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肺螨病

    肺螨病(pulmonary acariasis)早在1944年便在锡兰(现斯里兰卡)发现肺螨病,但至今仍未完全为医务工作者所熟悉,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呼吸系统疾病,它是由嗜肺螨类随空气、水和食物侵入机体,经呼吸道并寄生于肺部而引起的肺寄生虫病。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疾病别称:肺螨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从事粮食及中草药贮存、...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55%
    治疗周期:6-9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疾病症状:咳嗽,咳痰,乏力
    相关检查:痰液寄生虫和虫卵
    并发症:
    治疗药品:法罗培南钠片,鲑鱼降钙素喷鼻剂,二十五味肺病胶囊
  •   (一)发病原因

      它是由嗜肺螨类随空气、水和食物侵入机体,经呼吸道并寄生于肺部而引起的肺寄生虫病。本病有明显职业性,从事粮食及中草药贮存、加工、销售及纺织工人患病率较一般人群明显增多,一般报道为5.3%~17.9%。

      (二)发病机制

      嗜肺螨类经呼吸道进入,首先寄生于支气管末端及肺泡囊内,并藉其颚体和足体迁徙到肺其他部位,其发病除因肺螨移行过程中对肺泡局部机械刺激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外,虫体、代谢产物、虫卵都是强烈的过敏原,可引起Ⅰ型、Ⅲ型甚至Ⅳ型变态反应,导致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细支气管周围炎、哮喘以及肺实质和间质的损害,出现肺内结节性病变、肺纤维化等。

      两肺可见散在或融合略呈圆锥形结节,1~2mm大小,个别可达5mm以上,多靠近脏层胸膜,略隆起,微黄,切面可见到金黄色物质,结节压片可找到螨虫。这些改变是由于螨虫在肺细支气管内繁殖形成病灶,引起炎症导致邻近的肺组织实变。其主要病理改变是细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杯状细胞增多、基底膜增厚,支气管黏液腺增生、肥大、平滑肌增厚、管腔狭窄,细支气管及支气管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形成和结缔组织增生,炎性渗出物增加等类似肺间质炎症的表现。偶亦可见广泛的肺实变及局部胸膜粘连。

  • 肺螨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以往曾用卡巴胂、乙胺嗪等药治疗,卡巴胂对肺螨虫病有肯定疗效,但因其毒性太大,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已被甲硝唑(灭滴灵)代替,甲硝唑杀螨效力佳,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疗效可达90%以上。成人剂量0.6g/d,分3次服或0.8g/d,分2次服,7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为7~10天,如第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效果不显著,甲硝唑可加至1.2 g/d分3次服用。若3个疗程后病情仍无明显好转,应改用其他药物如吡喹酮等治疗。亦有人主张用甲硝唑每次0.4g,3次/d,连服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为7天,每疗程前2天及最后2天加服吡喹酮25mg/(kg·d),分3次口服,对肺螨病有很好疗效。不良反应有食欲缺乏、恶心、腹泻等,停药后消失,患者多能耐受。如合并肺部感染,则有针对性的选用抗生素治疗,不良反应症状明显者可加用甲氧氯普胺等对症处理。

      肺螨病经治疗后如咳嗽、咳痰、胸闷等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啰音消失,X线胸片与治疗前胸片相比有明显吸收好转,血嗜酸粒细胞正常及痰液检查2次以上肺螨成虫、幼虫或虫卵转阴性,可视为治愈。

      (二)预后

      本病误诊率甚高,有报道达33.3%~77.35%,且有报道误诊为肺结核长达11年者。延误治疗者预后差。

  •   做好工作单位的防尘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室内通风采光,保持室内干燥,或用甲醛溶液室内蒸熏,或1%林丹(Lindane)、0.2%过氧乙酸液浸泡衣服、枕套、被单等,后者浸泡10~15min,清水冲净。

  • 肺螨病饮食原则

      肺螨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膳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肺螨症
肺螨病(pulmonary acariasis)早在1944年便在锡兰(现斯里兰卡)发现肺螨病,但至今仍未完全为医务工作者所熟悉,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呼吸系统疾病,它是由嗜肺螨类随空气、水和食物侵入机体,经呼吸道并寄生于肺部而引起的肺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