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由结核菌侵入血循环感染所致。
二、发病机制
由于跗骨间及周围关节的滑膜较少,因而单纯滑膜型结核少见,在临床上以单纯骨结核和中后期的全关节结核为多。跟骨结核多为中心型,伴有死骨形成;偶见边缘型。脓液大多汇集在跟骨结节外侧,破溃后形成窦道,可经久不愈;在农村及边远地区常可发现此类病例。跟骨前上方病灶可侵入距跟关节及距舟关节,亦易侵入跟骰关节。
由于其他跗骨间关节互相通联,因而发病后多表现为全关节型结核,且可同时波及邻近跗骨或多数跗骨间关节。此时,脓液穿入腱鞘而产生腱鞘结核。
至病变晚期,跗骨结核病变可累及全部跗骨及跗骨间关节,此种情况下则称之为全足结核。患足可有数个窦道,且常经久不愈,后期则有可能发生癌变,以致不得不截肢。
跗骨与周围关节结核一般治疗
一、药物治疗
对没有明显死骨的病例用非手术治疗。休息、局部制动和抗结核药物的应用等方法。对于有明显死骨、脓肿即将破溃,或非手术疗法无效且无手术禁忌证者,可做病灶清除术。
有作者发现在成人足的三个主要骨(跟、距、舟骨)之一全部切除后,仍可保持相当好的功能,在切除病变的同时要考虑足骨的再排列,有计划地截骨改造及植骨,以保留足的功能,如在舟状骨完全切除时应当将骰骨的一部分截除。其他跗骨单个病变者亦可切除。有寒性脓肿及瘘管时并不妨碍手术,关键在于病变切除后,缝合皮肤时不能有张力,皮肤的切除要尽量少些,以保证手术成功。
一、预防:
首先骨关节结核应积极预防结核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及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性等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基本原则。
跗骨与周围关节结核一般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跗骨与周围关节结核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白萝卜5000克,洗净切碎,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去渣,继续熬至黑色膏药样即可。另以藏红花60克;丁香花30克,加水1500毫升,熬至 500毫升,与萝卜膏合并一起再熬至膏花状,盛于瓷罐内、封严口,埋于地下1米,6个月后即可使用。用时将膏药摊于布上贴患处,或填充空洞处,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
二、适宜食物
1、骨关节结核病人还可多吃海产品,如紫菜,深海鱼,对虾等。海洋生物的营养价值很高。检测发现,每百克虾肉含蛋白质20.6克,还含有脂肪、灰分和钙、磷、铁、维生素及核黄素等成分,肌体亦含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故它是名贵佳肴外还具有补肾壮阳、滋阴健骨和镇静等功能,用它可治疗手足抽搐、皮肤溃疡、水痘、筋骨疼痛、骨结核等多种疾病。
2、骨关节结核病人的食欲特别不好,为增加食欲,可在烹调上下功夫,做到品种多样化,色、香、味、形好。有条件的除每日三次正餐外,可另加两次点心。
3、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增加营养,改善全身虚弱状况,增强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多吃小米、小麦、豆类、玉米以及各种新鲜蔬菜和干鲜果品如百合、银耳、桂圆、胡桃、栗子、大枣、白果、西瓜、橘子、苹果、梨、黄瓜、白菜、藕等;各种高蛋白食品如鸡、瘦猪肉、瘦牛肉、蛋类以及各种海鱼等。
三、不适宜食物
(1)忌鸡肉、鹅肉、鸽肉、山鸡、麻雀肉等燥性之品,可加重局部红肿、热痛症状。
(2)忌腥膻之品 如鱼虾、蟹、鳗鱼等腥味发物,如有瘘道感染发炎,可使症状加重。
(3)忌酸辣之品 酸有收敛滞邪的作用,辣有辛窜发散的作用,如食李子、柠檬、山楂、梨、马肉等酸性食品,弊大于利。辣椒、韭菜等辛辣之物最好不用。
(4)忌高脂、油炸、煎炒之品 过食油腻之物,胃内生热,致脾胃功能受损,不可过食。
(5)忌偏食,该症病人多体虚,应食谱广,偏食可使抗病能力减弱,不利康复。
(6)少吃或不吃鱼,尤其是无鳞鱼或不新鲜的鱼。因为鱼类食物含大量组氨酸,组氨酸在人体肝脏内能转化成组织胺,再由单肢氧化酶予以氧化灭活,而抗痨药异烟肼可抑制人体组织内的单肢氧化酶,从而造成组织胺在人体内大量蓄积,使人产生过敏反应,轻者头痛、恶心、皮肤潮红瘙痒、眼睛充血。重者出现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所以也应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