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窦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机制使期前收缩的定义发生了改变,即期前收缩不一定都是异位起搏点发放的激动,在某些情况下,期前收缩可来自心脏正常起搏点窦房结。病因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发热、代谢及药物等因素有关。
二、发病机制
窦性期前收缩由窦性激动自身所引起,无需房性期前收缩诱发。窦性激动沿窦房结内的环路折返,产生窦性期前收缩。因折返环路缺乏持续性的逆传或前传能力,所以激动折返1~2次后终止。
窦性期前收缩一般治疗
1、无器质性心脏病
室性期前收缩不会增加此类患者发生心脏性死亡的危险性,如无明显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如患者症状明显,治疗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减轻患者焦虑与不安,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咖啡、应激等。药物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一般很少需要应用IC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二尖瓣脱垂患者发生室性期前收缩,仍遵循上述处理原则。如患者合并二尖瓣反流及心电图异常表现,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时有一定的危险性,可首先给予β受体阻滞剂,无效时始改用I类药物。
2、急性心肌缺血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头24小时内,患者有很高的原发性心室颤动的发生率。过去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是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先兆,特别是作出现以下情况时: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每分钟超过5次);多源(形)性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落在前一个心搏的T波上(R-on-T)。因而提出,所有患者均应预防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药物为静注利多卡因。近年研究发现,原发性心室颤动与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并无必然联系。自从开展冠心病加强监护病房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原发性心室颤动发生率已大大下降。目的不主张在所有患者预防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仅对早期出现上述类型室性期前收缩时使用。利多卡因无效时改用静注普鲁卡因胺。若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窦性心动过速与室性期前收缩,早期静脉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减少心室颤动的发生。
室性期前收缩发生在其他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如变异型心绞痛、溶拴治疗、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可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急性肺水肿或严重心力衰竭并发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应针对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
3、慢性心脏病变
心肌梗死后或心肌病患者并发室性期前收缩,有很高的心脏性猝死危险性,特别是伴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减少时,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将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应用某些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缩、尽管药物能有效抑制室性期前收缩,总死亡率反而显著增加。原因是这些抗心律失常药本身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应当避免应用I类,特别是IC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缩。β受体阻滞剂对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不显著,但能降低心肌梗死后猝死发生率。低剂量胺碘酮应用于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力衰竭伴游有关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死亡率与心脏性死亡率。
窦性期前收缩辨证论治
1.气虚感邪
【治疗原则】:益气解表,散风祛邪
【方药】: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用人参、苏叶、葛根、前胡、半夏、茯苓、 陈皮、甘草、桔梗、枳壳、木香、羌活、独活。
【方义分析】:方中以人参、甘草、茯苓补气以祛邪;苏叶、葛根、前胡疏风解表,;半夏、枳壳、桔梗宣理肺气,化痰止咳;陈皮、木香理气和中;羌活、独活散风寒以祛邪。
【加减】: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加防风。黄芪、煅牡蛎益气固表。若痰多者,加紫菀、杏仁化痰止咳。
2.阴虚发热:治疗原则: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化裁。用玉竹、生葱白、桔梗、白薇、淡豆鼓、苏薄荷、炙甘草、豨莶草、海桐皮、红枣。
【方义分析】:方中以生葳蕤甘平柔润滋阴益液而资汗源;配生葱白、桔梗、淡豆鼓、苏薄荷解表宣肺,止咳利咽,为臣药;白薇凉血清热而除烦渴;炙甘草、红枣甘润滋脾。诸药配合,使滋阴清热而不碍解表,发汗解表而不伤阴气,故适用于阴虚而有风热表证之病人;豨莶草、海桐皮散风祛湿,通络止痛且药性不温,免燥伤阴之弊。
【加减】:若口干渴明显者,加沙参、麦冬以养阴生津。若热毒盛者,加公英、地丁、牡丹皮清热解毒。
预防窦性期前收缩: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消除期前收缩的始因,如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外感的侵袭等。
2.避免精神紧张,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起居有常,勿过劳;戒烟酒,减少本病的诱发因素;饮食有节,少食肥甘厚腻之食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窦性期前收缩一般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窦性期前收缩饮食原则
患者饮食中少吃什么?
饮食方面宜清淡,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豆制品,尽量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都有诱发频繁早搏发生的可能。少喝浓茶或咖啡,因为这些饮料都可使心肌兴奋性增高,也容易诱发早搏。
患者应多吃什么?
大蒜:蒜是保健食物,它能带走有损心脏的胆固醇;蒜能降低引起心脏病的物质低密度脂蛋白;还能够降低血小板的粘滞性,阻止血液的凝固,预防血栓的形成。
每天至少吃1—3瓣大蒜,最好是未经加工或未除蒜味的大蒜,这对冠心病有预防作用。
补人参不如吃大蒜--大蒜这一神奇而古老的药食两用珍品,被称作“健康保护神”。世界上首家大蒜研究所就在德国,它的宗旨就是向全世界人民宣传吃蒜的学问。
海产品:能够降低胆固醇,但吃鱼时,要限制玉米油、葵花子油和豆油的摄入,因为这些油会抵消鱼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纤维类食物:纤维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有着同样作用,特别能保护心脏。
食疗
药膳偏方原料: 蜜饯山楂
功效:开胃,消食,活血化淤。
配料:生山楂500克,蜂蜜250克。
制作:将生山楂洗净,去果柄、果核,然后将山楂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七成熟烂,水将干时加入蜂蜜,再用小火煮透收汁即可。冷却后,放入瓶中贮存备用。
用法:每日服3次,每次15~30克。
原料: 玉米粉粥
功效:降脂,降压,对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血液循环障碍等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配料:玉米粉、大米各适量。
制作:将玉米粉加适量冷水调匀,待大米粥煮沸后入玉米粉同煮为粥。
用法:早、晚餐温热服。
原料: 绿 豆 粥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降脂,也适用于暑热烦渴、疖肿、食物中毒等症。
配料:绿豆适量、大米100克。
制作:先将绿豆洗净,用温水浸泡2小时,然后与大米同入砂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至豆烂米开汤稠。
用法:每日2~3次顿服,夏季可当冷饮经常食用。
忌宜: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食用,冬季不宜食用。
原料: 山楂炖牛肉
功效:补气血,去瘀阻,适于心绞痛(心痹)之冠心病患者食用。
配料:山楂15克,红花6克,红枣10枚,熟地6克,牛肉200克,胡萝卜200克、绍酒、葱、姜、盐各适量。
制作:1、把山楂洗净、去核;红花洗净去杂质;红枣去核;熟地切片;牛肉洗净,用沸水焯一下,切成4厘米见方的块,姜拍松,葱切段。2、把牛肉、绍酒、盐、葱、姜放入炖锅中,加水1000毫升,用中火煮20分钟后,再加入上汤1000毫升,煮沸,下入胡萝卜、山楂、红花、熟地,用文火炖50分钟即可。
服法:每日1次,吃牛肉50克,随意食胡萝卜喝汤。
原料: 陈皮黄芪煲猪心
功效:补心益气,疏肝解郁。
配料:陈皮3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猪心1个,胡萝卜100克,绍酒、食盐、油适量。
制作:1、把陈皮、党参、黄芪洗净,陈皮切3厘米见方的块;猪心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2、把锅置中火上烧热,倒入油,油热时,加入猪心、胡萝卜、绍酒、盐、党参、陈皮、黄芪,加鸡汤300毫升,煮沸,再用文火煮至浓稠。
服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