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

    1943年Stout命名恶性血管肿瘤为血管内皮细胞瘤,以后在组织学分类与命名上很混乱,曾使用的名称很多,目前已经逐渐统一起来,称为骨血管内皮细胞瘤。公认骨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介于骨血管瘤和骨血管肉瘤即良、恶性之间的一个中间型或未定型的肿瘤,是一种弥漫浸润生长但不转移的低恶性肿瘤。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肿瘤科
    疾病别称:骨血管内皮瘤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中年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治 愈 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65%-75%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3000-15000元)
    疾病症状:钝痛,生长缓慢,骶骨囊肿
    相关检查:CT血管成像,血管造影
    并发症:瘫痪,骨折
    治疗药品:复方斑蝥胶囊,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检测试剂盒(连续监测法)
  •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详。

      二、发病机制:

      1.肉眼观察肿物紫红色或棕红色。瘤体境界不清,无包膜。向邻近骨皮质浸润,骨质反应性增生不明显。

      2.镜下所见内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明显肥胖,有较多的有丝分裂相。血管腔被增生的内皮细胞充填,呈实性细胞条索或仅有很小的管腔。缺乏明确的恶性组织学特征。

  •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一般治疗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西医治疗

      一、治疗:

    1.手术治疗:

    此瘤具有侵袭性,是低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肿瘤,如有可能应积极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包括肿瘤段截除,使用假体、异体骨或带血管游离骨移植在内的广泛重建术来修复骨缺损。位于椎体的病变,可行肿瘤椎体切除,脊髓减压,椎间嵌入植骨,或人工椎体置换,或椎体钉固定。若位于椎弓,可行肿瘤椎弓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

      2.放射治疗:

    此瘤对射线敏感,放疗常有效。对病灶分布于几个解剖部位和不能安全施行手术者,放疗是最有效的选择,可单独放疗。手术切除不彻底者,术后可辅助放疗。有学者提出手术切除加放疗似乎比单独放疗更有效。

      3.化学治疗:

    化疗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对于几个解剖部位的多发性病变和不能手术切除者,在选择放疗的同时,可积极配合多药性联合化疗,以提高疗效。

      4.动脉栓塞:

    经选择性动脉造影,确定肿瘤的供血动脉,从供血动脉插入导管,从导管中注入栓塞剂使供应肿瘤的血管发生栓塞,使肿瘤缺血坏死,缩小,可作手术前的准备,减少术中出血,也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减轻症状。

      二、预后:

      本病是一种弥漫浸润生长但不转移的低恶性肿瘤。

  •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预防

      预防肿瘤的发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肿瘤预防是指通过降低肿瘤的发病率来降低肿瘤的死亡率。具体包括通过远离各种环境致癌风险因素,预防肿瘤发病相关的感染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适当的运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及针对极高危人群或者癌前病变采用一定的医疗干预手段来降低肿瘤的发病风险。

  •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一般护理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护理

      一、护理:

      1.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否认期、愤怒期、妥协期、抑郁期和接受期等一系列心理变化,密切观察,给予不同的疏导和心理支持。

      2.营养护理:

      鼓励病人摄取足够的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对食欲较差、进食困难者宜少量多餐、少渣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支持。放疗期间忌服辛辣香燥等刺激性食物,如胡椒、葱、蒜、韭菜、羊、鸡等。

      3.疼痛护理:

      注意观察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强度,指导病人使用不同的方法控制疼痛,对疼痛难以控制者可根据三级阶梯止痛方案遵医嘱给药。

      4.术后护理:

      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引流管、切口和皮肤护理,预防感染。术后如无禁忌证,可在1~7天后离床活动,即早期离床活动。可先在床上做肢体运动和翻身动作。如果身体恢复良好,可逐步加大运动量,变换锻炼内容。

      5.放疗护理:

      指导家人在放疗期间应减少病人活动,保证病人身心休息,放疗前后病人应卧床休息30分钟,放疗期间注意黏膜保护,观察局部器官的功能状态,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

      6.化疗护理:

      耐心向病人解释,取得有效的治疗配合,注意观察药液对血管壁的刺激,发现有外渗现象,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对局部行普鲁卡因封闭。化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皮肤瘀斑、齿龈出血及感染等反应。

  •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饮食原则

    骨血管内皮细胞瘤饮食保健

      1.多吃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甲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藻、芥菜及蜂皇浆等食物。

      2.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大剂量放射治疗病人,可使其体内的糖代谢遭到破坏,糖原急剧下降,血液中乳酸增多,不能再利用;而且胰岛素功能不足加重。所以补充葡萄糖的效果较好,另外宜多吃蜂蜜、米、面、马铃薯等含糖丰富的食物以补充热量。

      3.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可提高机体抗癌力。其中牛奶和鸡蛋可改善放疗后蛋白质紊乱。

      4.维生素A和C有阻止细胞恶变和扩散,增加上皮细胞稳定性的作用,维生素C还可防止放射损伤的一般症状,并可使白细胞水平上升;维生素E能促进细胞分裂,延迟细胞衰老;维生素B1可促进病人食欲,减轻放射治疗引起的症状。基底细胞癌饮食应多吃含上述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芝麻油、谷类、豆类以及动物内脏等。

      5.饮食多样化,注意色、香、味形,促进病人食欲;烹调食物多采用蒸、煮、炖的方法,忌食难消化的食品,禁饮酒。

      6.放疗和化疗的病人,一般宜进食凉食、冷饮,但有寒感的病人,则宜进食热性食物。

骨血管内皮瘤
1943年Stout命名恶性血管肿瘤为血管内皮细胞瘤,以后在组织学分类与命名上很混乱,曾使用的名称很多,目前已经逐渐统一起来,称为骨血管内皮细胞瘤。公认骨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介于骨血管瘤和骨血管肉瘤即良、恶性之间的一个中间型或未定型的肿瘤,是一种弥漫浸润生长但不转移的低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