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羊痘

    羊痘(Qrf)是羊感染痘病毒后,皮肤上发生化脓性炎症,再传染给人,使人的皮肤也发生化脓性炎症。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传染科,皮肤科,皮肤性病
    疾病别称:传染性脓疱性皮病,传染性深脓疱疹,感染性唇部皮炎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多见于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30%
    治疗周期:2个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疾病症状:斑丘疹,多形红斑样皮疹,脓疱
    相关检查:涂片,皮损,真菌组织病理学
    并发症:肺炎
    治疗药品:甲紫溶液
  •   一、病因:

      羊痘是一种在电镜下呈编织状外观的圆柱形类痘病毒引起,是绵羊普遍发生的疾病。

      羊痘病毒是一种乙醚敏感的DNA病毒,在电镜下呈圆柱形,末端凸出,中央有致密的DNA核心和一宽阔的,层板状衣壳,其大小为200×300nm,能在人羊膜细胞和原始恒河猴肾细胞培养上生长,此病毒主要侵犯羊,人是由于直接接触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故多见于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员等,尚未见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报道,传染后有终生免疫力。

      二、发病机制:

      羊痘是一种在电镜下呈编织状外观的圆柱形类痘病毒引起,是绵羊普遍发生的疾病,主要影响羔羊,是接触感染,人是由于直接接触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故多见于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员等,尚未见人与人之间互相传染的报道,传染后有终身免疫力,病毒接种在人获得成功,把人和动物的损害进行组织培养有病毒生长。

  • 羊痘一般治疗

      一、治疗

      对人的治疗

      根据接触史、典型皮疹、自愈过程,一般不难诊断。如有怀疑,可将损害的痂皮或活检组织放在电镜下观察,如发现病毒包涵体可明确诊断。在组织培养上病毒生长缓慢。

      1).避免接触患羊痘的绵羊和山羊。对病羊应首先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风,最好在天晴时放牧,让病羊能晒晒太阳。特别是在发疹期,要加强保温。铺上垫草,供给温水。

      2).在实验室制备疫苗的工作人员防止自身接种。

      3).2~3周羔羊接种羊痘活病毒疫苗可获终身免疫。

      4).患者一般作对症处理。对皮肤上的痘疮,涂以碘酊或紫药水;水泡或脓疱破裂后,应先用3%来苏儿或石炭酸洗涤,然后涂药;对黏膜上的病灶先用0.1%高锰酸钾洗涤后,涂以碘甘油或紫药水。

      5).巨大而向外生长的皮损可从真皮下部予以切除。

      现代疗法:

      1)、 首先应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风,最好在天晴时放牧,让病羊能晒晒太阳。特别是在发疹期,要加强保温。铺上垫草,供给温水。

      2)、病初可注射免疫血清,1.5千克左右重的羊注射20毫升,体重大者应多加注射,但血清较贵,不太划算,故宜用于贵重的种羊和幼羔。

      3)、皮下注射0.1%麝香酒精溶液。这是青海牧民的治疗经验,经过兽医诊断实验室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配制方法:将麝香1克研碎,加无菌蒸馏水1000毫升,为促进溶解,可稍微加温。将此溶液静置1周后再行过滤。滤得的溶液呈棕红色,清朗透明,有特殊气味。亦可将麝香溶于生理盐水或60度的白酒中,浓度同前。 用法:皮下注射1毫升。必要时重复注射1~2次。 病羊(出现丘疹以后)于注射后第4天即见结痂,开始痊愈。严重的于注射后第2天即可恢复食欲及反刍,精神亦见好转。

      4)、局部治疗 对皮肤上的痘疮,涂以碘酊或紫药水;水泡或脓疱破裂后,应先用3%来苏儿或石炭酸洗涤,然后涂药;对黏膜上的病灶先用0.1%高锰酸钾洗涤后,涂以碘甘油或紫药水。

      5)、恶性山羊痘,采用“九一四”治疗,剂量为0.01克/千克体重,配成5%的溶液,静脉注射。一般成年羊用0.3克,溶于生理盐水10毫升中即可,平均15~20千克的成年奶羊,用量不得超过0.4~0.5克;5月龄以下的仔山羊不超过0.1~0.15克;5月龄以上的仔羊不超过0.2~0.25克,,注射后有不安、呻吟等中毒现象,但第2天即体温下降,恢复食欲,全身状况好转。早期病羊在注射后1周左右痊愈,脓疱期与水泡期的可以迅速制止其继续发展。

      二、预后

      巨大的向外生长的皮损,类似化脓性肉芽肿或恶性肿瘤,可见于免疫力低下或AD患者,偶可见病毒血症。

    羊痘辨证论治

      对病羊的治疗:

      (1)中兽医辨证施治。中兽医认为羊痘是由湿热所引起的一种疫病,是因内伤饮食的脾胃运化失调,而湿热内积。

      A)“葛根汤”: 葛根、紫草、苍术各15克,黄连9克(或黄柏15克),白糖、绿豆各30克煎灌,每日1剂,连服3剂。 功效主治:健脾燥湿、清热解毒、发表和里,内清五脏六腑之湿,外解肌肉皮毛之毒。 根据验证资料,紫草、黄连、黄柏都有抑制病毒的作用(上述湿、热、毒均可理解为病毒)。紫草有效成分为乙酰紫草素,黄连、黄柏均含有小檗碱(即黄连素)。

      B)双花、板蓝根、蝉蜕各12克,连翘、防风、生甘草各9克,煎灌,隔日1次。 主治功效:清热解毒,解痉透疹,发汗祛风,散结消肿止痛。

  •   一、预防:

      1、避免接触患羊痘的绵羊和山羊,对2~3周羔羊接种羊痘活病毒疫苗可终生免疫。

      2、平时做好羊群饲养管理工作,经常打扫羊圈,保持干燥清洁。

      3、羊群中已发病时,立即隔离病羊并消毒羊舍,场地,用具,对未发病的羊只或邻近已受威胁的羊群可用疫苗紧急接种。

      4、在实验室制备疫苗的工作人员防止自身接种。

  • 羊痘一般护理

      一、护理: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 羊痘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二、宜吃食物:

      1.宜吃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3.宜吃含锌高的食物。

      三、忌吃食物:

      1.忌吃热燥性的食物;

      2.忌吃酒精类的食物。

      四、推荐食谱:

      1.宜吃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3.宜吃含锌高的食物。

传染性脓疱性皮病,传染性深脓疱疹,感染性唇部皮炎
羊痘(Qrf)是羊感染痘病毒后,皮肤上发生化脓性炎症,再传染给人,使人的皮肤也发生化脓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