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巨细胞病毒属于B族疱疹病毒,为双链DNA病毒,外有包膜,核为球状。对热和低温稳定性差,56℃ 30min或4℃ 1周均可灭活,也可以紫外线和脂溶性溶剂灭活。CMV具有两种抗原,补体结合抗原和中和抗原。前者的存在形式大部分为可溶性抗原,后者主要为糖蛋白构成,为病毒包膜组成成分之一。CMV的感染具有严格的种特异性,人类只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感染后的病毒在细胞中缓慢生长繁殖(2~3个月呈现明显病变)。被感染的细胞核增大,细胞质增多,形成典型的嗜酸性核内及细胞质内包涵体。
(二)发病机制
CMV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婴幼儿主要为接触性传播,成人主要为性接触传播。感染后的发病程度取决于接触病毒的数量和机体的免疫状态。CMV主要感染包括分布于上皮细胞和肠系膜的血管内皮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活性细胞,感染后在其体内进行复制,被感染细胞体积增大,中心呈局灶性坏死,并释放出新合成的病毒,进一步感染周围细胞。肺组织被感染的细胞主要为肺泡细胞和巨噬细胞,感染后出现弥漫性肺间质水肿,纤维化和肺泡肿胀,局灶性坏死,出血和增生,从而产生低氧血症。由于细胞免疫在抗CMV感染中起主要作用,因而在细胞免疫缺陷的患者(如骨髓移植后及艾滋病患者)发生CMV感染后的病情尤其严重。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主要以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它对疱疹病毒具有选择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作用。但大剂量可抑制白细胞而加重病情,建议为10mg/(kg·d),疗程为4~6周。
(二)预后
婴儿免疫功能低下及器官移植者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肺炎,一般预后欠佳。
由于CMV感染常见于骨髓和器官移植患者,因此,在移植前要做好供体筛选工作,尽量选择CMV抗体阴性的供体。对抗体阳性患者,可在手术前一周和术后一月预防性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并在移植前1天和术后2周使用含高效价CMV抗体的免疫球蛋白静滴,以提高被动免疫力,之后每3周一个剂量至术后100天。防止CMV肺炎的发生。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饮食原则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膳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