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痹疾病病因
有的医家根据《素问・痹论篇》所说“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从而认为脉痹为热痹,如《医宗必读・痹》就明确指出:“脉痹,即热痹也。”从热论其病因病机。就临床实际来看,脉痹有因为感受热毒而致者,但不皆因热而致,还有其他诸多内外因素,如寒湿侵袭、跌仆损伤、久行站立、久病继发等。其临床表现也与热痹不同,不应将二者混在一起,而须加以区分。《素问・痹论篇》在论述痹证时有五体痹与五脏痹之分,脉痹属于五体痹之一,也就是说其病变主要在于肢体。脉痹与五脏痹中的“心痹”具有病变上的密切关系,“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由于心主血脉,故脉痹病久可能会影响及心,导致心痹。这也说明脉痹与心痹是有区别的,其病位、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同。归纳以上论述,可以认为脉痹发病有内外之因。外因有寒湿、热毒之异;内因有实邪之阻痹,如寒痰热毒,有正虚瘀痹,可因气血阴阳之虚而致。病位以肢体血脉为主,其病机主要在于血凝不流,血脉阻塞。
脉痹辨证论治
脉痹中医治疗
脉痹的治疗总以通为原则,主要应从瘀论治,以活血通脉为大法,但须明析病因,详细辨证,或结合益气、养血、滋阴、温阳以扶正,或结合散寒、清热、解毒、祛湿、化痰诸法以驱邪,共达通脉之功。有些脉痹病情复杂,往往多证相兼,故应注意多种治法的配合运用。
治取益气活血、化瘀利水之法。方用补阳还五汤、活血效灵丹、当归芍药散合方加减。处方:当归30g、丹参30g、制乳香8g、制没药8g、茯苓20g、泽泻10g、桃仁10g、红花10g、水蛭10g、生黄芪30g、汉防己15g、川牛膝30g、地龙15g、延胡索10g、焦神曲15g。10剂,1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脉痹饮食原则
脉痹饮食保健
1、脉痹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多食蔬菜、水果。
2)给予高营养及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
2、脉痹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少量动物性脂肪。
2)戒烟,少量饮酒。
3)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