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系从业者因从原油开采、分馏产品提取加工及各种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皮肤黏膜损害。
二、发病机制
石油及其分馏产物,是碳氢化物通过化学刺激、过敏反应、光感作用、机械刺激、毒性刺激等作用于皮肤或黏膜,引起多种病变,如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敏性皮炎、色素沉着、疣赘及肿瘤等。
石油、煤焦油、页岩油及其分馏产物所致的皮肤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对症治疗:对痤疮及毛囊炎应避免应用矿物油软膏,可选用乳剂,伴发感染者应用抗生素。色素沉着可外用3%~5%氢醌乳剂。赘疣及肿瘤 若有增大或其他异常变化时,应激光或手术切除。
二、预后
1.角化过度 少数可引起皮肤萎缩。
2.色素沉着 最后出现表皮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呈皮肤异色病样改变叫焦油黑变病。
3.光毒性皮炎 反复发作或长期接触者可出现皮肤干燥、角化、粗糙,呈苔藓样变伴色素沉着。
1.尽量减少与皮肤直接接触机会,不用汽油柴油洗手,油渍衣物及时更换,接触矿物油的工人,工作时戴防护手套,每天班后应行淋浴,并经常保持工作服的清洁。
2.有明显脂溢性皮炎、寻常性痤疮、疖病等皮肤病的人,不宜从事接触矿物油的工作。
3.改进操作及搬运方法,如改善从业者工作条件,改进生产技术,尽可能做到操作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少接触,安装良好有效的通风、排气及吸尘设备,减少有害气体及粉尘对人体侵害。搬运沥青时,除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外,尽可能在夜间或阴天进行。
4.暴露部皮肤可涂避光防护膏,对光感性皮炎除脱离接触避免光线刺激外,可根据皮损不同情况对症处理。
石油、煤焦油、页岩油及其分馏产物所致的皮肤病一般护理
1.在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农机站,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石油、煤焦油、页岩油及其分馏产物所致的皮肤病饮食原则
1、石油、煤焦油、页岩油及其分馏产物所致的皮肤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2、石油、煤焦油、页岩油及其分馏产物所致的皮肤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不饮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