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毒特性
(1)猪流感病毒为单股负链RNA 病毒,猪流感病毒对热敏感,56 ℃条件下,30min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但用紫外线灭活猪流感病毒能引起病毒的多重复活。
2、传染性
(1)猪流感病毒的人或是病猪、携带病毒的猪都可传播。
(2)接触感染的猪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呼吸道传播,某些毒株如H1N1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比较常见的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
(3)甲型H1N1流感的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感染,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通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因此,尽量不要与他人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共餐等。
3、致病性
(1)感染猪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此病供需集合了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2)人感染猪流感后症状在临床上早期与流感类似,而病情可很快恶化,如多器官损伤、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4、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患者多数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目前报道以青壮年为主,应注意老人和儿童。
5、高危人群
高危包括那些: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养猪、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以及接触猪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或从事养猪业者。
6、病理变化
猪流行性感冒的病理变化主要在呼吸器官。
(1)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泡沫样渗出液。
(2)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粘稠的液体。
(3)肺脏的病变常发生于尖叶、心叶、中间叶、膈叶的背部与基底部,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界限,颜色由红至紫,塌陷、坚实,韧度似皮革,脾脏肿大,颈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多汁。
猪流感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1.抗病毒治疗
(1)患者宜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2)根据国家卫生部和世卫组织的推荐,抗甲流首选西药是达菲和乐感清,中成药是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
(3)达菲是一种对猪流感病毒可能有抑制作用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服用方法是:剂量75mg/d, 疗程5天;不过,达菲在临床上对青少年会产生副作用,儿童慎用。
2.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的条件是出现细菌感染。
猪流感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治疗
1.毒袭肺卫
症状:肌肉酸痛、咳嗽发热、恶寒、咽痛。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柴胡、黄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常用中成药: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制剂。
2.毒犯肺胃
症状:发热、腹痛腹泻、头身或恶寒,恶心、呕吐、肌肉酸痛。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参考方药:苍术、藿香、姜半夏葛根、黄芩、黄连、、苏叶、厚朴。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3.毒壅气营
症状:喘促气短、烦躁不安、高热、咳嗽、胸闷憋气、甚者神昏谵语。
治法:清气凉营。
参考方药:生大黄、生石膏、赤芍、炙麻黄、杏仁、瓜蒌、水牛角。
如果有必可的话可选用安宫牛黄丸以及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
1、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做饭时生熟要分开,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
(5)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6)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2、公众活动注意事项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果生病了,请留在家中,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
3、接种甲流疫苗是目前重要的预防手段。
下列6类特殊人群不宜接种甲流疫苗:
第一,对鸡蛋或疫苗中辅料、甲醛、裂解液等任何其他成分,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
第二,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
第三,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
第四,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第五,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
第六,年龄小于3岁者及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猪流感饮食原则
甲型H1N1流感的食疗方(仅供参考,具体需要询问医生):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秋梨膏:梨2000克,款冬花、百合、麦门冬、川贝母各30克,蜂蜜500克。
制作用法:将梨削去皮,切成小块,用榨汁机榨成汁后备用;款冬花、百合、麦冬、贝母放入锅内,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共3次,合并汁液,以文火煎熬浓缩至黏稠如膏,加入蜂蜜,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取15克,沸水冲泡,每日服用2次。
方解:方中主料梨味甘、微酸,性凉,具有滋阴润燥、润肺止咳功能;款冬花辛温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百合与麦冬皆有?蠓窝踔?;川贝母苦甘微寒,善于清热化痰;蜂蜜甘平,润肺健脾。诸物相合,共奏润肺止咳、生津润燥之功。
薄荷梨粥:薄荷3克,鸭梨一个,大枣6个,小米50克。
制作用法:鸭梨削皮切小块,大枣切开去核,将薄荷、梨块、大枣放入小米中。加适量水煮沸即可食用。
方解:方中薄荷辛、凉、气香,有疏散风热、清热解表、祛风消肿、利咽止痛功效,现代研究认为其具有抗病毒、祛痰、镇痛抗炎、解痉、兴奋中枢神经、杀菌等药理作用。梨性味甘凉,确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及除热解毒之功效;加上大枣补气血,此方可作为预防流感的佳方,也可为平时虚火旺盛者的保健方。
梨汁粥:梨3~5个,粳米60克。
制作用法:将梨洗净,切碎捣烂滤汁,米淘洗。用水适量,煮米为粥,临熟下梨汁,再煮三五沸,搅匀食之;或以水煮梨,去滓,取汁,投米煮粥。温热食之。
方解:此方具有清热生律、润肺止咳之功。明朝李中梓的《本草通玄》谓:“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梨与米同煮食之,可缓其寒凉之性,而增其滋养之功。
苹果葡萄汁:苹果1个,葡萄100克。
制作用法:将苹果、葡萄分别用清水洗干净。苹果去蒂、去核,切成片状,与葡萄一同放入果汁机内,加适量凉开水,榨取果汁。上下午各饮用1次。
方解:此方生津润肺,预防感冒。这两种果汁含有大量的天然糖、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有机酸,适合体力衰竭时多喝,可促进新陈代谢,对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也有好处。
枸杞酿苹果:苹果2个,莲子20克,枸杞子、玉米粒、红枣、花生仁、白果各15克,白糖50克,蜂蜜、淀粉各适量。
制作用法:将莲子浸泡去莲心,红枣洗净去核,再将苹果洗净削皮,从果蒂处挖出核和肉,装入莲子、红枣等配料,上笼蒸熟,取出。炒锅上火,放入清水、白糖、蜂蜜熬化,用湿淀粉勾稀芡,浇在苹果上即成。佐餐食用。
方解:此方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之功。可作为秋季提高人体免疫力、健脾润肺的保健食疗。
苹果红枣糯米粥:苹果250克,红枣15枚,糯米100克,红糖20克。
制作用法:苹果洗净切碎捣烂,与洗净的红枣一同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煎取汁液两次,合并后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备用。糯米淘洗干净后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用旺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煮粥至稠,调入苹果红枣汁,加入红糖调味,再次煮沸即成。早晚餐食用。
方解:本方具有宁心安眠、健脑益智之功。方中苹果性味干凉,具有生津、润肺、健脾和胃之功效,现代研究证实有预防和恢复疲劳的作用。加之红枣、糯米的补血益气、滋阴补肾、抗衰老的功效,适用于身体疲劳、失眠、头昏、精神萎靡等亚健康人群秋季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