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选择性缄默的病因:本病儿童具备一定的人格特征,如胆小、孤僻、安静、敏感、羞怯、多愁善感等性格基础,在此基础上如受到惊吓、恐惧不安、生气等精神因素则易致病。
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病因:主要与严重的教养方式不良有关,如儿童的心理或躯体遭到虐待或从情感上长期受到忽视。
对立违抗性障碍的病因:由于在以往的研究中,将ODD视为品行障碍的一部分,因此,虽然在分类上已列出了ODD的单独诊断。关于ODD的原因研究仍然很少,多数学者认为与品行障碍有很多联系。Lahey等(1990)对品行障碍和ODD儿童进行了系统观察后发现,两类儿童都存在着异常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中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较多。Loeber(1991)认为ODD和品行障碍有很大联系,如果有反社会行为的家庭背景,会发展为更严重的破坏行为。
目前还不能把对电脑的成瘾行为称为医学问题,因为从中体现出来更多的是社会学问题或一种社会行为,对这种过分投入时间、精力、金钱、情感的现象俗称为“××迷”。如看电视时间长称“电视迷”,热衷足球的输赢称“足球迷”,喜欢听音乐者为“音乐迷”。另外的一些社会学家和行为学家确实把这种现象称为成瘾行为(addictive behavior),因此从这些行为者身上可以看到成瘾症状,过多依赖电脑。同时当得不到使用电脑的机会时便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情绪易激惹、抑郁、烦躁等。以上这种成瘾症状和戒断症状的同时存在符合成瘾行为的基本规律。
(二)发病机制
由于本类疾病成因复杂,多半含有社会学问题。深刻的发病机制尚待研究。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一般治疗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西医治疗
1.选择性缄默治疗
(1)心理治疗:
查明原因,消除精神刺激因素,采用支持、认知、游戏等心理治疗,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使患儿放松,对其缄默不要过分注意,避免逼迫他们讲话而造成情绪的紧张、恐惧与回避。针对不同情况,适当安排生活环境,鼓励参加集体活动和锻炼。
(2)药物治疗:
可给予适当的抗焦虑药物治疗,如小剂量地西泮及阿普唑仑。地西泮5~10mg/d,分2次服用。阿普唑仑0.4~0.81mg/d,分2次服用。症状消失后停药。
2.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治疗
(1)心理治疗:
查明情况,彻底改变教育方法,消除一切不利于儿童身体或心理发育的不良因素、恶性刺激。进行家庭治疗,对患儿采取关心、爱护、鼓励、帮助的教育方法,拉近与养育者的感情,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使患儿有一种安全感,逐渐消除恐惧不安和过度警觉的情感反应。
(2)药物治疗:
适当采用抗焦虑药物治疗,如地西泮或阿普唑仑。地西泮5~10mg/d,分2~3次服用。阿普唑仑0.4~0.8mg/d,分2~3次服用。症状消失后停药。
3.对立违抗性障碍治疗
(1)家长管理训练:可以说是对立违抗性障碍最有效的一种干预手段(参见品行障碍的治疗部分)。主要是利用社会学习理论的技巧,利用阳性强化方法促进良好行为的建立和巩固,并且使不良的对立和违抗行为消退。使家长认识到这种社会学习理论在儿童行为发展中的重要性,让他们掌握阳性强化技术,并用之于儿童与家长的交往、生活中。
(2)消除父母的不良行为:
对诸如家长的反社会行为或不为社会规则所接受的行为,家长自己要意识到它对自己和孩子的危害性,通过自身不良行为的消除,给孩子做出榜样的方式,使儿童行为发生改变。
(3)消除日常生活可能影响儿童行为的因素:
增加亲子间的交往,互相理解各自行为的意义,而不是以敌意和对抗的方式进行交往;保持父母教育观点的一致性,要求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平等。
(4)对症处理:
对ODD所伴随的注意缺陷、情绪问题、行为冲动可酌情给予药物治疗。
4.对电脑成瘾行为的干预
对使用电脑的儿童和青少年,作为父母要清楚地意识到,正确使用它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使用不当也会带来诸多问题和麻烦,预防这种麻烦的出现比麻烦发生了再去处理要有用得多。
(1)合理安排时间:
掌握好学习时间和玩电脑时间对学龄期儿童和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中学生来说很重要。当因玩电脑时间长而影响到学习时,则要减少玩电脑时间,增加学习时间;或减少开机次数,或在电脑中装入时间控制装置,帮助其控制时间;或者在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内安排学习电脑,用电脑做事情,多数时间内不允许使用电脑。
(2)合理安排活动:
有些对电脑成瘾的学生不是真正对电脑感兴趣,而是因为对人际交往、学校生活、社会活动的处理上出现困难的结果。如一个学校恐惧症的学生每天在家中打电脑游戏,而拒绝上学,其根本的原因是害怕自己学习成绩不佳而受到老师批评。因此,合理安排学生的社会活动、学校生活,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枯燥的玩电脑。
(3)认知行为治疗:
首先要对有成瘾行为的儿童讲明其行为的意义、对自己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了解其内心想法,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认识玩电脑行为与其他儿童学习行为的不同之处、优缺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上的改变,促进行为发生改变。
(4)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如果是儿童因为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产生回避行为,则应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如减轻学习压力、缓和家庭冲突等。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预防
由于在本类障碍中,患儿的生活环境被认为在发病因素起了关键的作用。因此,预防和减少童年社会功能障碍,建立来年良好的儿童养育方式就至关重要。过于严厉或一味地呵护与溺爱都不是正确的养育方式。绝大多数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好的。然而,许多父母他们忽视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对孩子的健康与未来可能产生的逻辑后果。在当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应大力倡导正确的养育儿童方式,德智体全面发展。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饮食原则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
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加强营养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