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清楚。组织病理学共同特征为真皮T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因而本组疾病被认为与蕈样肉芽肿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发病机制
通过基因South blot印迹、PCR技术分析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示优势T细胞克隆群的存在,提示局部浸润细胞的调控异常与本病的发生和进展有一定的关系。
副银屑病一般治疗
副银屑病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各型副银屑病目前均无特效疗法。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向蕈样肉芽肿演变。
1.全身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
可试用于急性或进行期皮损可缓解病情。
(2)补骨脂素:
结合紫外线PUVA、UVB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可抑制疾病进展为蕈样肉芽肿。
(3)其他:
维生素D2、氨苯砜(DDS)、氯喹、四环素等。临床病理符合早期蕈样肉芽肿的患者常进行UVB、PUVA、氮芥或卡莫司汀治疗。
2.物理疗法及放射疗法
对滴状及斑块状适用紫外线照射,电子束放射治疗,常用于进行性浸润的蕈样肉芽肿皮损。此外亦可采用硫黄浴等。
3.局部治疗
可根据不同皮损分别选用润肤剂、焦油、皮质类固醇激素或紫外线光化疗法。浸润性斑块可外用氮芥,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预后
斑块型副银屑病可在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上持续多年或数十年不变,但约有10%~30%的患者进展为蕈样肉芽肿。因而对可能演变为蕈样肉芽肿的苔藓样型副银屑病和大斑块型副银屑病患者最初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以后每年一次,反复多次对可疑皮损处取材活检,以确定疾病处于稳定阶段。
副银屑病预防
预防:去除可能的病因,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早诊断早治疗。正确对待疾病,保持好心态。
副银屑病一般护理
副银屑病护理
1.调摄适宜,外避风寒平时应注意保暖,加强防护,坚持锻炼,增加营养,严防感冒,经常患扁桃体炎的类银屑病患者,应将扁桃体摘除,以减少发病的机会。
2.适当忌口,忌酒、忌海鲜、忌辛辣。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类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等。
3.沐浴适度,皮损处忌用热水洗烫,清洗时,动作要轻揉,不要强行剥离皮屑,这些不良习惯造成的刺激会加重皮损,加重病情。
4.选药适当,禁止滥用。
5.调畅情志,胸怀豁达,保持精神愉快,和乐观的情绪,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应了解到副银屑病防大于治,而且本病并不危害生命,在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将有利于本病的稳定和康复。
副银屑病饮食原则
副银屑病饮食
一、副银屑病食疗方
(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凉拌肉皮冻
猪肉皮 200g,洗净,刮去肥油,加水500ml,微火炖 1.5小时以上,纳入胡萝卜丁、青豆丁、豆腐干丁以及适当调味品,待凉成冻,切块食用。本菜具有滋隂和阳、柔润肌肤之功效,适于血虚风燥证患者。
二、副银屑病吃哪些对身体好?
1、要根据副银屑病病情需要合理给予某些食物,如皮损鳞屑较多,脱屑明显者,应多食高蛋白的食物,如皮损鳞屑病应多食茄子,丝瓜,马齿苋,赤小豆,冬瓜等。
2、建议食用猪瘦肉、鸡蛋、牛奶等。
三、副银屑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进行期副银屑病病人应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姜,葱,蒜等。
2、少吃或不吃油炸香燥食物,如油条、油饼、五香食品等。
3、少吃或不吃鱼腥发物,如海鲜、鲫鱼、牛羊肉,狗肉等。
4、禁止饮酒。
5、忌喝茶水、绿豆汤等偏凉饮品。
6、不要食用熟制猪蹄及各种熟肉制品。也就是说,治疗期间禽类、鸟类、兽类、或家畜等均不可食用,猪肉可以少量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