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衰疾病病因
肺衰是因肺脏的各种长期疾患,或因邪毒伤肺,或心、脑、肾等脏病变及肺,使肺气衰竭,不能吐故纳新,浊气痰液内阻。以喘息抬肩,唇紫,肢凉,咳逆痰壅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
肺衰辨证论治
肺衰中医诊断
1.痰热壅肺证:
喘息抬肩,咳逆痰壅,痰多而稠黄,咯痰不爽,咳引胸痛,面赤,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宣肺。
2.肺燥肠闭证:
喘息抬肩,咳逆痰壅,胸部胀闷,喘不能卧,腹胀便秘,口苦而干,身热面赤,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沉实而数。清肺润燥、清泻肠热。
3.肺气阴两虚证:
喘促短气,咳声低微,咯痰稀薄,自汗畏风,或见咳呛痰少质粘,烦热口渴,面颧潮红,舌淡苔剥,脉弱或细数。益气养阴。
4.阳气欲脱证:
咳逆短气,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动则喘息尤剧,心慌心悸,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回阳(益气)固脱。
肺衰预防
【预防保健】
1.减少能量消耗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减少支气管分泌物,排除顽痰,降低气道阻力,减少能量消耗。
2.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增强营养提高糖、蛋白及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复合氨基鼓、血浆、白蛋白。
3.坚持每天作呼吸体操,增强呼吸肌的活动功能。
4.使用体外膈肌起博器呼吸肌疲劳时,可以使用体外膈肌起搏器,改善肺泡通气,锻炼膈肌,增强膈肌的活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