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阑尾肿瘤

    阑尾肿瘤少见,一般无症状,常在腹部手术中或尸解时发现,前者以恶性者多,后者以良性者为多,有时可因阻塞阑尾腔而形成急性阑尾炎。触及阑尾的坚硬球形肿块,切面呈黄色或灰黄色,应高度怀疑。腺类癌,较一般类癌恶性度高,15%可发生转移。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肿瘤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阑尾
    多发人群:中老年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治 愈 率:40%
    治疗周期:3-9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疾病症状:肚子疼,囊肿,腹水
    相关检查:CT平扫,CT检查,CT造影增强扫描
    并发症:贫血
    治疗药品:注射用雷替曲塞,阿魏化痞膏,清热消炎宁胶囊
  • 阑尾肿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阑尾腔的阻塞是阑尾黏液囊肿形成的关键,而阻塞的发生可以来自阑尾黏膜的慢性炎症,瘢痕收缩和异物嵌顿,也可因阑尾壁的粘连、扭曲和受压而引起。管腔阻塞后,远侧阑尾腔内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逐渐在腔内潴留,最终导致阑尾腔的膨胀、扩张而形成囊状,待腔内压力升高到影响管壁的营养供给时,黏膜上皮才停止分泌黏液,囊肿不再增大。由此可见,阑尾黏液囊肿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3个条件。

      1.阑尾腔的阻塞:特点为逐渐形成的、机械性和完全性的阻塞。

      2.阑尾黏膜功能正常:阻塞后远侧阑尾黏膜能正常分泌黏液。

      3.阑尾的内环境:无细菌存在,不发生化脓感染。

      二、发病机制:

      阑尾肿瘤的病理类型常见有3种:

      1.阑尾类癌:在消化道类癌和阑尾肿瘤中最多见,约占所有阑尾肿瘤的90%。类癌又可分为纯类癌、腺类癌和类癌腺癌混合型3种。病灶绝大部分位于阑尾远端,肿瘤直径在1cm以下占70%~90%,2cm以上占1%左右。2cm以下较少转移,发生转移者仅占14%~33%。个别报道肝转移和类癌综合征。在镜下常见肿瘤侵犯肌层和淋巴管。术中触及阑尾的坚硬球形肿块,切面呈黄色或灰黄色,应高度怀疑。腺类癌,较一般类癌恶性度高,15%可发生转移。

      2.阑尾黏液性肿瘤:囊肿大小为数毫米至10多厘米不等,分为潴留性囊肿、良性黏液性囊腺瘤和恶性黏液性囊腺瘤,但肉眼难以区别良恶性。黏液囊腺癌可侵犯阑尾壁黏膜层以外的癌组织,可发生腹膜种植,并可在腹腔黏液中找到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

      3.腺瘤与腺癌:分为绒毛状腺瘤、平滑肌瘤、神经瘤等。

      4.其他:以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为主,恶性淋巴瘤和平滑肌肉瘤罕见。

  • 阑尾肿瘤一般治疗

    阑尾肿瘤西医治疗

      一、治疗:

      原发性阑尾肿瘤都应手术切除,根据肿瘤的性质及部位,术式也有所不同。

    1.阑尾黏液囊肿:

    对于良性的黏液性囊腺瘤完整切除阑尾是惟一的治疗。据统计囊肿多数位于阑尾远端,行包括囊肿在内的阑尾切除即可。手术中操作应轻柔,用敷料将囊肿与周围组织隔开,尽量不使囊肿破裂。应避免穿刺或切开探查,以防黏液外溢、腹腔种植,引起腹膜假黏液瘤。一旦破裂应吸尽黏液,用氟尿嘧啶(5-FU)500~1000mg加生理盐水1000ml冲洗腹腔。而对于恶性黏液性囊腺瘤,多数学者认为应行右半结肠切除,以达到根治的目的,若根部受累或与盲肠粘连应切除一部分盲肠为宜。对于伴有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者,应同时切除卵巢。

      2.阑尾类癌: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以瘤体大小作为选择术式的主要依据。对直径大于2cm的类癌,转移发生率高,可视为恶性类癌,应行右半结肠切除。对于直径小于1cm的阑尾类癌,行单纯阑尾切除即可。Moertel对128例行单纯阑尾类癌切除病人的随访发现,5年存活110例(86%),10年以上存活86例(67%),没有发生转移或复发。对于直径在1~2cm的肿瘤争议较大,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行单纯阑尾切除,并彻底切除其系膜。但对年轻的病人,类癌直径大于1.5cm或类癌已浸润至浆膜下或阑尾系膜,可行回盲部或右半结肠切除。

      3.阑尾腺癌:

    多数学者认为,一旦诊断明确,应行右半结肠切除。与单纯阑尾切除相比,右半结肠切除可明显提高五年生存率,减少复发。由于阑尾腺癌分化均较差,应扩大根治范围,一旦诊断明确,应行右半结肠切除。

      4.其他恶性肿瘤:

    以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为主,恶性淋巴瘤和平滑肌肉瘤罕见。实性肿瘤多为恶性,若术中不能确定肿瘤性质需行冰冻切片检查。争取一期根治切除。由于阑尾缺乏肌层,癌肿浸润黏膜下层即说明病变已达浆膜下层,发现时多属Dukes B、C期。此时要按右半结肠癌的手术原则进行右半结肠切除及联合化学、免疫等综合治疗。

      二、预后:

      1.手术切除是惟一有效的手段,一般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文献中多次报道阑尾类癌伴肝转移,病人带瘤生存10年以上的病例。

  • 阑尾肿瘤预防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多吃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甲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藻、芥菜及蜂王浆等食物。维生素A和C有阻止细胞恶变和扩散、增加上皮细胞稳定性的作用。维生素C还可防止放射损伤的一般症状,并可使白细胞水平上升,维生素E能促进细胞分裂,延迟细胞衰老,维生素B1可促进患者食欲、减轻放射治疗引起的症状。

  • 阑尾肿瘤一般护理

    阑尾肿瘤护理

      一、护理:

      1.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可提高机体抗癌能力。其中牛奶和鸡蛋可改善放疗后蛋白质的紊乱。

      2.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大剂量放射治疗的患者,可使其体内的糖代谢遭到破坏,糖原急剧下降,血液中乳酸增多,不能再利用;而且胰岛素功能不足加重。所以补充葡萄糖的效果较好,另外宜多吃蜂蜜、米、面、马铃薯等含糖丰富的食物以补充热量。

  • 阑尾肿瘤饮食原则

    阑尾肿瘤饮食保健

      一、饮食保健:

      1.宜多吃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物,如蟾蜍、蛤蟆、田螺、海带、紫菜、玳瑁、甲鱼、乌龟、海蜇、水蛇、薏米、菱、核桃、羊肾、猪腰、刀豆、沙虫、鲈鱼、鲐鱼。

      2.宜吃海带、裙带菜、紫菜、青蟹。

      3.感染宜吃黄鱼鳔、鲨鱼翅、水蛇、鸽子、海蜇、藕粉、荞麦、马兰头、地耳、大头菜、橄榄、茄子、无花果、绿豆芽、豆浆、苋菜、紫菜、泥鳅。

阑尾肿瘤少见,一般无症状,常在腹部手术中或尸解时发现,前者以恶性者多,后者以良性者为多,有时可因阻塞阑尾腔而形成急性阑尾炎。触及阑尾的坚硬球形肿块,切面呈黄色或灰黄色,应高度怀疑。腺类癌,较一般类癌恶性度高,15%可发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