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假单胞菌感染

    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能活动的杆菌,它是一种机会性病原菌,常可引起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接触到病原体后,可引起全身相应部位的感染,如烧伤面、呼吸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角膜等感染以及败血症。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传染科,中医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70%
    治疗周期:7-14天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20000元)
    疾病症状:胸痛,发烧,呼吸急促
    相关检查:涂片,特殊细菌涂片,直接涂片检查
    并发症:肺炎
    治疗药品: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阿米卡星洗剂,磺胺嘧啶银乳膏
  •   一、病因:

      铜绿色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是假单胞菌中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进入机体可引起全身相应部位的感染,如烧伤面,呼吸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角膜等感染以及败血症,因绿脓杆菌天然耐药,所以治疗较困难,目前临床可选用抗绿脓杆菌类合成青霉素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马鼻疽假单胞菌(鼻疽杆菌)及类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杆菌)偶尔可引起人类发病,鼻疽杆菌通过皮肤创面,眼结膜或呼吸道侵入,类鼻疽杆菌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或昆虫叮咬等多种途径感染人体,两者临床表现相似,均可发生急性肺部感染,及全身多部位多脏器的局限性感染,鼻疽缺乏有效的治疗,类鼻疽可试用四环素,氯霉素等治疗,两者病后均可获较持久免疫力。

  • 假单胞菌感染一般治疗

      一、治疗:

      绿脓杆菌感染治疗。

      对常用抗生素大多耐药,可根据临床及细菌学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抗绿脓杆菌抗生素中青霉素族有磺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呋苄青霉素及氧呱嗪青霉素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则有头孢噻甲羧肟;亦可加用氨基苷类如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

      1.局部治疗:

      可用1%醋酸冲洗或局部,应用多粘菌素B或多粘菌素E,即可奏效,坏死组织必须扩清,而脓肿则必须引流。若需肠外给药治疗,用妥布霉素或庆大霉素5mg/(kg.d)分剂给予,可治愈大多数绿脓杆菌性尿路感染。根据临床反应。可将剂量减少到3mg/(kg.d)以尽量减少副作用。肾功能不全者的剂量必须减少。对酶介导耐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的绿脓杆菌应该用丁胺卡那霉素。

      2.全身治疗:

      对全身性感染或粒细胞缺乏的病人,应该用一种对绿脓杆菌有效的氨基糖苷与一种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合用。对嗜中性白细胞减少并且肾功能处于边缘状态的病人,可用非氨基糖苷类联合疗法,例如双重β-内酰胺或β-内酰胺加一种氟喹诺酮,也是安全的。尿路感染常可用羧茚苄青霉素或环丙沙星或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但氟喹诺酮类不应该用于儿童,因为该药对软骨有不良作用。

      马鼻疽杆菌感染治疗

      原发损害宜尽速行手术切除,并应用磺胺药或链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

      类鼻疽杆菌感染治疗

      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及磺胺药为敏感的抗生素。

  •   一、预防: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通过多种途径在医院内传播;因此,必须严格消毒器械、敷料,医务人员及护理员勤洗手,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患者应予隔离,其敷料应予焚毁。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患,去除诱发因素等。铜绿假单胞菌菌苗分多价和单价两种,两者对感染的防治均有一定效果,与多价高效抗血清合用可以提高菌苗的免疫原性。其他如内毒素菌苗、OPE菌苗等以细菌组分制备的化学疫苗对保护同型菌株的攻击也有一定作用。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医院必须严格消毒病房、器械、敷料,医务人员及护理员勤洗手,认真执行无菌操作,对携带多药耐药病菌者进行接触隔离以防引起医院感染。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接触,有皮肤创面是应及时消毒处理。

  • 假单胞菌感染一般护理

      一、护理:

      1.加强营养,少食多餐。

      2.注意休息,适当运动。

      3.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 假单胞菌感染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能活动的杆菌,它是一种机会性病原菌,常可引起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接触到病原体后,可引起全身相应部位的感染,如烧伤面、呼吸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角膜等感染以及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