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儿童精神分裂症

    儿童精神分裂症是儿童精神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可发生于成年人和儿童,儿童精神分裂症也有自己的临床特点。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儿科,精神病科,心理咨询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心理
    多发人群:12~14岁少年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治 愈 率:60%
    治疗周期:1-5年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疾病症状:儿童联想和情感障碍,幻觉,紧张
    相关检查:CT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
    并发症:
    治疗药品:五氟利多片,阿立哌唑片
  •   一、病因:

      1.遗传因素(25%)

      本症患儿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的发生率较高(16%~64%)。夏镇夷等(1982)认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以多基因遗传可能性为大,其遗传度为70%,一级亲属中本症发病率:父母为4.0%;同胸为6.7%。有人认为父母同患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为40%左右;父母之一患本症其子女发生同病的危险率为7%~17%,表明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2.器质性因素(15%)

      本症患儿有围生期损害史较为常见。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延迟、神经系统检查有软体征和脑电图异常亦较多见,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儿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及波幅降低;头颅CT扫描、磁共振影像(MRI)等研究结果,提示额叶、基底节、颞叶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

      3.心理社会因素(15%)

      儿童受到强烈精神创伤,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升学未成等生活事件诱发精神分裂症者较为常见,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病程的延续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4.病前性格特征(10%)

      本症患儿病前性格多为内向,在性格偏异或不健全基础上,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增加发病的危险性。

      5.生物化学因素(5%)

      这方面在儿童精神分裂症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本症与中枢多巴胺能系统活动过度去甲肾上腺素能功能不足有关。有些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增高,而胆碱能系统受抑制。

  • 儿童精神分裂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本症需要联合采用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相结合。

      各种治疗的选择,除了根据临床主要症状之外,还要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如年龄、躯体发育、营养状况加以全面考虑。可以采用特殊的教育系统,如每天训 练,对症状时好时坏明显的儿童是必要的,否则很可能严重地影响儿童的发育。父母和亲朋好友及社会机构提供的缓解期的护理对正在进行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儿尤 其重要。

      2.抗精神病药物常用药物

      (1)吩噻嗪,如氨砜噻吨每天0.10~0.40mg/kg,丁酰苯类,如如氟哌啶醇每天0.05~0.15mg/kg,对控制急性精神病症状有效,但常有复发。由于儿童对这些药物的锥体束外作用敏感,必须谨慎使用。

      (2)其他抗精神病药主要有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舒必利和氯氮平等,显效率0%~60%。

      用法如下:氯丙嗪300~400mg/d、奋乃静30~60mg/d、舒必利300~800mg/d、氯氮平300~400mg/d、甲硫达嗪400~600mg/d、维思通4~6mg/d、三氯噻吨(复康素)10~20mg/d,哌咪清2~12mg/d。

      (3)儿童精神分裂症能有效地维持慢性期病人的疗效,如每周服五氟利多30~60g,每2~3周肌注氟奋乃静葵酸酯或氟奋乃静庚酸酯12.5~50mg、高抗素(氯噻吨)200mg、三氯噻吨葵酸酯20~40mg,每月肌注安度利可或哌泊噻嗪棕侣酯50~100mg。

      (4)注意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其中儿童对这些药物的锥体束外作用敏感,可呈现为可表现为假性帕金森反应、静坐不能、动眼危象、吞咽或言语困难 等,肝功损害、粒细胞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嗜睡、便秘、泌乳、色素沉着、闭经或性功能障碍等。假性帕金森反应等的解决方法可采用口服安坦4~8mg/d或 肌注氢溴酸东莨菪碱0.3~0.5mg缓解不良反应。

    儿童精神分裂症辨证论治

      常见的中药方剂

      1.新制柴胡汤

      功能主治:理气重镇,行血破瘀。主治阳狂多躁之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柴胡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竹沥半夏9克、黄芩9克、桃仁15克、红花9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香附15克、青皮9克、陈皮9克、酒大黄1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2.桃黄方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破血行气。主治精神分裂症血瘀有热而狂、体不虚者。

      处方制法:桃仁20克、大黄40克、赤芍40克,提取制成浸膏糖衣片。

      3.藤陀乌花汤

      功能主治:功能平肝化痰,化瘀通窍。主治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钩藤30克、制川乌5克、红花5克、曼陀罗花2克、甘草10克,加入适量冰糖,水煎,每日1剂,分3~4次服。初起时每日服1~2次,剂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30日为1疗程。

      4.活血汤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泻火通腑。主治气滞血瘀型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丹参25~50克、三棱25~50克、枳实10~15克、大黄15~30克,水煎服。辨证加减:狂证加石膏20~50克、知母20~30克;癫证加郁金15~30克、菖蒲15~30克;失眠重者加礞石30~50克、生龙骨30~50克、牡蛎30~50克、琥珀6~15克;头痛重者加川芎15~25克、柴胡10~15克,水煎服。40天为1疗程。

      5.壮阳汤

      功能主治:功能辛热壮阳。主治阳虚型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附子9克、肉桂6克、干姜9克、巴戟天9克、淫羊藿9克、仙茅9克、川椒9克、党参9克、黄芪9克、熟地15克、龟版15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中医治疗原则

      1.辛开苦降

      辛开苦降本草的组成临床分为二种情况,其一是某些本草本身就具有辛苦两味,有调理气机的作用;其二是由辛、苦两种不同味的本草组成方剂来调理气机。此法广泛适应于精神分裂症的实证各种类型。

      2.温阳兴奋

      根据古方中的“地黄饮子”能治“暗痱肾虚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的精神病症状,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紧张型精神分裂取得了较好效果。

      3.涤痰开窍

      主方依据就是癫狂是痰迷心窍所致,这一疗法也是出自《内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4.养血安神

      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以补气养血的药物,治疗阴虚血少,血虚神耗所致的精神病实为药症相符。

      5.活血化瘀

      《内经》中早就有关于血瘀与精神病关系的论述,活血化瘀法治疗症状表现为烦扰不安,恼怒多言,妄见妄闻,思维离奇,行为紊乱的案例效果十分明显。

  •   一、预防:

      引起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但是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深入和仔细了解儿童精神分裂症症状,以便能够及早发现早治疗。预后:随访观察结果表明,起病年龄小,缓慢起病而且产现程缓慢;呈进行性发展以及智力减退者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积极治疗,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具有重要关系。

  • 儿童精神分裂症一般护理

      一、护理: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 儿童精神分裂症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豆腐300g,去皮核桃7个,黑木耳30g。将所有材料放入炖锅内加水炖熟,连汤一起服用。该疗法特别适用于精神裂症形瘦面红、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者。

      紫河车一个,洗干净后煮汤服用。紫河车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大补气血,该汤剂针对精神分裂症病久体虚、神志恍惚者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猪肝一个,金戒指一枚。将猪肝洗净,腔内放入戒指,用线缝合好,加水煮沸,直至炖烂,取出金戒子,喝汤服用。该偏方适用于精神分裂症躁扰不安、恼怒多言者。

      生萝卜200克,洗净切丝,浇上香麻油,加精盐、味精少许,拌匀,分次服食,一日内食毕,连日服。本食谱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引起的躁狂多怒伴大便秘结者。

      瘦肉苦瓜丝,苦瓜300克,切丝,加清水急火烧沸,换汤出苦味。瘦猪肉150克,切片,油煸后,入苦瓜丝同炒,加调味食用。本食谱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引起的狂暴无知,便秘溲赤者。

      二、宜食:

      桂圆、酸枣、五味子、阿胶蛋黄、百合、玫瑰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