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其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吸入环境中的过敏物质有关,猜测为不明变应原引起的超敏反应。
二、发病机制
主要病理改变为急性弥漫性肺泡损害。肺泡腔、间质和支气管壁可见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部分病例可有透明膜形成,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后期可见间质水肿、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没有血管炎和肺外脏器受损表现。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治疗数小时内症状即可缓解,1~2周内肺浸润可完全消失。常用甲泼尼龙60~125mg/6h,症状控制后改为泼尼松40~60mg/d口服2~4周,随后减量停药。
二、预后
部分可自发缓解。治愈后本症不会复发。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预后一般较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一般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饮食原则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