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儿童遗粪症

    遗粪症:又称功能性大便失禁。本症是指5岁或5岁以上儿童,非器质性因素或因躯体疾病所引起的排便障碍,经常反复出现在不适当的时间和地方解大便,而大便形状正常。本症发病率比遗尿症低得多。国外报道占1-3%,男:女=3.4:1。儿童功能性遗粪症属排泄功能障碍,是一种慢性行为问题,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统一和公认的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患病率大大超过其就诊率,治疗也需要长期坚持。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儿科,肛肠外科,中医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肛门
    多发人群:儿童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90%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疾病症状:排便频率异常,排便障碍,儿童大便失禁
    相关检查:便常规,胃肠道CT
    并发症:尿床
    治疗药品:维生素C片,维生素B1片
  •   一、病因

      精神因素(20%):

      精神创伤、惊恐和紧张等精神因素的存在亦是造成遗粪的常见原因,有时可作为一种对父母不适当管教的“反抗”而存在。

      其他因素(18%):

      有的儿童自幼无良好排便习惯,或者病前曾生过其他重病,有的是由于母子关系不良或家庭不和睦,关系紧张所致。

      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延迟(16%):

      此类患儿常伴有语言,学习功能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妨碍了正常排便习惯的养成。

      教育方法不当(6%):

      家长教养方式不良而未能获得正常控制大便的能力

      心理社会因素(5%):

      约20%的患儿遗粪与生理性便秘有关。

  • 儿童遗粪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应寻找原因,针对有关因素给予治疗措施,家庭治疗和咨询,加强对患儿卫生习惯的训练和教育指导。

      1.行为疗法:可采用正强化法,当患儿能正常地排便,不弄脏裤子时,给予表扬、奖励。当仍出现不自主的排便时,不可对其斥责,不可恐吓,而应加以安慰,使其精神放松。事实证明行为疗法是相当有效的治疗方法。

      2.辅助治疗:必要时可辅以抗焦虑药或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用小剂量丙咪嗪合并心理疗法,仍有遗粪或氯丙咪嗪10-25毫克/天,连用数月,疗效明显。

      3.通便治疗:最初的通便治疗按以下方案进行1-4个疗程:

      第一天用成人型低磷酸盐灌肠剂(≥7岁的儿童一次用2份);

      第二天双醋苯啶直肠栓塞(10mg);

      第三天双醋苯啶片口服(5mg)。可拍腹部的X线片查看是否灌肠充分。

      维持治疗可用多种维生素、轻矿物油,持续4-6个月(若维持每日有大便可时间更长)。

      用法与用量:维生素每日2次;矿物油:每日2次,口服15-30ml 新生儿和体弱儿禁用矿物油,以免发生窒息

      矿物油可影响维生素的吸收,所以维生素的用量要多些。在饮食上建议食用粗纤维或粗渣,但不要强迫儿童吃。让孩子坐在便盆上最多每日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最好饭后进行。

      重症者,灌肠后若有必要,口服缓泻剂(如番泻叶5-10ml/d)2-3周,以后隔日一次持续1个月。复发很常见,若早发现可口服缓泻剂1-2周。大便正常4-6个月则逐渐撤除矿物油。如果该治疗方案失败,建议进一步评价饮食和大便情况。

  •   1、外界环境:衣着要凉爽,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居室空气要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2、营养方面: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3、出现高热应予紧急处理,采用冷敷和拭浴的方法,使患儿尽快降温。

      物理退热:可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

      药物退热:在作物理处理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

  • 儿童遗粪症一般护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 儿童遗粪症饮食原则

      1.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2)注意营养,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此外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遗粪症:又称功能性大便失禁。本症是指5岁或5岁以上儿童,非器质性因素或因躯体疾病所引起的排便障碍,经常反复出现在不适当的时间和地方解大便,而大便形状正常。本症发病率比遗尿症低得多。国外报道占1-3%,男:女=3.4:1。儿童功能性遗粪症属排泄功能障碍,是一种慢性行为问题,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统一和公认的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患病率大大超过其就诊率,治疗也需要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