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脑外伤所引起的精神障碍常见的有两类患者。一类以持续的心理功能缺损为主,如记忆障碍;另一类为情绪障碍与无力状态较为常见,由于症状不容易被发现而常被忽视。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精神病科,心理咨询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颅脑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治 愈 率:85%
    治疗周期:1-3年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疾病症状:脑室受压移位,恶心,紧张
    相关检查:头颅平片,脑电图,颅脑CT
    并发症:痴呆综合征
    治疗药品:奋乃静片,盐酸氯丙嗪片,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片
  •   一、病因

      各种原因,如意外事故所致脑外伤。

      脑挫裂伤(35%):

      头颅受到外力作用致脑组织发生器质损伤时,称为脑挫裂伤。这类外伤的特征是意识障碍较为严重和持久(超过半小时),临床表现除全脑症状外,可有局灶性症状,并且因脑血管损伤常伴发损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震荡(25%):

      脑震荡指大脑功能在头颅遭受暴力作用后所发生的一时性障碍。它是颅脑损伤中最轻的类型,多数并无器质性损害的证据,但也有极少数致死者。

      颅脑损伤(28%):

      在颅脑损伤后,硬膜下血肿可急剧出现或稍晚发生。头痛是必然存在的,然而更加重要的是意识状态改变,患者可自急性脑外伤昏迷中恢复,其时患者表现易激惹或混乱,精神状态因日,甚至因时而异。最为常见的征象为偏瘫或中枢性面瘫。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症状是类似的,但可出现轻度到重度的智力损害。患者对最初的损伤可不被记忆。

      颅内血肿,颅脑损伤时颅内出血如聚集于颅腔内的一定部位并达到相当体积,对脑组织产生压迫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时,称之为“颅内血肿”。精神科临床遇及的颅内血肿多属硬膜下,患者往往已忘记头外伤的过程,血肿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据称颅脑外伤后硬膜下血肿的出现率为10%。在一组3100例精神病患者尸解中,发现8%存在硬膜下血肿(Kolb,1973)。硬膜下血肿可伴发种种精神病状态,特别易发于老年人、癫痫、酒精中毒和麻痹性痴呆患者,因为这些人容易发生头外伤。

  •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一般治疗

      脑外伤后必须及早进行治疗并订好长期治疗规划,首先要评定患者躯体和社会功能残缺的程序,以及了解心理和社会因素,而给予适当处理和心理治疗。对外伤后类神经症症状可以应用脑复新,对兴奋躁动的患者,可短期给奋乃静或氯丙泰等抗精神病药物。性格障碍则以行为治疗和教育训练为主。

  •   本病为外伤性疾病,注意安全,小心开车,保持家居环境明亮,小心走路,看牢小孩子,避免外伤。颅脑外伤后注意日常心理护理等。

  •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一般护理

      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柔和,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干扰。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饮食原则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应吃家常便饭,而且食品应多样化,米饭、面食、肥肉、瘦肉、鸡蛋、牛奶、水果(水果食品)、蔬菜(蔬菜食品)、鱼、虾等都要吃。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