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下肢静脉曲张

    指病变范围仅在下肢浅静脉,因其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影响血液回流,引起静脉延长、弯曲、扩张。大多发生在大隐静脉,少数合并小隐静脉曲张或单独发生在小隐静脉。病变的浅静脉表现为伸长、扩张和蜿蜒屈曲,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的人群。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下肢,血液血管
    多发人群:常见于从事持久体力劳动或站...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物理疗法、手术治疗
    治 愈 率:治愈率97%
    治疗周期:手术治疗周期21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疾病症状:静脉曲张,下肢浅静脉曲张,下肢无力
    相关检查: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尿常规
    并发症: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
    治疗药品:七叶皂苷钠片,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   一、发病原因

      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持久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1.先天性静脉壁薄弱或静脉瓣膜功能缺陷,如瓣膜缺如或发育不全。因此静脉壁易于扩张,近端静脉瓣膜闭锁不全使血液倒流,进一步影响其属支,最终造成静脉曲张。

      2.长期站立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血柱垂直的重力对下肢静脉压力增大,同时回流可以直接造成大隐静脉瓣膜破坏,因此大隐静脉曲张多见于长期站立的劳动者。

      3.妊娠妇女或盆腔肿瘤患者,由于腹内压增高,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可引起下肢静脉曲张。

      二、发病机制

      1.静脉本身因素

      (1)静脉壁软弱和静脉瓣缺陷,是全身支持组织软弱的表现的一部分,并与遗传因素有关。由于浅静脉位于皮下组织内,又缺乏有力的支持,当静脉内压力增大时(如负重、咳嗽以及长期站立等),此种情况易引起静脉扩张,近端静脉瓣产生闭锁不全,血液向下倒流,使静脉压力增高,又逐渐破坏远端瓣膜,终致产生静脉曲张。由这种情况发病者称为原发性静脉曲张。

      (2)当浅静脉壁和瓣膜受外伤后,若愈合不良,可能影响管壁弹性和瓣膜功能,而于受伤处发生静脉曲张。

      (3)在老年人,静脉壁开始退化,亦容易发生静脉曲张。

      2.静脉压升高 静脉本身虽无病变,但由于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而容易发生静脉曲张。

      (1)职业因素如长期站立工作者,作用于下肢静脉壁的血柱变直,以致下肢静脉内压力显著增大;又由于经常采取直立体位,下肢肌肉收缩较少,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当其血量超过静脉回流的负荷时,即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而发病。

      (2)妊娠时子宫增大、盆腔内肿瘤和肿大淋巴结压迫髂静脉亦可引起浅静脉曲张。

      (3)深静脉受阻(如股静脉血栓形成),浅静脉代偿性扩张。

      由除静脉壁软弱和静脉瓣缺陷者外的原因所引起的静脉曲张为继发性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大多发生在大隐静脉,亦有大、小隐静脉同时发病者,而单独小隐静脉发生者则较少,深静脉因位于肌群之间而受到保护,同时下肢运动时,肌肉收缩,有助于血液循环,故不发生静脉曲张;相反。浅静脉因无上述保护条件,所以容易引起静脉曲张。

      主要病理变化发生在静脉壁中层,由于血流缓慢或停滞,静脉内压力升高,在早期为肌纤维和弹性纤维代偿性增厚,后期肌纤维和弹性纤维则萎缩,甚至消失,均为结缔组织所代替,于是部分静脉壁因变薄而扩张,也有部分静脉壁因结缔组织增生而变厚,以致成为不均匀的结节状表现。同时静脉瓣膜萎缩、硬化,而影响其功能。

  • 下肢静脉曲张一般治疗

      一、治疗

      对轻度静脉曲张、症状又不明显病例,可以长期应用弹性绷带或绑腿裹缠小腿,以预防其继续发展。

      手术治疗:对重度静脉曲张而症状又较明显病例,应采用手术治疗。但在术前一定要确定静脉曲张不是继发性的,而且深静脉通畅。根据不同病情可采用:

      (1)高位结扎:适用于只有上端静脉瓣闭锁不全病例。结扎大、小隐静脉上端可杜绝血液回流,使扩张的静脉不致再度充盈。

      (2)静脉剥脱及切除术:作高位结扎的同时,应将曲张的静脉整段或分段剥脱或切除。

      (3)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术:适用于下肢静脉曲张伴发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

      3.对不同并发症的处理

      (1)慢性溃疡: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水肿以及细菌感染等因素的相互影响,使溃疡较难愈合。治疗时应:①积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如嘱患者平卧,抬高患肢,劳动时用弹力绷带等;③控制感染,如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局部以0.5%新霉素溶液或3%硼酸溶液湿敷,达到清洁创面和减少分泌物的目的,有利于上皮生长,加速伤口愈合;无分泌物可用0.5%新霉素软膏、鱼肝油软膏,亦可用氦氖激光照射。

      (2)静脉曲张性湿疹:应保持创面清洁,外用0.5%新霉素煤焦油糊剂等。

      (3)静脉曲张性血栓性静脉炎:急性期可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局部热敷,或并用蛋白酶等。抬高患肢,减少活动,同时严密观察,如果发生血栓扩展,应施手术治疗。若已成为慢性而又影响不大者可不必治疗。

      (4)淤滞性皮下硬化症:可常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4片,3次/d,待肿块缩小后,可用手术剥离和静脉结扎。

      (5)出血:抬高患肢,加压止血或缝扎止血。

  •   一、预防:

      1.一级预防 从事长期站立工作的工厂、企业应予劳动保护,如工作时要应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工作间隙组织做工间操等。

      2.二级预防 轻度静脉曲张的病人,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抬高患肢。对有症状而无禁忌证患者可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切断所有属支,抽剥大隐静脉主干及分支,结扎切断关闭不全的交通静脉、局部切除纡曲静脉团。小隐静脉曲张者应同时做小隐静脉干及分支剥脱。硬化剂注射压迫疗法,特别适用于术后残留曲张静脉的辅助治疗。常用硬化剂为5%鱼肝油钠溶液、油酸乙醇胺(ethamolin)溶液、3%十四羟基硫酸钠(sotradecol)溶液以及高渗糖水及盐水。每点注射剂量是5%鱼肝油酸钠1~2ml,同时可做多点注射,注射后应加压包扎至少要6周,使静脉壁相互粘连而闭合。注射加压治疗近期疗效较满意,但复发率高,需反复注射,注射时有部分病人有过敏、溶血反应,偶而发生肺栓塞,硬化剂漏入皮下可引起皮下坏死,所以应特别注意。

      3.三级预防

      (1)溃疡:是下肢静脉曲张最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给病人带来苦痛和生活的不便,经久不愈的溃疡会导致恶变,因此应及时治疗。①积极治疗原发病。②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加强营养。③局部可用生理盐水、1∶5000呋喃西林溶液,1%新霉素溶液湿敷。外敷东方1号药膏或氧化锌胶布敷贴促进溃疡愈合。④溃疡面大,持久不愈者可行溃疡切除。局部植皮。

      (2)急性出血:多由于轻微外伤导致静脉破裂出血,出血量大而难以自行停止,所以必须及时处理。出血时,抬高患肢、加压包扎,必要时可缝合出血静脉。

  • 下肢静脉曲张一般护理

      一、护理

      1 嘱病人避免站立过久或长时间行走,宜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下肢静脉内压力。

      2 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习惯性便秘者,睡前饮白开水一杯或口服轻泻剂,避免长期长时间蹲位。

      3 告诉病人患肢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减轻患肢症状。

      4 每天用温水泡洗患肢1-2次,擦干后涂护肢脂保护。

      5 溃疡处给予湿敷或清创后定期换药或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患处,每天2-3次。

  • 下肢静脉曲张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气滞血瘀:患肢青筋迂曲,状若蚯蚓,局部可有压痛或色素沉着;伴有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治宜理气行滞,活血化瘀。 ①桃仁酒:桃仁1斤(汤浸去皮尖、取仁),清酒1800ml。先将桃仁打碎研细,以酒绞取汁,再研再绞,使桃仁尽即止。都纳入小瓷瓮中,置于釜内,以高汤煮,至色黄如稀饭即可。每次服1中盏,每日2次。 ②玫瑰红花淆:玫瑰花9g,全当归3g,红花3g。加水煎汤取汁。用白酒少量兑服,每日1剂。 ③络石藤酒:络石藤12g,当归20g,枸杞子25g,白酒1000mL。三药浸酒中,1周后即成。每次1小盅,每日2次。

      2、寒涅凝滞:患肢青筋迂曲,下肢微肿,按之凹陷;畏寒怕冷,肢体酸胀,沉重乏力。舌质淡,苔白滑,脉弦或沉涩。治宜温阳利湿,活血通络。 ①千年健酒:千年健10g,白酒500ml。千年健浸入白酒中,1周后即成。每次饮1小蛊,每日2次。 ②川乌粥:生川乌头3-5g,粳米30g,生姜汁10滴,蜂蜜适量。川乌头研为极细粉末备用。先加水煮粳米,煮沸后加入川乌头末,改用小火慢煎3小时,待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再煮沸即可。徐徐温服。 ③加味五味皮酒:五加皮、当归、牛膝各等份,红曲、高粱米各适量。先将五加皮洗净刮去骨,和当归、牛膝加水煎汁,再加曲、米酿酒。每次饮1小盅,早晚各1次。

      3、湿热蕴结:患肢青筋迂曲,局部红肿硬结,有压痛,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①黄豆疗痹汤:黄豆30-60g,加水煎汤。食豆饮汤,每日1次。 ②麻仁酒:大麻仁,酒适量。大麻仁炒香,盛袋人酒中浸1周即可。每次饮1小盅,每日2次。 ③寻骨风酒:寻骨风15g,白酒500mL。寻骨风浸入白酒中,1周后即可。每次1小盅,每日2次。

      二、适宜食物

      1、静脉曲张一般给予清淡、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饮食。

      2、应多吃低脂肪、低热量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杂粮、适量吃瘦肉、脱脂奶、鸡蛋白等,尤以绿色蔬菜、海带、海蜇、紫菜、木耳、豆制品及含维生素B、C的食物等,对病有益。

      3、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纤维素高的食物,也可吃适量吃一些瘦牛肉,鸡肉等,可以温通经络。

      4、多吃含维生素 E 丰富的食物:多吃含维生素 E 的食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腿部的沉重感。含维生素 E 丰富的食物有:洋白菜、菠菜、甘蓝、麦芽、坚果类、大豆、全麦、粗粮、蛋等。

      三、不适宜食物

      1、患者饮食应该少吃高脂肪、高糖和过咸食物,防止便秘。

      2、忌烟酒。

指病变范围仅在下肢浅静脉,因其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影响血液回流,引起静脉延长、弯曲、扩张。大多发生在大隐静脉,少数合并小隐静脉曲张或单独发生在小隐静脉。病变的浅静脉表现为伸长、扩张和蜿蜒屈曲,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