而来。肿瘤迅速生长是由于肿瘤经软骨阶段直接或间接形成肿瘤骨样组织和骨组织。

      典型的骨肉瘤源于骨内,另一与此完全不同的类型是与骨皮质并列的骨肉瘤,源于骨外膜和附近的结缔组织。后者较少见,但预后稍好。

      (二)发病机制

      肿瘤源于长管状骨干骺端部的骨髓腔。随后可穿透骨皮质并揭起骨外膜。骨膜穿孔,在肌肉内也能发现软组织肿物。一般情况下,肿瘤中央部的骨化较四周为重。骨化部分为黄色砂粒状。细胞较多的区域韧性较大,呈白色。肿瘤的纵刮面血管丰富,易出血。骨的干骺端和瘤体之间分界不清。骺板常不受侵犯,到晚期骺板破坏也较骨皮质轻。关节面的玻璃软骨也能防止肿瘤侵入关节内。偶尔在同一骨的不同高度出现两处原发肿瘤,即所谓的跳跃型的病变,在选择截肢平面时应予注意。

      病理诊断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如标本内含大量肉瘤样基质,则肿瘤骨和骨样组织不难明确区分,但有些切片内看不到肿瘤骨样组织,只有胶原条索,包以肿瘤细胞。肿瘤生长不太旺盛的区域只有细胞的间质。有的肿瘤主要是新生的软骨和不典型的棱形细胞。

      骨肉瘤的病理可分为4型:第1型主要是骨样组织;第2型骨样组织和骨组织并存;第3型没有骨样组织和骨组织,只有胶原纤维;第4型很少见,其主要成分为软骨细胞和形态不一、分化不良的肿瘤细胞。病理所见和临床联系考虑是有价值的。单凭病理所见不能估计肿瘤生长的速度、转移的途径和患儿生存的时间。细胞核分裂情况是衡量肿瘤生长快慢的标志,但对估计预后的作用不大。

  • 小儿骨肉瘤饮食原则

    小儿骨肉瘤饮食保健

      具体饮食建议需要根据症状咨询医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