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肝著

    肝著或作肝着,又名肝胀。肝著病名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灵枢·胀论》曰:“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肝著是因肝热病、肝瘟等之后,肝脏气血郁滞,著而不行。以右胁痛,右胁下肿块,用手按捺捶击稍舒,肝功能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本病主要指西医学所说的慢性肝炎,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消化内科,中医科
    疾病别称:肝着,肝胀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肝热病发病史者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中医治疗
    治 愈 率:65%
    治疗周期:4-6周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疾病症状:肝功能异常,食欲不振,嗳气
    相关检查:功能性肝脏体积,肝功能,肝显像
    并发症:慢性肝炎,肝炎,肝火犯肺
    治疗药品:玉叶清火胶囊,玉叶清火胶囊,乳结泰胶囊
  •   因肝热病、肝瘟等之后,肝脏气血郁滞,著而不行。肝着病位在胸胁,肝经寒凝气滞血郁、阳气痹阻不通。以右胁痛,右胁下肿块,用手按捺捶击稍舒,肝功能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类疾病。

  • 肝著一般治疗

    肝著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慢性病毒性肝炎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任何药物都不曾显示其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明确而肯定的疗效,因此目前仍在进行各种试验治疗。鉴于本病的发病原理可能与病毒株的毒力,受感染细胞的数量和患者免疫系统的效应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其治疗药物大体分三类:

      ①抗病毒药物:包括人白细胞干扰素、人体纤维细胞干扰素、人免疫干扰素、阿糖胞苷、磷酸阿糖胞、无环鸟苷、病毒唑、磷羧基甲酸、聚肌胞苷。其中以干扰素疗效较为肯定。

      ②免疫调节剂:乙肝免疫球蛋白、左旋咪唑、乙肝疫苗、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卡介苗、免疫抑制剂、胸腺肽、猪苓多糖等,其中以免疫核糖核酸较为有效。

      ③改善肝细胞功能药物:如肌苷、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促肝细胞生长素等。

    肝著辨证论治

    肝著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辨证论治]

    1.肝胆湿热证:

    右胁胀痛,按之疼痛,双目轻度黄疸,发热口渴,心中懊1农,口干而苦,恶心欲呕,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或呈灰白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清利肝胆湿热。

      2.肝气郁滞证:.

    两胁隐痛,胁下有肿块,腹胀不舒,脘痞便溏,嗳气频作,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疏肝理气解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肝郁脾虚证:

    胁肋胀痛,胸闷腹胀,胁下肿块,神疲倦怠,食欲减退,大便不实或溏,舌苔薄白,脉细弦。疏肝理气健脾。

      4.寒湿困脾证:

    右胁疼痛,胁下肿块,脘腹痞胀,下肢轻浮,精神困倦,畏寒懒动,食少便溏,舌苔白滑或白腻,脉缓。温中健脾化湿。

      5.瘀滞肝络证:

    胁部刺痛,胁下肿块,按之痛甚,腹大坚满,脉络怒张,面颊胸臂有血痣、丝状红缕,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口渴不欲饮,大便色黑,舌质紫红或有瘀斑,脉细涩。行气化瘀通络。

      6.肝肾阴虚证:

    肝区隐痛,腹胀纳差,倦怠乏力,头晕目胀,口干口苦,心烦失眠,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或弦数。滋补肝肾

  • 肝著预防

      预防:

      一、应重视慢性肝炎的治疗。治疗时要到正规医院治疗,要合理正确用药,一旦治疗方案确定,要积极配合医生,同时保持乐观心态。

      二、治疗慢性肝炎时要慎用药物。某些药物可以引起暴发性肝炎,比如红霉素、四环素、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抗风湿药物、抗肿瘤药物等对于肝脏的毒性作用很大的,因此需要用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忌私自用药。

      三、慢性肝炎患者应注意治养结合。在正规的肝病医院积极治疗的同时,养肝十分重要,注意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营养,还要保持大便通畅,可以经常做做腹推自我保健。

      四、慢性肝炎患者应注意调整心态。不良情绪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变化,使血液中的抗癌细胞明显减少,容易导致肿瘤的生长。因此慢性肝炎患者应端正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情,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五、慢性肝炎患者应定期复查。应保证半年到正规的专科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对于转氨酶不稳定的患者更应该勤查。肝功能正常的病毒携带者也要按期检查,以便于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

  • 肝著一般护理

    肝著护理

      慢性肝炎病人日常注意事项

      首先慢性肝炎病人有要有乐观的情绪,正确对待疾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应生活规律。慢性肝炎病程处于静止期,肝功能稳定,即使有轻微的消化道症状,如肝区不适,腹胀及容易疲劳,或者长期有乙肝和/或丙肝病毒携带,一般无需绝对卧床休息,可以从事力所能及的轻工作(但要避免重体力劳动),活动量因人制宜,以不觉疲劳为准。因为长期的卧床休息不仅影响消化功能,使胃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而且使肢体的肌力减弱,一旦有大的活动量,便心慌气短。此期的休息以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的原则较合适。当又出现症状,肝功反复,则应以休息国主。在休息的基础上,可适当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

      坚持定期复查肝功和病毒指标,依照肝功是否正常,可每隔1~2个月复查一次,连续随访1~2年,这样可使病人本身了解自己的病情,也便于医生监测治疗效果,帮助病人确定下一步的用药。用药应听从医生的医嘱,不可随意停药,更不能轻信街头游医和民间秘方,以免病情加重,耽误治疗。

  • 肝著饮食原则

    肝著饮食保健

      一、肝著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治高血压、慢性肝炎:鲜番茄250克,洗净切块;牛肉100克切成薄片,少许油、盐、糖调味同煮佐膳。每日1次。

      2、治高血压、慢性肝炎等:鲜番茄250克洗净切块,牛肉100克切薄片,用少许油盐糖调味同煮,佐膳食用。有平肝降压、健胃消食、补脾益血作用。

      3、寄生芦根黄鳝汤:黄鳝2-3条去肠杂,芦根30克,桑寄生60克,同煮汤,用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清热,利湿,滋阴,益血,补气作用。可治慢性肝炎。

      4、治慢性肝炎:鳝鱼2--3条去肠杂,芦根30克,桑寄生60克,同煮汤,用适量油盐调味食用。

      5、慢性肝炎、黄疸、关节炎、风湿痛:以葡萄根80克,水煎服用,每日一剂,效果不错。

      6、大枣粥:红枣10-20枚,大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调味食用。有健脾胃,补气血作用。适用于病后或年老体弱、体虚,胃弱食少,大便溏稀,营养不良,气血不足;体弱赢瘦,慢性肝炎,贫血,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等症。

      7、鲜蘑菇100克,猪瘦肉100克,加水清炖,食盐调味佐膳,每日2次。

      8、鲜番茄250克,洗净切块;牛肉100克切成薄片,少许油、盐、糖调味同煮佐膳。每日1次。

      9、黄芪粥:生黄芪30-60克,浓煎后去渣取汁,粳米100克同煮粥,煮熟后加入适量红糖、陈皮一克,再煮沸食用。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消肿利水作用。适用于中气不足,内伤劳倦,体虚自汗,慢性腹泻,慢性肾炎,慢性肝炎,疮疡溃烂久不收口,年老或体弱浮肿等一切气血不足之病症。阴虚火旺舌红脉数者忌食。

      10、枸杞麦冬炒蛋丁。原料:鸡蛋4个、枸杞子10克、花生米30克、猪瘦肉50克、麦冬10克、精盐、淀粉、味精各适量。做法:枸杞洗净在沸水中略氽一下;麦冬洗净于水中煮熟剁成碎末;花生米炒脆;猪瘦肉切成丁;鸡蛋打在碗中加盐打匀隔水蒸熟,冷却后切成粒状备用。将锅置旺火上加花生油,把猪肉丁炒熟,再倒进蛋粒、枸杞子、麦冬碎末,炒匀加精盐,淀粉勾芡,加味精调味,盛入盘中铺撒脆花生米即可。用法:佐餐食用,每日2次。作用:滋补肝肾、强身明目。适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评注:麦冬滋阴,枸杞壮阳,二药相配调理阴阳,不温不燥,作用较为平衡。鸡蛋、瘦肉含脂肪少,富含蛋白质,适于肝病者食用。这道菜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且能强身,常食有益健康。

      11、茵陈粥

      材料:茵陈30克,粳米200克。

      制作方法:先将茵陈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再加水1000毫升,煮至米烂汤稠,加白糖少许,稍一煮沸即可。每日2~3次。

      功能:适用于口苦、口干,胁痛腹胀,倦怠乏力,小便黄为主的患者。

      12、泥鳅炖豆腐

      材料:泥鳅500克,豆腐250克。

      制作方法:泥鳅洗净去肠,煎熟后炖豆腐,每周1~2次,佐餐食用。

      功能:适用于以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腹胀为主的患者。

      13、陈皮花生红枣汤

      材料:花生、红枣各50克,陈皮6克。

      制作方法:诸药共煲烂,佐餐食用。

      功能:适用于心烦易怒,胸闷喜叹息,腹胀嗳气,纳食不香者。

      14、橘皮山药粥

      材料:橘皮lOg,淮山60g,苡米60g,粳米200g,

      制作方法:上述材料加水适量煮烂成粥,每日1次或早、晚各1次。

      功能:适用于以腹胀、纳食不香为主者。

      15、冬笋香菇汤

      材料:冬笋250克,香菇50克。

      制作方法:上述材料同放入锅内翻炒20分钟左右,再加汤、调料煮沸而成,佐餐食用。

      功能:适用于以肝郁脾虚、纳差乏力、肝区不适为主者。

      二、肝著吃哪些对身体好?

      1。蛋白质供给

      足量优质蛋白质可改善肌体免疫功能,增加肝糖原贮存,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肝功能恢复。由于饮食中蛋白质增加会使血氨增高,因此要多吃产氨低的蛋白质食物,如奶类。大豆蛋白质与动物蛋白混用更能发挥其互补作用和减少氨的来源。

      2。脂肪

      专家指出:慢性肝炎患者饮食中的脂肪不应过分限制,但一定要适量,以免影响肌体热能供给和降低食欲,但应避免油腻的食物,特别是黄疸尚未消退者要注意。肝炎患者的脂肪供给过多会出现脂肪泻,而供给量太少则影响食欲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以植物油为宜。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摄入超过机体需要时,会转化为脂肪贮存在体内,引起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并发症。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应占总热能的60%到65%,即一天主食量约为350克,并配以新鲜蔬菜和水果。

      4。维生素

      肝病严重时,因维生素吸收障碍而引起维生素C、B1、B2等缺乏。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增强解毒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维生素C、E和K联合使用治疗肝炎,可改善症状和促进肝功能好转。因此,肝炎病人可选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番茄、水果等。

      5、慢性肝炎患者适宜饮用绿茶

      肝炎患者适宜饮用绿茶,生活中将绿茶巧配调味品,可起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绿茶有抗凝、防止血小板粘附聚集、减轻白细胞下降和活血化瘀作用,对慢性肝炎有五心烦热、口干口苦、牙龈红肿出血的血瘀血热型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饮茶时应注意适时、适量,肝病口渴思饮,清晨可泡绿茶1杯,陆续加水饮用,茶水不宜太浓,全日茶水总量不宜超过1000~1500毫升。一般在饭前一小时内应暂停饮用以免茶水冲淡胃酸,减少对食物的吸收。

      三、肝著不要吃哪些食物?

      (1)肝炎病人绝对禁止饮酒,酒精可以引起肝细胞的急性损伤,转氨酶上升,加重肝炎病情,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

      (2)对一些刺激性食物,如姜、葱、辣椒等应少食为好,因为这些都属于辛辣之品,可以助湿热,使肝脏湿热加重,从而导致临床症状加重。

      (3)尽量避免油腻煎炸之品,因其不易消化,同时易生湿生热,不利于疾病恢复。

      (4)饮食以天然食品为主,尽量避免食用合成方便食品,因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人工合成的色素、防腐剂。同时在食用天然食品时,尽量洗净,以免上面的农药加重肝脏的损害。

      (5)急性黄疸性肝炎为湿热内盛,因此在饮食上忌食辛热之品,如韭菜、羊肉、鸡肉、八角茴香、丁香、胡椒等。

      (6)肝硬化病人因为门静脉高压而致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主要有食管静脉曲张、胃内静脉曲张及食管下端静脉曲张,如果饮食不注意,很容易导致这些静脉破裂,出现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昏迷,严重者导致死亡,所以,肝硬化病人应避免食用生硬、带刺或带骨的肉类,以及含植物纤维素过多的蔬菜,因这些食物很易伤及曲张的静脉。

肝着,肝胀
肝著或作肝着,又名肝胀。肝著病名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灵枢·胀论》曰:“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肝著是因肝热病、肝瘟等之后,肝脏气血郁滞,著而不行。以右胁痛,右胁下肿块,用手按捺捶击稍舒,肝功能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本病主要指西医学所说的慢性肝炎,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