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疾病病因
引起荨麻疹的因素甚多,病因较复杂,约3/4患者找不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常见的发病原因有:
1.食物
如鱼、虾、蛋类、奶类最常见,其次是肉类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另外腐败性食品分解为多肽类,碱性多肽是组胺释放物。蛋白食品在未彻底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荨麻疹,这在儿童较多见,也可能是儿童的消化道黏膜通透性与成人不同所致。另外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质也能引起荨麻疹。
2.药物
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可形成抗原的药物,如青霉素、血清、疫苗、磺胺、呋喃唑酮等,另一类为组胺释放剂,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哌替啶、多黏菌素、维生素B、奎宁、肼苯达嗪等。
3.感染
各种感染因素均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柯萨奇病毒等;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血吸虫、丝虫、阿米巴和疟原虫等;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齿槽脓肿、鼻窦炎、脓疱疮、败血症等。
4.吸入物
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如甲醛、丙烯醛、除虫菊、化妆品等)和其他经空气传播的过敏原等。
5.物理因素
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和机械性刺激。
6.动物及植物因素
如昆虫叮咬、毒毛刺入(如毛虫,甲虫及飞蛾的毛鳞刺入皮肤)以及接触荨麻、羊毛等。
7.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或兴奋、运动后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8.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甲亢、高脂血症、内分泌改变(月经、妊娠、绝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慢性疾病如胆囊炎、肾炎、糖尿病等。
慢性荨麻疹一般治疗
一、慢性荨麻疹西医治疗
明确病因是避免复发的关键,对无法避免的致敏源可给予脱敏治疗或预防性服药。慢性患者可使用多联疗法或长期用药逐渐减量,尽量使用最小维持量。
1.内用药
抗组织胺药物的种类很多,结合病情及临床表现选用。利血平、安洛血等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有人应用类固醇激素每隔3~4周注射一次的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
2.局部用药
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洗剂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3.慢性病例
可试用封闭疗法、自血疗法、针刺疗法、氧气疗法、组织疗法、排汗祛毒法 .
慢性荨麻疹辨证论治
二、慢性荨麻疹中医治疗
1.血热症
【荨麻疹症状】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荨麻疹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荨麻疹方药】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黄苓9克,蝉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忌辛辣、发物。
【荨麻疹按语】此方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宣散在表之风邪,用防风必用荆芥;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诱发。以上四味药,表散作用较强。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轻浮升散,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协助上述四味主要药以透达表热之邪。金银花、黄苓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2.气虚血热
【荨麻疹症状】皮肤瘙痒起疹,时隐时发,小如麻点,大如豆粒,为扁平硬节,高出皮肤,一旦搔破,则连结成片,舌暗苔白,脉弦。
【荨麻疹治法】益气滋阴,祛风泻火
【荨麻疹方药】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炒枳壳15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炒白芍10克,牛蒡子10克,玉竹10克,荆芥3克
【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以五剂为一个疗程。初愈后复发,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荨麻疹按语】以黄芪益气固表,表固则邪不易入。《本草正义》:“故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当归、生地、白芍、玉竹滋阴养血,使营阴内守;防风、桑叶、牛蒡子、荆芥疏散风邪,透热于外;以白藓皮、地肤子清热除湿;配枳壳理气除湿止痒;更以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3.湿困脾土
【荨麻疹症状】发疹时四肢不温,脘闷纳呆,神倦身困重,口腻,腹胀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荨麻疹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荨麻疹方药】多皮饮 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干姜皮6克,大腹皮9克,白藓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两服,忌辛辣油腻腥滋腻之品。
【荨麻疹按语】方中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湿,涤清肠胃之积滞;干姜皮取其幸温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藓皮、川槿皮驱风止痒;丹皮凉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泻肺而清皮毛。
民间验方:
龙李药酒配方: 穿山甲5克、乌梢蛇15、克黄莲30克、红花30克、白芷60克、黄柏50克、露蜂房3克、花椒80克、白芥子25克,
泡制:300ml60度以上粮食酒密封浸泡。在地窖封存12个月
用法:外用,一日两次或三次
主治: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预防
尽可能地找出发病诱因并将之除去。如慎防吸入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蓖麻粉,避免接触致敏原,禁用或禁食某些机体过敏的药物或食物品等。如因冷热刺激而复发者,不应过分回避,相反应该逐步接触,逐渐延长冷热刺激的时间,以求适应。
对于出游者来说,预防荨麻疹最好是在旅游时戴上一个口罩,秋天天气凉爽,戴口罩不会感觉过于不适,但是却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不良致病粉尘,让荨麻疹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尤其是到野外或者农村,花粉和动物羽毛比较多的地方,更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胆囊炎、病毒性肝炎、阑尾炎、肠道蛔虫病等,以杜绝病源。
慢性荨麻疹一般护理
慢性荨麻疹护理
1. 保持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应寒热变化。
2.避免强烈抓搔患部,不用热水烫洗,不滥用刺激强烈的外用药物。
3.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治疗慢性病灶。
慢性荨麻疹饮食原则
慢性荨麻疹饮食保健
荨麻疹可以吃什么?
饮食要清淡,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绿豆、薏仁等。
荨麻疹不宜吃什么?
一般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食物蛋白、防腐剂、调味品、色素添加剂等,其中食物包括:鱼、虾、蟹、贝类、鸡肉、鸭肉、鹅肉、猪肉、牛肉、马肉、狗肉、兔肉、竹笋、蒜苗、菠菜、茄子、西红柿、柠檬、芒果、李子、杏子、草莓、果酒、葡萄酒、黄酒、白酒等及鸡蛋、牛奶、巧克力、干酪等。个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