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心包囊肿是在胚胎时期,胚胎头端及两旁中胚层侧板有些间隙出现,如果这些间隙中的一个未与其他间隙融合,而独立存在,即发育成心包囊肿。如果部分融合留有蒂与心包腔相通,则形成心包憩室。
二、发病机制
病变可发生于心包任何部分,甚至在上纵隔心脏基底部,但以右侧心膈角最常见。囊肿大小不一,薄而透明,囊内液体澄清如水或为淡黄色透明液。液体量一般在30ml以内,少数可达1000ml。其结构为单房或多房性囊壁,外壁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壁为单层的间皮或内皮细胞。
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一般治疗
一、治疗
心包囊肿、憩室容易误诊,而且肿瘤增大可出现压迫症状或继发感染,一般主张手术治疗。如心包憩室蒂粗短又无明显症状,并且术前诊断明确者,可保守治疗观察。位于前纵隔较小病变可采用前外侧切口肋间进胸,减轻手术创伤;较大病变或位于后纵隔的囊肿,以采用后外侧切口为宜。术中尽量防止囊肿剥破,尤其对继发感染的心包囊肿,应仔细保护术野,以防污染;对囊肿游离较困难者,应先减压再行切除;对囊肿钙化增厚与心肌粘连紧密者,不必勉强追求整个剥离,以免损伤心脏引起大出血。
二、预后
一般囊壁与胸膜轻度粘连,容易剥离,手术安全性高,预后极佳。
1.加强宣传教育,提倡优生优育;加强孕期保健,指导合理妊娠,避免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生。
2.合理安排运动 应控制运动量。
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一般护理
1.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避免过分哭闹,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减轻心脏负担。
2.多喂水,以保证足够的水份,保持大便能畅,若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时,过分用力会增加腹压,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
3.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患儿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逗留,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应随天气冷暖及时增减衣服,密切注意预防感冒。
4.定期去医院心脏心科门诊随访,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尤其是强心、利尿药,由于其药理特性,必须绝对控制剂量,按时、按疗程服用,以确保疗效。每次服用强心药前,须测量脉搏数。
心包囊肿与心包憩室饮食原则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