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肝火上炎证

    肝火上炎证,是肝经气火上逆,肝失条达所表现的证候。肝火上炎证,一般以肝胆经循行部位的头、目、耳、胁表现的实火炽盛为特征。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中医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中青年多见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100%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 —— 1000元)
    疾病症状:胁肋灼痛,目赤,头痛
    相关检查:
    并发症:肝热病,肝风内动证,脑囊虫病
    治疗药品:牛黄清火丸,柏艾胶囊,复方熊胆滴眼液
  •   肝火上炎证病因:

      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热邪内犯等引起。火性炎上,肝火上攻头目,故头晕胀痛、面红目赤;肝热传胆,胆热上行,见耳鸣如潮、耳道红肿热痛,胆气上溢则口苦;火热伤津,见口干、便秘尿黄;肝失条达,见急躁易怒;火扰心神,以致失眠、多梦;肝火内炽,气血壅滞肝络,则胁肋部灼热疼痛;火热迫血妄行可致出血。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经实火炽盛之象。

  • 肝火上炎证辨证论治

      肝火上炎证治法:

       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化裁

      龙胆草、栀子、黄苓、柴胡、丹皮、草决明,菊花等。

  •   肝火上炎证预防:

      可以服用龙胆泻肝丸,治疗的同时要饮食和排毒肝脏的多余的毒素的配合。少熬夜,注意饮食,吃饱后半个小时喝点金银花。

  • 肝火上炎证一般护理

      肝火上炎证护理:

      多见于高血压病、上消化道出血、更年期症候群、急性结膜炎等疾患。

  • 肝火上炎证饮食原则

    肝火上炎证饮食保健

      一、肝火上炎证食疗方:

      1、夏枯草6~100克,瘦猪肉30~60克。加水适量,煮至肉熟即可。喝汤吃肉,每日2次。

      2、决明子粥:

    炒决明子10~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或加白菊花10克。先把决明子放入砂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后煎汁或与白菊花同煎取汁,去渣,放入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服用,5~7天为l疗程。适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3、栀子仁粥:

    栀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先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2~3天为1疗程,每日分2次服用。适用于肝火上炎之头痛,胁痛。

      二、饮食禁忌:

    饮食适宜,防止暴饮暴食,忌辛辣刺激之品及过量饮酒,多食蔬菜瓜果。吐血时宜暂禁食,或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少吃多餐,饮食不宜过热。

肝火上炎证,是肝经气火上逆,肝失条达所表现的证候。肝火上炎证,一般以肝胆经循行部位的头、目、耳、胁表现的实火炽盛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