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在正常情况下,除右上肢和头颈部外,全身的淋巴液均输入胸导管,然后在左侧颈部注入左颈内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交接处,流入体静脉系统。胸导管起自第12胸椎和第2腰椎间的腹腔内乳糜池,沿着腹主动脉行径,在腹主动脉的右后方上行,经膈肌主动脉裂孔进入纵隔,在后纵隔内胸导管沿着降主动脉与奇静脉间上升至第5、6胸椎水平转向左侧,并沿降主动脉和食管的后方上行,最后在左锁骨下动脉后内侧抵达颈部,并流入体静脉内。鉴于上述胸导管解剖的特点,位于第6胸椎以下(或奇静脉水平以下)的胸导管损伤或梗阻,常引起右侧乳糜胸,而第5胸椎以上(主动脉弓以上)的胸导管损伤或梗阻常引起左侧乳糜胸。
导致乳糜胸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外伤性 胸部外伤或者胸内手术如食管、主动脉、纵隔或心脏手术可能引起胸导管或其分支的损伤,使乳糜液外溢入胸膜腔。有时脊柱过度伸展也可导致胸导管破损。
2、梗阻性 胸腔内肿瘤如淋巴肉瘤、肺癌或食管癌压迫胸导管发生梗塞,梗阻胸导管的近端因过度扩张,压力升高,使胸导管或其侧支系统破裂。丝虫病引起的胸导管阻塞目前甚为罕见。
其他原因引起的乳糜胸甚为少见,纵隔或肺淋巴管的先天性异常,偶尔见于新生儿的乳糜胸病例。极少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例,因血栓或其他原因产生身体上部大静脉梗阻或者肺淋巴血管瘤引起胸膜下淋巴液的渗出,可能造成一侧或双侧乳糜胸。
外伤性乳糜胸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保守治疗 通过胸腔闭式肋间引流或反复胸腔穿刺,抽尽胸腔积液,促使肺组织扩张,消灭胸内残腔,有利于胸膜脏层与壁层粘连,以促进胸导管或其分支的破口早日愈合,并通过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和肠外营养和输血补液以减少乳糜液的外溢而促使治愈。保守疗法一般适应于病人情况尚好,胸腔乳糜液每日在300~500ml之下。连续治疗1周左右,观察病人有无好转倾向。如果保守治疗失败则应采取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方法结扎破裂的胸导管或及其分支。胸导管具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因而胸导管结扎后不致引起淋巴管道回流的梗阻。为了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术前准备极其重要。首先要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和水与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可作淋巴管造影以了解胸导管破损的部位和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手术途径和方法。手术途径一般采取患侧切口进胸,如双侧乳糜胸以采取右胸途径为宜。患者在当天手术前2~3小时,从留置胃管内注入高脂肪饮料,内加入美蓝有利于术中寻找胸导管及其分支的破损部位。在胸导管裂口上下端予以双重结紥或缝紥。如果术中不能发现胸导管破口,则可按胸导管解剖位置,在奇静脉下方切开纵隔胸膜,在隔肌上方胸椎体前食管后方主动脉左侧,显露胸导管并予以双重结紥。
一、预防:
对于本病预防,主要是尽量避免胸部外伤,胸内手术时做好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引起胸导管或其分支的损伤。对于胸部外伤而导致胸腔积液的患者,必要时进行伊红苏丹实验。
外伤性乳糜胸一般护理
一、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外伤性乳糜胸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术后2~4周内给予低脂饮食。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