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1.胚胎发生 胚胎第4周时,输尿管芽迅速增长,其近端形成输尿管,远端被原始肾组织块所包盖,并且发育成肾盂、肾盏与集合管。如果输尿管远端的分支超过2支,则形成重复肾盂;如分支过早则形成不完全性双重输尿管,输尿管呈Y形。此外,如在中肾管的下端生出另一输尿管芽(或称副输尿管芽),它与正常的输尿管芽并列上升,则发生完全性双重输尿管畸形。
2.遗传学 双重输尿管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不完全外显率。家系调查父母或同胞有双重输尿管者,其发生率从每125人中有1例上升到每8~9人中有1例。另有报道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双重输尿管的发生。
二、发病机制
根据重复输尿管的位置关系,可分为3种类型:
1.不完全性双重输尿管 上、下肾的输尿管呈“Y”形融合成一根输尿管,并开口于膀胱内正常位置,其交汇点可在输尿管的任何部位。
2.完全性双重输尿管 两根输尿管完全分开,分别引流上、下肾的尿液,并同时开口于膀胱三角区。一般下肾的输尿管开口于膀胱内正常位置,而上肾输尿管在进入膀胱前跨过下肾输尿管,开口于下肾输尿管开口的外下方或其他部位(Weigert-meyer 定律)。
3.完全性双重输尿管伴上肾输尿管异位开口 即完全性双重输尿管中下肾输尿管开口于膀胱内,而上肾输尿管开口于膀胱以外部位。男性多开口于后尿道、精囊、输精管等处,女性可开口于尿道、阴道、外阴前庭、子宫颈等处。
双重输尿管一般治疗
一、治疗
双侧输尿管畸形病人如无尿路感染、梗阻或点滴性尿失禁等症状,以及无严重的输尿管积水、反流和结石等并发症者,均无须治疗。临床上此类病例约占半数。通常手术治疗原则包括如下3点。
1.不完全性双重输尿管 上肾段功能存在而伴有输尿管-输尿管反流者:①双重输尿管汇合点在上1/3处,做纵行的输尿管侧侧吻合术;②双重输尿管汇合点在下1/3处,做上肾段的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2.完全性双重输尿管 上肾段功能存在而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者,做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加抗反流手术。
3.肾部分切除 如尿路感染无法控制,或有点滴性尿失禁(伴开口异位),或上肾段功能已基本丧失者,可做上肾段部分切除术。输尿管在汇合点附近切断(不完全性双重输尿管)或在最低水平切断,亦可做全输尿管切除(完全性双重输尿管)。
二、预后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双重输尿管一般护理
1.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2.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3.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双重输尿管饮食原则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