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皮炎

    皮炎和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湿疹一词没有特殊的含义,而皮炎则有限定的意义。若用皮炎代替湿疹作为诊断术语,则指的是真皮、表皮联合反应,它可以是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这三者可以联合存在。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皮肤科
    疾病别称:皮肤炎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所有人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 —— 300元)
    疾病症状:皮肤瘙痒,丘疹,慢性湿疹样变
    相关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嗜酸性粒细胞数,皮内试验
    并发症:离位皮炎,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水母皮炎
    治疗药品:洁尔阴洗液,发用洗剂,维生素B2片
  • 皮炎疾病病因

      一、病因:

      不良生活习惯。如常用过热的水洗脸,或过频地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肤清洁剂,平时不注意对紫外线的防护等,这些理化刺激都会改变或损伤皮肤的保护屏障和血管调节功能。

      二、发病机制:

      ⒈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的形成系胎中蕴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而致。胎毒与风湿热邪相合,搏于肌肤则起红斑、丘疹、水疱;热盛肉腐则见糜烂、流液;风盛则瘙痒不休;热扰神明则烦躁,寐不安。

      ⒉ 西医病因病理: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以及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⑴遗传学说

    本病发病率约占人群0.1%~0.5%,家庭遗传倾向明显。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小儿发病与父母过敏素质明显相关。约70%患者有家族遗传过敏史。AD患者发生鱼鳞病.斑秃、白癜风等病比普通人多。患者本人及家族成员往往曾患异位性皮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⑵免疫异常学说

      ①患者血清IgE水平增高。患者Th2细胞在皮损组织中显著增高,产生IL–4和IL–5 导致IgE 增高和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②在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可产生大量前列腺素E2(PGE2),后者可直接加强B淋巴细胞产生IgE。

      ③皮肤朗格汉斯细胞异常,选择性活化Th细胞转化成Th2细胞表型。

      ④高亲和力IgE受体突变,这种突变的遗传来自母方而非父方,其突变结果导致有变应性素质的子女。该高亲和力IgE受体存在于肥大细胞.单核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中并在调节IgE介导的过敏反应炎症方面起重要作用。

      ⑶环境因素影响

    环境变应原(尘螨.花粉等)可影响特应性皮炎的发作。变应原皮试可引起湿疹样皮肤反应。

  • 皮炎一般治疗

    皮炎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内用药与外用药相结合,与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的治疗用药相同。

      西医治疗

      1、全身治疗

      ①抗组胺类药

    主要起镇静止痒作用。常用扑尔敏4mg,每日3次。小儿皮损消退后,最好能继续用数日。

      ②抗生素

    对皮损广泛且有糜烂、渗液的病例,即使没有明显细菌感染的表现,也应适当给予抗生素治疗。如红霉素250mg,每日4次。

      ③类固醇激素

    原则上不用于一般病例,但异位性哮喘例外。对严重病例,为尽快控制症状,可短期(2~3周)使用。

      ④免疫抑制剂

    包括硫唑嘌呤、环孢素A(CYA)和干扰素等。对AD疗效如何,目前尚无足够资料证实。

      2、局部治疗

      ①类固醇激素

    用于炎症较重但无明显糜烂、渗液的皮损。在疗程中适当更换品种,起初用强效的,以尽快控制症状,数日后逐渐换成中、低效的。对不同部位的皮损,在品种选择方面也应注意。皮损面积广泛,尤其婴幼儿,宜选用作用较弱或低浓度的制剂

      ②抗生素

    用于感染的皮损。常与类固醇激素并用。

      ③焦油类

    煤焦油、糠馏油等对AD有效,常用糊剂,单独外涂或与激素制剂并用。

    皮炎辨证论治

    皮炎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① 胎热证

      证候 婴儿期,皮疹常在两颊发生红斑,针尖大小密集丘疹、丘疱疹、水疱和渗处,渗液干涸则结橘黄色痂皮,痂剥脱后又显露出潮红的糜烂面。舌质红,苔少,指纹紫色。

      治法 清心导赤 护阴止痒

      方药 方用三心导赤散加减。

      ② 湿热证

      证候 儿童期,皮疹以针头大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为多见,部分融合成片,轻度浸润,并多集中在肘窝、腘窝等部位。自觉痒重,搔破渗血或渗液。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数。

      治法 清热,祛湿,止痒。

      方药 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③血燥证

      证候 成人期,皮疹主要发生在肘、膝、颈等处,肥厚而呈苔藓样变,境界不清楚,搔抓或摩擦刺激后则有少量渗出或血痂,干燥,甚则干裂不适,夜间尤重。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除湿,润燥止痒。

      方药 方用滋阴除湿汤加减。

      2、针灸治疗

      宜选用曲池、足三里、血海、委中等穴位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 皮炎预防

      ⒈ 发病期间忌辛、辣、酒类等食物。对鱼、虾等易诱发本病的食物,应注意食用后及停用后的效果,但无须盲目地忌口。

      ⒉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烫、肥皂及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

      ⒊ 治疗全身性疾病,发现病灶应积极清除。

  • 皮炎饮食原则

    皮炎饮食保健

      膳食中要注意控制脂肪量,脂肪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症状,每天供给总膳食脂肪量应在50克左右。可适当给予高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有利于保持正常皮肤角化代谢和毛囊正常畅通。还应注意少吃甜食,因为含糖较多的饮食可促使脂肪异生后产生更多的脂肪。

      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康利莱专家提出尤其是维生素A的食物要适量多吃,猪肝、胡萝卜、蛋黄等,以纠正毛囊皮脂角化异常,防止毛囊堵塞。有人研究,缺锌也可产生脂溢性皮炎,应在膳食中补充含锌高的食物,如动物肝、瘦肉、禽类、坚果类等,以纠正人体内锌含量相对不足。避免高碘饮食很重要,因高碘饮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

皮肤炎症
皮炎和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湿疹一词没有特殊的含义,而皮炎则有限定的意义。若用皮炎代替湿疹作为诊断术语,则指的是真皮、表皮联合反应,它可以是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这三者可以联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