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

    关节扭伤较之关节脱位更为多见,踝关节尤其是如此。但踝关节韧带的一般性损伤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实际发病数倍于来就诊的患者。韧带损伤分为部分断裂和完全性断裂两类,前者称为踝关节的扭伤或捩伤,后者可发生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三角韧带、下胫腓全部韧带或部分骨间膜同时损伤时,可出现下胫腓分离和距骨向外脱位。临床上以外踝的腓距前韧带损伤和下胫腓前韧带损伤为多见,三角韧带损伤常合并在踝关节骨折脱位中。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中医科,急诊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肌肉,足部
    多发人群:剧烈运动人群、高强度工作人...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治 愈 率:90%
    治疗周期:10-3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 —— 1000元)
    疾病症状:关节痛,局部压痛,三角韧带损伤
    相关检查:MRI,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并发症:踝关节扭伤
    治疗药品:复方氯唑沙宗片,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踝关节固定支具
  •   一、发病原因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及肌肉拉伤均可致伤。

      二、发病机制

      造成踝关节急性韧带损伤的暴力大致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及肌肉拉力等3种,其中以间接暴力为主。多为在高低不平路面或上下楼梯时不慎失足,踝部处于极度内翻跖屈位,使外侧副韧带过度牵拉而引起损伤。轻者使胫腓下韧带部分断裂,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并发踝关节半脱位和全脱位。或因踝关节远端超限外翻、外旋直接造成内踝和(或)下胫腓韧带损伤,此类损伤大多与内踝和(或)外踝骨折并存。

  •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一般治疗

      一、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外踝韧带不完全断裂:除一般性治疗如早期局部冷敷外,患足应予以严格制动,以有利于韧带的修复。①前腓距韧带不完全性损伤:用小腿石膏固定于外翻、背伸位3~4周,拆石膏后以护踝制动及功能锻炼。②腓跟韧带不完全性断裂:踝关节功能位(90°~100°),外翻状小腿石膏固定4周左右,后续治疗同前。③后腓距韧带不完全性损伤:则用小腿石膏外翻、跖屈位固定4~5周。

      (2)内踝韧带损伤中单纯三角韧带不完全性损伤:一般以小腿石膏内翻位固定4~5周。轻度者亦可用宽胶布内翻位固定3周,解除固定后再行理疗及护踝外用。

      (3)单纯性下胫腓韧带损伤:采用小腿石膏、并于踝关节上方两侧塑形加压(用双侧手掌部加压),以使其复位。固定4~6周后更换外用护踝。

      2.手术治疗

      (1)完全性外踝韧带断裂:除因全身情况不佳不能施术者外,原则上均应行韧带修复术。对修复困难的晚期病例,亦可用附近的部分腓骨短肌、大部或全部重建受损之韧带。

      (2)并发骨折的三角韧带完全断裂:对断裂的韧带行修补术,对有移位的骨折可同时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多为张力带或螺丝钉固定术)。术毕以小腿石膏制动4~5周。拆石膏后行功能锻炼及外用护踝。

      (3)并发有下胫腓关节分离的三角韧带断裂(多伴有外踝骨折):于手术的同时,用长螺钉将胫腓下关节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不超过6周。

      (4)并发移位骨折的下胫腓韧带损伤:在对骨折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之同时,多选用长螺钉加压固定及复位,术后石膏制动6~8周,并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石膏拆除时间。

      二、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   一、预防

      无特殊预防方式,尽量避免外伤。

  •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一般护理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一般预后良好。

  •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饮食原则

      一、适宜食物

      合理搭配膳食营养。(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关节扭伤较之关节脱位更为多见,踝关节尤其是如此。但踝关节韧带的一般性损伤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实际发病数倍于来就诊的患者。韧带损伤分为部分断裂和完全性断裂两类,前者称为踝关节的扭伤或捩伤,后者可发生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三角韧带、下胫腓全部韧带或部分骨间膜同时损伤时,可出现下胫腓分离和距骨向外脱位。临床上以外踝的腓距前韧带损伤和下胫腓前韧带损伤为多见,三角韧带损伤常合并在踝关节骨折脱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