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脓胞型牛皮癣

    脓胞型牛皮癣是临床上最重的一种,少见。外用刺激性药物、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过程中骤然停药等均为促发原因。多见于青壮年。本病常伴发沟状舌。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皮肤科
    疾病别称:脓胞型银屑病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多发于青壮年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
    治 愈 率: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
    疾病症状:脓疱,红斑鳞屑,高热寒战
    相关检查:皮肤病的物理检查,血检查,血清钙
    并发症:
    治疗药品:曲安奈德,维生素C片
  • 脓胞型牛皮癣疾病病因

      脓疱型银屑病发生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诱发因素也较多。

      1.一般与用药刺激有关。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不正规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而导致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病例有增多趋势。如长期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类药物、日光照射等。

      2.可能与感染有关。但不是直接感染皮肤,而是身体的一种超常反应。另外,这种脓疱和真正细菌感染的脓疱是不一样的。细菌感染的脓疱较大,孤立、散在分布,比较表浅,容易糜烂,表面有脓痂,临床常见于儿童的脓疱疮。而脓疱型银屑病的无菌性脓疱则较小,密集分布,较深,不易形成糜烂面,脓疱干枯后有脱屑。因此,脓疱型银屑病不是细菌感染的,而是一种无菌性脓疱,

      3.中医认为其根本的发病原因还是患者的肝阴不足。

  • 脓胞型牛皮癣一般治疗

    脓胞型牛皮癣西医治疗

      (一)治疗

      此型银屑病病程较长,治疗缺乏疗效确切的单剂药物,虽然联合用药可控制病情,但停药后容易复发,尤其是掌跖脓疱型银屑病治疗上更是困难。

      1急性发疹期和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患者常伴有畏寒、发热、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加强支持疗法等。还要注意体征和伴随症状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2.脓胞型银屑病患者要正确选择药物,避免加重病势

      脓胞型银屑病患者在治疗中应避免应用可能使病情加剧的药物,如氯喹、保泰松、砷剂等。在治疗合并的关节症状时,应避免应用可能加重寻常型银屑病的药物,如口服消炎痛、关节腔内注射保泰松等。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症状控制后应逐渐减量并用最小有效量维持治疗一段时间,避免骤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引起的复发。抗生素如氯霉素、红霉素等对病情缓解有效。

      (1)免疫抑制剂

      1)氨甲喋呤(MTX) 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是比较早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细胞毒药物。对各型银屑病均有效。用其他疗法治疗无效者可选用氨甲喋呤。

      2)乙亚胺 又称亚胺154,或双酮嗪。主要是抑制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产生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用法成人一般每日300~400mg分2~3次口服,一般在用药3~4周后有显效,显效率58%~88%。其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造成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近年来有报道使用本药发生白血病的报告,因此使用该药时定期复查血常规。为减轻白细胞减少的副作用,可以辅助给鲨肝醇,利血生等升白细胞的药物。该药缺点是停药后容易复发,为避免复发,可采用皮疹消退后小剂量较长时间的维持方法,每日双酮嗪可减至100mg,甚至隔日用100mg,复发情况可大炎减少。如因用双酮嗪停药后复发,再用双酮嗪常较初次应用效果差,所用剂量需比初次要大。

      3)羟基脲 用于顽固性银屑病和脓疱性银屑病均有肯定疗效,能减轻全身性脓疱性银屑病的脓疱,发热和中毒症状,其主要作用抑制DNA的合成,用量为成人每次0.5g,每日2~3次,4~8周为一疗程。毒性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对肝脏的毒性较小。

      4)环孢素A(cyclosporin A. CyA)作为新一代免疫抑制剂,自1979年Mueller首次报告治疗严重的银屑病有明显疗效以后,CyA越来越广泛用于治疗各型银屑病。该药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应用CyA治疗严重性银屑病的报道,用法CyA开始剂量为5mg/(kg· d)分两次口服,显效后逐渐减量,不良反应常有胃肠道反应,乏力,尿路刺激及血压升高等。由于CyA免疫作用是可逆的,故停药后容易复发。目前国外已研究胃肠外使用CyA治疗银屑病,主要是皮损斑块内注射及封包。由于CyA价格昂贵,不宜广泛推广使用。新山地明(Sandimmun Neoral)是一种新型的环孢素A微乳化剂,对红皮病型,脓疱型,关节炎型等银屑有极好的治疗和缓解作用。

      (2)皮质类固醇激素

    尽管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各型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目前一般不主张内用此药。因为应用剂量较大,时间较长,足以引起严重激素副作用。而且在减量或停药后造成严重的银屑病复发或变为脓疱型银屑病。当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引起高烧造成病人痛苦症状不能用其他药物解除时可以考虑应用皮质类固醇制剂。一般应用强的松每日60mg或相当剂量其他激素制剂。注意观察激素的副作用。

      (3)维生素类

      1)维生素C

    可每日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维生素C 3g,一个月为一疗程。有人认为维生素C可提高皮损内cAMP的水平,抑制表皮细胞的增殖而发挥治疗作用。

      2)维甲酸

    是一系列维生素A的衍生物,常用有芳香维甲酸,如依曲替酯对脓疱型银屑病有很好的效果,常用剂量为0.5~1mg/kg,主要副作用为致畸和肝脏的损害,因此育龄妇女和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4)抗菌素类

    临床上许多银屑病患者应用抗菌素治疗收到满意疗效。如双效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红霉素成人每次0.75~0.9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15天~30天为一疗程。天津市长征医院用红霉素,洁霉素,磷霉素,先锋必素等静脉点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收到满意疗效;甲砜霉素治疗脓疱型银屑病可试用,口服每次0.25~0.5g,每日3次或肌肉注射0.4g,每日2次。

      (5)免疫调节剂

    对免疫功能低下的银屑病患者可试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因子D注射液,每日10mg肌注,隔日一次其副作用轻微。也可用左旋咪唑,150mg/d,每周服药3天,停药4天,一般可用药1~3个月;也可用转移因子。均有一定治疗效果。

      (二)预后

      在治疗过程中,脓疱常较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消退要快,继续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时,应避免应用高浓度、刺激性较大的外用药和热水烫洗,防止脓疱复发。年龄较小的银屑病患者初发即为脓疱型,病情往往进展较慢,治疗效果较好,脓疱可很快消退,消退后可出现寻常型银屑病皮损,脓疱较少复发。脓疱反复发生或由寻常型银屑病发展而来,则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效果较差,脓疱持续时间较久,消退后易复发。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综合分析病情,客观评价药物疗效,准确判断预后,做到防治结合。

    脓胞型牛皮癣辨证论治

    脓胞型牛皮癣中医治疗

    1、养血润燥法

      皮疹常见有干燥、脱屑、皲裂、革化等特点,属于燥的牛皮癣患者, 应该用当归、地黄、元参、麦冬、白芍、首乌、胡麻仁药物治疗。

      2、清热解毒法

      皮疹常有红热肿痛的特点,属于热的牛皮癣患者。常用药物有二花、黄芩、黄柏、黄连、野菊花、蒲公英。

      3、活血化瘀法

      皮疹具有色素增加紫斑,出现暗红色结节等特点,属于血瘀的牛皮癣患者。其常用药物有当归、桃仁、红花、赤芍、丹皮等药物。

  • 脓胞型牛皮癣预防

      对银屑病的治疗应综合分析病情、病势,去除可能的诱发因素,避免单纯追求近期疗效而忽视西药副作用及远期疗效,注意局部与系统治疗的互补性等。

      在日常用药中,外用刺激性药物、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要谨慎。 抗疟药、β-受体阻滞剂均可诱发或加重病情,尽量避免使用。

      尽可能避免感冒、扁桃腺炎、咽炎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积极对症治疗,以免加重牛皮癣。

  • 脓胞型牛皮癣一般护理

    脓胞型牛皮癣护理

    急性发疹期或病程中,约26%病例有关节症状,15%病例有黏膜损害,52%病例指(趾)甲受累,治疗中应加强对这些受累部位的护理,防止关节损伤和畸形,避免药物刺激使病情加剧。沐浴时禁用热水烫洗、搓擦及肥皂水刺激皮损,以防继发感染。

  • 脓胞型牛皮癣饮食原则

    脓胞型牛皮癣饮食保健

      应忌食烟酒、鱼虾海鲜、羊肉、辣椒等辛腥发散的温热之品,而对于鸡鸭、猪肉、鸡蛋、河鱼、牛奶、蔬菜及水果等食物,则应摄入充足以保证营养。饮食宜忌并不能一概而论,因人而异。若摄入某种食物后皮损加重,则应加以控制,或到医院向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