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气痢

    气痢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的基本征候特征为为粪便如蟹沫稠粘,有里急后重感,腹胀,大便时排气多,其气臭秽。或兼肠鸣、小便不利等。是由于湿热郁滞,气机不得宣畅所致。虚证的基本征候特征为为腹胀排气时大便即随之而下,是由于中气下陷,肠虚不固所致。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中医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其他
    多发人群:儿童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70%
    治疗周期:1-3周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疾病症状:排水样血性大便,腹胀,肠鸣
    相关检查:
    并发症:脑血管瘤,脑囊虫病,垂体性侏儒症
    治疗药品:人参固本口服液,参松养心胶囊,尿石通丸
  • 气痢疾病病因

      实证是由于湿热郁滞,气机不得宣畅所致。虚证是由于中气下陷,肠虚不固所致。

  • 气痢辨证论治

    气痢中医治疗

      《医源资料库》:气痢 ,病证名。

    ①中气下陷而致下痢。

    见《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用诃黎勒散以固肠,或用补中益气以举陷。

    ②气滞而致下痢。

    证见下痢如蟹渤,秽臭稠粘,伴腹胀痛。治宜行气导滞消积,用流气饮子、古萸连丸、六磨汤。 

    ③冷气停于肠胃而致下痢者。

    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七。证见腹胁虚满,肠鸣腹痛,便痢赤白。治宜厚肠胃,调冷热,补脾气。

  • 气痢饮食原则

    气痢饮食保健

      大蒜

      口服生紫皮蒜,每日3次,每次1~2个。《哈尔滨中医》1965年第3期以及国内多种医学杂志均有报道:单食生大蒜,经数百例观察,平均愈率为95%以上,体温平均1~2天降至正常,里急后重平均2~5天消失,大便平均2~4天恢复正常。

      萝卜

      民间常用白萝卜250克,挤取汁,加白糖30克,再用开水冲服,日服2次,全愈为止。汪颖《食物本草》亦云:“生捣服,治噤口痢”。也可选用《普济方》中的办法:“治诸热痢,血痢及痢后大肠里痛:萝卜截碎,研细,滤清汁一小盏,蜜水相拌一盏,同煎,早午食前服”。

      马齿苋

      马齿苋能清热、解毒,善疗热痢脓血。宜用马齿苋60~90克(鲜品加倍),同扁豆花10~12克,水煎加红糖,1日分2次服。《圣惠方》中亦载:“治血痢:马齿苋二大握(切),粳米三合。上以水合马齿苋煮粥,不着盐醋,空服淡食”。

      苦瓜

      苦瓜俗名癞葡萄。苦寒清热,能疗痢疾。《福建中草药》介绍一法:“鲜苦瓜捣烂绞汁1杯,开水冲服”。

      山楂

      山楂善于消积导滞。《医钞类编》载:“治痢疾赤白相兼: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红痢蜜拌,白痢红砂糖拌,红白相兼,蜜砂糖各拌匀,白汤调,空心下”。山东医院《医药学报》1971年第1期介绍,单用山楂治疗24例急性菌痢,全部有效。齐齐哈尔医学院也曾用山楂100克煎服治疗菌痢30 例,除3例无效外,其余均治愈或好转。

      杨梅

      杨梅能和胃消食,适宜急慢性痢疾之人食用。唐代食医孟诜曾说:“杨梅能涤肠胃,亦能治痢”。可用杨梅50~100克,煎水服。江西《中草药学》亦载:“治痢疾,杨梅浸烧酒服,或用五钱煎服”。

      荠菜

      荠菜适宜急性和慢性痢疾者食用。《日用本草》载:“治痢疾,荠菜叶烧存性,蜜调服”。民间多用鲜荠菜100克,水煎服。

      茶叶

      茶叶能化痰、消食、解毒。唐·孟诜的经验:“治血痢,好茶1斤,捣末,浓煎一、二盏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所以,茶叶适宜急性和慢性痢疾之人食用。《上海中医药杂志》、《新医学报》等均曾介绍,单用茶叶治菌痢,无论急性、慢性菌痢均有效果。据数十例至上百例的观察,急性菌痢的治愈率一般在95%以上,慢性菌痢的近期治愈率在85%以上。

      金银花

      金银花善于清热解毒,热毒血痢者宜之。《惠直堂经验方》介绍:“治痢疾:金银花五钱,红痢以白蜜水煎服,白痢以砂糖水煎服”。

      槟榔

      热带民族多用来当茶果供宾客,亦适宜急性痢疾者食用,可用槟榔10克,配合马齿苋10克,煎水代茶饮。

气痢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的基本征候特征为为粪便如蟹沫稠粘,有里急后重感,腹胀,大便时排气多,其气臭秽。或兼肠鸣、小便不利等。是由于湿热郁滞,气机不得宣畅所致。虚证的基本征候特征为为腹胀排气时大便即随之而下,是由于中气下陷,肠虚不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