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病死率和玹死亡率更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24.5%~65.2%;5岁以下儿童每年105万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万为此年龄组儿童第一位死因。根据国内16个单位的儿科统计,22504例肺炎住院病例中支气管肺炎占93.7%,多见于婴幼儿。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性微生物较多,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按病理形态的改变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前者多由细菌所致,后者则以病毒为主。临床常笼统地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中医科
    疾病别称:小叶肺炎,小叶性肺炎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所有人,儿童占多数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西药治疗、中药治疗、饮食调...
    治 愈 率:治愈率80%
    治疗周期:治疗周期10-20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6000元
    疾病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相关检查:儿童支气管镜,痰培养,痰液病原体
    并发症:
    治疗药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7:1),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小儿肺热咳喘颗粒4克
  •  支气管肺炎疾病

     发达国家的小儿肺炎以病毒病原为主,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以细菌病原为主。一般支气管肺炎由细菌所致者,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占细菌性肺炎的60%以上。

      葡萄球菌也是一种重要致病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在婴幼儿肺炎中较少见。细菌毒力与细菌的结构有关,有荚膜细菌可以抵御噬菌作用,毒力较大。同一种细菌按荚膜成分不同的而分类若干血清型。不同型细菌的荚膜不同,毒力也不同。流感嗜血杆菌分为a-f六个血清型。其中b型毒力最大,是小儿败血症、脑膜炎和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荚膜多糖为核糖磷酸。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小儿肺炎常继发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或败血症,3岁以前较为多见。无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为不定型,毒力小,一般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β溶血性链球菌可以在麻疹或百日咳病程中作为继发感染出现,但不多见,而其中B族溶血性链球菌是国外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小儿重症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指表皮葡萄球菌)近几年来国内分离较多,但因其为条件致病菌,培养过程中易污染,须结合临床判断是否确为肺炎的病原菌。大肠杆菌所引起的肺炎主要见于新生儿及营养不良的婴儿,也可继发于其它重病的过程中,肺为杆菌肺炎及绿脓杆菌肺炎较少见,一般均为继发性。

      间质性支气管肺炎大多数由于病毒所致,主要为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麻疹病毒等。间质性支气管肌炎也可由于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链球菌中某些型别及肺炎支原体所引起。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形态为一般性和间质性两大类。

      1、一般支气管肺炎

    主要病变散布在支气管壁附近的肺泡,支气管壁仅粘膜发炎。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水肿及炎性渗出,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内含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及病菌。病变通过肺泡间通道和细支气管向周围邻近肺组织蔓延,呈小点片状的灶性炎症,而间质病变多不显著。有时小病灶融合起来成为较在范围的支气管肺炎,但其病理变化不如大叶肺炎那样均匀致密。后期在肺泡内巨噬细胞增多,大量吞噬细菌和细胞碎屑,可致肺泡内纤维素性渗出物溶解吸收、炎症消散、肺泡重新充气。

      2、间质性肺炎

    主要病变表现为支气管壁、细支气管壁及肺泡壁的发炎、水肿与炎性细胞浸润,呈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周围炎及肺间质炎的改变。蔓延范围较广,当细支气管壁上细胞坏死,管腔可被粘液、纤维素及破碎细胞堵塞,发生局限性肺气肿或肺不张。病毒性肺炎主要为间质性肺炎。但有时灶性炎症侵犯到肺泡,致肺泡内有透明膜形成。晚期少数病例发生慢性间质纤维化,可见于腺病毒肺炎。

  • 支气管肺炎一般治疗

    一、支气管肺炎西医治疗

      本文所述为一般肺炎的治疗。应采取中西医结合及综合措施。从整体出发,加强护理,保证休息、营养及液体人量,积极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镇静、止咳平喘、强心、输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轻症支气管肺炎给以适当治疗后多迅速痊愈,可在门诊或家庭治疗。用中药宣肺清热化痰法或抗生素治疗,常在1~2周内即告痊愈。年龄较大,病情较轻的患儿,可用青霉素。危重患儿应重视缺氧、中毒性脑病、心力衰竭、水及电解质紊乱以及其它严重的并发症(气胸、脓气胸),及时给以适当处理。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

      (1)护理:

    环境要安静、整洁。对患儿耐心护理,使其精神愉快。要保证患儿休息,避免过多治疗措施。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比较清新,并须保持一定湿度(20℃左右)、湿度(相对湿度以60%为宜)。烦躁不安常可加重缺氧,可给镇静药如氯丙嗪合剂、苯巴比妥或水合氯醛等。但不可用过多的镇静剂,避免咳嗽受抑制反使痰液不易排出。避免使用呼吸兴奋剂,以免加重患儿的烦躁。

      (2)饮食:

    应维持足够的入量,给以流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菜水、果汁等,并可补充维生素C、A、D、复合维生素B等。应同时补充钙时。对病程较长者,要注意加强营养,防止发生营养不良。

      2、抗生素疗法

    细菌性肺炎应尽量查清病原菌后,至少要在取过体液标本作相应细菌培养后,开始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一般先用青霉素治疗,每日4次,每次20~40万单位〔5u(kg·d)〕肌注,直至体温政党后5~7日止。对危重患儿还可增加剂量2~3倍,或改用静脉滴入。不见效时,可改用其他抗生素,通常按照临床的病原体诊断或咽拭培养的阳性病菌选用恰当抗生素。如同时有败血症,应及时取血作培养,并作药物敏感试验,以便选用药物。对原因不明的病例,可先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目前,抗生素,尤其头孢菌素类药物发展很快,应根据病情、细菌敏感情况、病人的经济状况合理选用。、

      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采用氯霉素、氨苄青霉素或二代、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新生儿时期应多考虑B族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前者首选青霉素类,后者可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或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治疗。

      抗生素应使用到体温恢复正常后5~7天。停药过早不能完全控制感染;不可滥用抗生素,否则易引起体内菌群失调,造成致病菌耐药和真菌感染。

      对年龄较大、病情较轻的患儿,或在对磺胺药尚未发生耐药现象的地区,仍可使用磺胺药,常用有SIZ、SMZ。抗菌增效剂(TMP)能增加磺胺及抗生素的疗效,常与之合并应用(如SMZco)。

      3、抗病毒疗法

    广义的抗生素疗法包括抗病毒治疗。如临床考虑病毒性肺炎,可试用三氮唑核苷,以20mg/ml浓度20~30ml雾化吸入,1日3次。

      4、对症治疗

      (1)退热与镇静:

    一般先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冰枕,或注射安痛定,安乃近等退热,对高热严重的病例可用氯丙嗪与异丙嗪合剂肌注。

      (2)止咳平喘的治疗:

    应清除鼻内分泌物,有痰时用祛痰剂(如吐根糖浆),痰多时可吸痰。最好提高室内相对湿度65%左右,同时多给患儿饮水。咳喘重时可肌注氯丙嗪与异丙嗪合剂(冬眠Ⅱ号),每次量为0.5~1mg/kg,必要时每4~6小时1次,轻者可口服。一般门诊病人多单用异丙嗪,如仍不见效。可试用“654-2液”每次3~10mg,或0.3~1mg/kg肌注,每日2次。氢化可的松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短期大量治疗对暴喘型肺炎或以喘憋为主的毛细支气管炎有效,可静点氢化可的松每次5mg/kg,每6~8小时1次,连用2~4次。0.5%麻黄素滴鼻可减轻鼻粘膜肿胀。麻黄素口服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每次 0.5~1mg/kg。对婴幼儿常用的祛痰上咳药处方举例如下:

      处方举例之一:远志酊2.5ml,碘化钾3g,氨制八角茴香醑2.5ml,糖精钠0.04g,5%尼泊金乙酯0.4ml,加水到100ml。每岁1ml(用于一般轻咳)。

      处方举例之二:麻黄素0.5g,氯化铵7.5g,加水到100ml。每岁1ml(用于喘咳,注意勿过量,4岁以上不再加量。心跳快或烦躁甚者忌用)。

      处方举例之三:10%氯化铵溶液。每岁1ml。

      (3)输氧:

    病情较重者需要输氧。一般幼儿可用鼻管,婴幼儿每分钟氧气流量约0.5~1L。重症可用面罩给氧,每分钟氧流量约2~4L左右。对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呼吸困难、发绀严重的患儿,可用氧氧帐或雾化吸入法。

      (4)心力衰竭的治疗:

    患严重肺炎的婴幼儿以及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肺炎患儿,往往发生心力衰竭,出现心率加速(达每分钟140~160次)、烦躁不安、肝脏在短时间内增大、浮肿、面色苍白发灰,甚至心脏扩大及有奔马律。心力衰竭给氧、祛痰、止咳、镇静等一般处理外,应早用强心药物。危急者选用毒毛旋花子甙K时可先用饱和量的2/3,必要时2~4小时后重复使用首剂的半量。西地兰(毛花丙甙)首剂用饱和量(30~40μg/kg)的1/2,隔4~6小时后用1/4量,共2次达到洋地黄化。注射钙剂后,宜6~8小时后方可给洋地黄类药物。

      (5)腹胀的治疗:

    可先用稀释肥皂水(约2%)灌肠后留导管排气;不见效时可用新斯的明,每次0.03~0.04mg/kg肌注,较大儿童可按每稍0.05~0.1mg计算。对过度腹胀者,可用胃肠减压法抽出胃肠内容物及气体,也可用酚妥拉明加5%葡萄糖称释后静脉注射,时有良效。也可用怱白捣烂后敷贴脐部并作针刺及腹部按摩。对低血钾所致的腹胀,可服10%氯化钾溶液,约每剂0.5ml/kg,每日3~4次。

      (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

    在积极治疗肺炎、纠正缺氧、酸中毒、改善微循环、注意补充液量〔70~90ml/(kg·d)为宜〕的同时,可应用潘生丁(10mg6小时1次肌注)或肝素(每次50U/kg,每4~6小时1次静脉应用),亦可用复方丹参、川芎、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物。

      5、液体疗法

    一般肺炎患儿可经口保持液体入量,不需输液。对不能进食者,可进行静滴输液。总液量以60~80ml/(kg·d)为宜,婴幼儿用量可偏大,较大儿童则应相对偏小。对高热及喘重或微循环功能障碍的患儿,由于不显性失水过多,总液量可偏高。急性期患儿易发生钠潴留,故钠的入量不宜过多,一般不合并腹泻者,不应超过3mmol (相当于生理盐水20ml)/(kg·d),静脉滴液可以10%葡萄糖与生理盐水配制成4∶1或5∶1的混合液。静滴速度不可太快,应控制在5ml(kg·h)以下。输液时间不可太长,以免影响休息和变换体位,能口服时应即停止输液。热量的供给应争取达到210~250J/(kg·d)以上。严重患儿可考虑输血浆或全血,以增强抵抗力,一般每次20~50ml,必要时每日或隔日一次,连输2~3次。

      有明显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可1/2~1/3等渗的含钠液足累积丢失量,然后用上述液体维持生理需要。

      有时,病程较长的严重病患儿或在大量输液时可出现低钙血症,有手足搐搦或惊厥,应由静脉缓慢输入10%葡萄糖酸钙10~20ml。有时可发低钠血症,如血钠降至125mmol/L(125mEq/L)以下,应在限制液量的同时,注射高渗盐水(3%盐水6~12ml/kg,可使血钠提高5~10mmol/L(5~10mEq/L)。血钾一般不低,血钾低者应适当供给钾盐。

      6、激素治疗

    一般肺炎不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的细菌性肺炎,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同时,在下列情况下可加用激素:①中毒症状严重,如出现休克、中毒性脑病、超高热(体温在40℃以上持续不退)等。②支气管痉挛明显,或分泌物多。③早期胸腔积液,为了防止胸膜粘连也可局部应用。以短期治疗不超过3~5天为宜。一般静脉滴氢化可的松5~10ml/(kg·d)或口服强的松1~2mg/(kg·d)。用激素超过5~7天者,停药时宜逐渐减量。

      病毒性肺炎一般不用激素,毛细支气管炎喘憋严重时,也可考虑短期应用。

      7、物理疗法

    对于罗音经久不消的患儿宜用光疗、电疗对迁延性患儿还可用背皮肤受或芥末湿布敷胸背,或拔火罐。使胸背皮肤受到刺激后充血,从而消减肺部淤血,并能促进肺部渗出物的吸收和罗音的消失。敷芥末泥比较湿和,可用于1岁以下小儿;拔火罐的作用较强,只可用于较大儿童。病危或心力衰竭时,禁忌用这些刺激疗法。

      8、并发症的治疗

    肺炎常见的并发症为腹泻、呕吐、腹胀及肺气肿。较严重的并发症为脓胸、脓气胸、肺脓肿、心包炎及脑膜炎等。其治疗方法详见论述这些病的专节。

    支气管肺炎辨证论治

    二、支气管肺炎中医治疗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温热病范畴中的“风温犯肺”、“肺热咳喘”等证。小儿肺炎发病急、变化快,邪热容易由卫、气迅速转入营、血,进而引起心、肝两经证候,故按临床表现分为轻、重两大类型施治,并注意合并症及肺炎恢复期的治疗。

      1、普通型肺炎(邪在卫、气)的证治

    患儿表现高热、有汗或无汗(一般早期少汗,邪达气分时则分汗、口渴)、呼吸急促、咳嗽有痰、轻度喘憋鼻扇、面赤口渴、咽红、舌尖红、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治以宣肺清热化痰法。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处方举例:麻黄2g,杏仁g,生石膏9g,甘草2g,银花9g,连翘9g,寒水石9g,苏子6g,黛蛤散9g。

      可随证选加下列药物:①发热无汗加鲜芦极15~30g;②发热有汗加黄芩6g,或重用生石膏;③咳喘痰多加天竺黄6g,莱菔子6g;④便干可加瓜萎15~30g。

      2、重型肺炎(气、血两燔或热入营血)的证治

      1)气(营)血两燔:高热持续,咳嗽喘憋,躁扰不安,痰声漉漉,精神医院靡,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而干,脉弦数或滑数。治以清宣肺热,平喘化痰法。常用麻杏石甘汤和玉女煎(系《温病系辨》的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加减。

      处方举例:麻黄2g,杏g,生石膏18g,鲜芦茅根各15g,黄芩6g,青黛3g,生地9g,天竺黄9g,银花9g,连翘9g。

      2)热入营血: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喘憋加重,气促鼻扇明显,呼吸极度困难,痰壅喉头,胸腹胀满,烦躁不安;或口周发绀,口唇焦裂,舌质红绛,苔黄厚或垢腻,脉弦数或滑数。若出现脉细数无力,应注意出现气阳衰竭。治以清营解毒,平喘化痰法常用清营汤加减。

      处方举例:银花15g,连翘9g,生地12g,黄芩9g,元参15g,天竺黄9g,赤芍9g,郁金黄芩9g,另加水牛角粉0.5g冲服,每日服2~3次。

      以上重症肺炎两型可随证选加下列药物:①高热惊厥加钩藤12g,生石决明15g。②高热持续加紫雪丹:每次0.3~0.6g冲服,每日服2~3次。③痰多加竹沥汁每次5~10ml兑肥,每日服2~3次。④神昏加莲心3g,菖蒲6g。

      3、并发症的证治

    重型肺炎容易出现正不胜邪、气阳衰竭的证候,此时宜中西医配合治疗,临床常见并发症如下:

      1)邪盛正衰:毒热内陷(中毒性脑病):主要表现面色晦暗,壮热持续,神昏惊厥,颈强咳喘,纳呆便溏,舌质红绛,舌苔黄而干,脉细数或弦数,治以扶正祛邪,开窃逐痰。常用三甲复脉汤加减。

      处方举例:生牡蛎12g,生龟板12g,生鳖甲12g,丹皮9g,银花12g,连翘9g,莲心3g,菖蒲3g,郁金6g,另:水牛角粉0.5g冲服,每日服2~3次。

      随证可选加下列药物:①抽搐加钩藤12g、生石决明15g。②痰盛加天竺黄9g或竹沥水5~10ml,每日服2~3次。

      2)正气衰竭,普涎壅盛(呼吸衰竭):主要表现壮热筹稽留,面灰肢冷,呼吸困难,或气短汗鑫,神昏烦躁,咳重痰稠粘。舌质淡,苔少而干,脉细数无力。治以扶正祛邪,补气化痰。常用生脉散加减。

      处方举例:人参9g,麦冬9g,五味子9g,百合12g,川贝9g,杏g,银花9g,连翘9g,郁金6g。

      随证可选加下列药物:①腹胀加厚朴6g。②心阳欲脱,四肢厥冷加附子3~6g,或用人参6g、附子3g浓煎200ml兑服或鼻饲。

      4、肺炎恢复期的证治

    病邪虽减,气阴耗伤,余邪未尽,仍有低热,咳嗽痰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阴伤较重者,则舌质嫩红,舌苔少而欠津。治以养阴清热,常用沙渗麦门冬汤加减。若余热未尽而咳喘孝者,治以清肺泻余热,止咳平喘。可用泻白散加减。

      处方举例之一:沙渗9g,麦冬9g,玉竹9g,川贝9g,地骨皮9g,茯苓9g,枇杷叶9g。

      处方举例之二:地骨皮9g,桑皮9g,甘草3g,枇杷叶9g,紫苑9g,黛蛤散9g,鲜芦根15g,生谷麦芽各9g。

      随证加选加下列药物:①低热加银柴胡9g,白薇9g,生地9g。②咳重加白前9g,百合9g。③痰多加天竺黄6g,若稀白痰多加化橘红6g,半夏6g,生苡仁9g。

  • 支气管肺炎预防

      为预防肺炎,应着重注意下列措施。

      1、加强护理和体格锻炼

    婴儿时期应注意营养,及时增添副食,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多晒太阳。防止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是预防重症肺炎的关键。从小锻炼体格,室内要开窗通风,经常在户外活动或在户外睡眠,使机体耐寒及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就不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及肺炎。

      2、防止急性呼吸道感染及呼吸道传染病

    对婴幼儿应心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尤以弱小婴儿受染后易发展成肺炎。注意防治容易并发严重肺炎的呼吸道传染病,如百日咳、流感、腺病毒及麻诊等感染。尤其对免疫缺陷性疾病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更要注意。

      3、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感染

    已患肺炎的婴幼儿抵抗力弱,易染他病,应积极预防可能引起严重预后的并发症,如脓胸、脓气胸等。在病房中应将不同病原的患儿尽量隔离。恢复期及新入院患儿也应尽量分开。医务人员接触不同患儿时,应注意消毒隔离操作。近年来有用苍术、艾叶等中药香薰烟以减少空气中病原体的报道,此法可用来预防交叉感染。

  • 支气管肺炎一般护理

    支气管肺炎护理

      预后取决于患儿年龄,肺部炎症能否及时控制,感染细菌的数量、毒力强弱及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患儿机体免疫状况,有无严重并发症等。近年来由于诊断及时和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炎病死率已明显下降,合并症也显著减少。但弱小婴儿患肺炎后因抵抗力低、病理范围较广泛、病程容易迁延、尤应重视。年龄越小,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尤以新生儿和低体重儿为然。在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麻疹、百日咳或长期的支气管炎的基础上并发肺炎,则预后较差。肺炎并发脓气胸、气道梗阻、中毒性脑病、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时,也使预后来重。从病原菌方面考虑,葡萄球菌肺炎易发生并发症,病程常迁延;流感杆菌及肺炎杆菌所致的肺炎也比较严重。根据北京儿童医院1974~1979年的观察,认为凡血气分析pH<7.25、PaCO2>70mmHg及严重低氧血症(吸入40%以上氧浓度时,PaO<50mmHg)及/或有高乳酸盐血症(血乳酸盐测值>正常值 2个标准差)者病死率较高。

      (1)加强营养:供给富有营养及维生素的饮食。积极治疗营养不良及佝偻病。

      (2)锻炼体格:经常做户外活动或户外睡眠。进行体操、冷水擦浴或冷水浴等锻炼,增强机体的耐寒性。室内宜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

      (3)中医疗法:主要是补益全身和恢复肺功能,参阅支气管肺炎中医疗法节和肺炎恢复期治疗。

      (4)清除病灶:如有鼻窦炎及支气管扩张等并存时,应采取适当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5)其它疗法:雾化吸入适当的抗生素,反复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起到抑制增生和促进病灶呼吸的作用。天津儿童医院曾用强的松治疗5例,用药2~12月,效果良好。此外,又可用电磁疗法,超短波透热,按摩及芥末敷等物理疗法。

  • 支气管肺炎饮食原则

    支气管肺炎饮食

      食疗方:(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1、葱白粥

    葱白3条,大米30克,生姜2片。将以上材料加适量水,一起煮粥,趁热给孩子食用。

      2、杏仁粥

    杏仁10克,去皮尖,加水研磨,过滤取汁,大米30克。将以上材料加水适量,一起煮粥,给孩子服用。

      3、百部生姜汁

    百部10克,生姜6克,蜂蜜少许。将百部、生姜加水适量,煎煮取汁,调入蜂蜜后,温热时给孩子服用。1岁以下的患儿不宜食用蜂蜜,可稍加砂糖调味。

      4、梨粥

    鸭梨3个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捞去梨渣,再加入淘净的大米适量,煮烂成粥,趁热食用。用于小儿肺炎发热咳嗽。

      5、猪肺粥

    猪肺500克洗净,加水适量,煮七成熟,捞出,改刀切丁备用。取薏苡仁50克,粳米100克,猪肺丁100克,猪肺汤适量,煮粥,可加葱、姜、五味调料。治肺虚久咳、咯血等。

      患者吃什么好?

      ①多吃高蛋白营养丰富食物如瘦肉、牛肉、羊肉、猪肝、蛋类、家禽、鲜鱼、黄鳝、虾、牛奶及豆制品等。

      ②主食用米饭、大米粥、馒头、包子、馄饨、挂面等。

      ③多吃瓜果,如西瓜、梨、苹果、桔子、柑、葡萄、荸荠等。

      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肺炎属急性热病,消耗人体正气,影响脏腑功能,易于导致消化功能降低,食物应以高营养、清淡、易消化为宜,不要吃大鱼、大肉、过于油腻之品,以免中焦受遏,运化不利,营养反而不足。油腻之品大多性属温热,可以生内热,湿滞为痰,不利于肺气的早日康复。

      辛辣食品性质温热,易化热伤津,而肺炎又属热病,两热相加,犹如负薪救火,使病情加重。所以,肺炎患者在膳食中不应加入辣椒、胡椒、芥末、川椒等调味品。

      酒也属辛热之品,可刺激咽喉及气管,引起局部充血水肿,肺炎患者应禁用。

      水果要适量也要选择品种:肺炎患者适量的多饮水和进食水果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多数水果对本病有益,但不宜吃甘温的水果,如桃、杏、李子、橘子等,以免助热生痰。即使是一些寒性水果,也非多多益善。如果过量的吃一些寒凉性质的水果,可损伤到脾胃的阳气,有碍运化功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小叶肺炎,小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病死率和玹死亡率更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24.5%~65.2%;5岁以下儿童每年105万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万为此年龄组儿童第一位死因。根据国内16个单位的儿科统计,22504例肺炎住院病例中支气管肺炎占93.7%,多见于婴幼儿。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性微生物较多,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按病理形态的改变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前者多由细菌所致,后者则以病毒为主。临床常笼统地诊断为支气管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