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是病人在发热的同时,必伴有怕冷的感觉,其程度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犹不能解其寒。恶寒发热是外感表证的主证,如六经辨证中的太阳病,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分证,三焦辨证中的上焦证,均可见此。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中医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全身
    多发人群:无特殊发病群体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100%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 —— 500元)
    疾病症状:恶寒,怕冷,周身不适
    相关检查:体温,回归热螺旋体,血清甲型肝炎抗体
    并发症:发作性睡病,脑囊虫病,垂体性侏儒症
    治疗药品: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清血内消丸,柴银颗粒
  • 恶寒发热疾病病因

      《素问·刺热篇》:

    “肺热病者......恶风寒,舌上黄,身热”《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故在外感病中,风寒、暑、湿、燥、火、温毒等淫邪侵袭机体,外犯肌表,损伤卫阳之气,卫阳失其温分肉的作用则恶寒;体内正气(阳气)奋起抗邪,邪正相争,郁于肌表,不得外出则热。因此,有一分恶寒发热,便有一分表证。

  • 恶寒发热辨证论治

    恶寒发热中医治疗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发热恶寒为太阳表证的主要症状,治以解表为主。亦为劳倦内伤的常见症状。《张氏医通·诸伤门》:“劳倦所伤,寒温不适,身热头痛,自汗恶寒,脉微而弱,黄芪建中汤。”

  • 恶寒发预防热

      恶寒发热的预防

      1、提高自身免疫力

      2、合理搭配饮食

      3、减少传染机会

      4、接种流感疫苗

      按摩手法

    1.擦迎香:

    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用双手大鱼际(拇指掌侧肌肉丰厚处)在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处反复擦动200次。

      2.浴面: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掌根在面部上下擦动100次。

      3.摩百会:

    取坐位,用掌心盖在头顶中央的百会穴上,慢慢摩动2分钟左右。

      4.擦涌泉:

    取坐位,用小鱼际(小指掌侧肌肉丰厚处)在脚心的涌泉穴摩擦1分钟。

恶寒发热是病人在发热的同时,必伴有怕冷的感觉,其程度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犹不能解其寒。恶寒发热是外感表证的主证,如六经辨证中的太阳病,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分证,三焦辨证中的上焦证,均可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