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疾病病因
本病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二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因所形成。湿邪有内外之别,外湿指外感温邪;内湿,多因脾虚失运,肾虚失固所致。
1.湿热(毒)
因摄生不洁,或久居阴湿之地,或因手术损伤,以致湿热、病菌入侵带脉,发为带下。
亦有肝经湿热下注,或因热毒蕴腐,损伤血络,导致带下赤白。
2.脾虚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牌运失健,湿浊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为带下病。
3.肾虚
素体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封藏失职;亦有肾阴偏虚,相火偏旺,灼伤血络,任带失因而带下赤白者。
带下病辨证论治
带下病中医治疗
【分型治疗】
1.湿热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易黄汤加减。
黄柏10克 知母10克 车前子10克(包煎)土茯苓15克 六一散10克(包煎)椿根皮10克 白果10只 山栀10克 川牛膝10克加减:兼见脾虚者,加山药10克、白术10克、芡实15克、薏苡仁15克;肝经湿热偏甚者,加龙胆草6克、柴胡10克、木通6克、黄芩10克、生地12克。
2.热毒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蒲公英15克 金银花15克 野菊花10克紫花地丁15克 天葵子10克 白花蛇舌草15克鸭跖草30克。
加减:挟瘀腹痛者,加桃仁10克、生苡仁15克、红藤15克、败酱草12克;热甚伤津者,加生地15克、赤芍12克、麦冬12克。
3.脾虚治法: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炒党参10克 炒白术10克 淮山药12克白扁豆15克 茯苓12克 炙甘草3克 木香6克莲子肉10克 茁仁15克 砂仁3克(后下)。
加减:腰酸腰痛者,加杜仲 10克、川断 10克、桑寄生10克;下肢肿者,加猪苓12克、车前子15克(包煎);阴痒者,加蛇床子12克、花椒6克。
4.肾阳虚治法:温补肾阳,固涩止带。
方药:内补丸加减。
鹿角霜10克(包煎)茧丝子10克 潼蒺藜10克 黄芪10克 桑嫖蛸12克 制附块5克(先煎)杜仲10克 补骨脂10克 赤石脂12克(先煎)煅龙牡各15克(先煎)。
5.肾阴虚治法: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生地12克 丹皮10克 泽泻10克 山药12克 地骨皮15克 茯苓10克 麦冬10克。
加减:腰膝酸软者,加川断 12克、怀牛膝 10克;
头昏目眩者,加枸杞子12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0克;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12克、夜交藤30克。
带下病预防
预防带下病应从增强体质和防止感染人手。
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下腹部要保暖,防止风冷之邪入侵,饮食要有节制,免伤脾胃。经期禁止游泳,防止病菌上行感染;浴具要分开;有脚癣者,脚布与洗会阴布分开;提倡淋浴,厕所改为蹲式,以防止交叉感染。
带下病一般护理
带下病护理
【注意事项】
1.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异常,并伴随症状者,都属带下病范畴,并见于生殖系统炎症和妇科肿瘤。
根据带下的异常颜色及其特有症状,又有白带、黄带、赤带、青带、黑带、五色带之分。白带如色白无臭味,量不多,不伴症状者,属正常生理现象。白带量多或有臭味,并伴不适症状者则为带下病,可因外感湿邪,或牌失健运、肾气不固、带脉失约所致,可予清化湿热、健脾化湿或益肾固涩止带之法治疗。
2.黄带带下色黄如脓,黏腻秽臭,多见于生殖道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急性盆腔炎等。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化湿止带。对于素体阴虚或湿热偏盛者,忌服辛苦酸辣之品,以免热灼阴液,导致阴虚火旺。
3.赤带乃阴道内流出红色而黏浊的分泌物,或有腥臭味者。赤带可因生殖道炎症,亦可由生殖道肿瘤引起。发现赤带时,首先应查明原因用卡除癌症,可作妇科检查、B超及活检等。对于伴有重糜之宫颈炎,应积极治疗,并定期组织普查,必要时作宫颈活检,排除宫颈癌。
4.带下五色混杂,黏腻如脓状,秽臭异常,称为五色带。常见于生殖道癌症,应特别引起警惕,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宫颈活检或阴道镜上超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如为生殖道炎症所致,积极抗菌消炎,清解热毒,如为恶性肿瘤,应作手术和抗癌治疗。
带下病饮食原则
一、带下病食疗
1.温热型
临床表现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粘腻、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等,纳食较差,小便黄,舌苔黄腻厚,脉弦数。
食疗药膳
1.白果豆腐煎:白果10个(去心),豆腐100克,炖熟服食。
2.三仁汤:白果仁10个,薏苡仁50克,冬瓜仁50克,水煎,取汤半碗,每天1料。
3.藕汁鸡冠花汤:藕汁半碗,鸡冠花30克,水煎,调红糖服,每日服2次。
2.脾虚型
临床表现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缓。
食疗药膳
1.鱼鳔炖猪蹄:鱼鳔20克,猪蹄1只,共放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慢火炖烂调味食,每日1次。
2.鸡肉白果煎:鸡肉200克(切块),白果10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淮山30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煮汤,去药渣,饮汤食肉。每日1料。
3.扁豆止带煎:白扁豆30克,淮山30克,红糖适量。白扁豆用米泔水浸透去皮,同淮山共煮至熟,加适量红糖,每日服2次。
4.胡椒鸡蛋:胡椒7粒,鸡蛋1枚,先将胡椒炒焦,研成末。再将鸡蛋捅一小孔,把胡椒末填人蛋内,用厚纸将孔封固,置于火上煮熟,去壳吃,每日2次。
3.肾虚型
临床表现白带清冷、量多、质稀、终日淋漓不断,腰酸如折、小腹冷痛,苔薄白,脉沉迟。
食疗药膳
1.附桂鸡蛋汤:肉桂5克,附子10克,鸡蛋1枚。将肉桂、附子水煎后,去渣,打人鸡蛋,熟后食蛋饮汁,每日2次。
2.莲子芡实粥:莲子(去心)100克,芡实100克,鲜荷叶50克,糯米50克,煮粥,熟后加砂糖适量调食,每天1料。
二、带下病患者吃什么好?
(1)宜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多吃牛奶、鸡蛋、豆浆、瘦肉、动物内脏等。
(2)宜多吃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莲子、白果、薏米、蚕豆、绿豆、黑木耳、豇豆、核桃仁、淡菜、芹菜、龟肉、猪肚、乌骨鸡、芡实。
(3)黄带、血性白带为湿热,宜多喝汤水、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芹菜、菊花脑、冬瓜、苋菜、西瓜、马兰头、绿豆、赤小豆、荸荠、紫菜、马齿苋、蚕豆花、绿豆、木耳、鲜藕等。
三、带下病患者最好不要吃什么?
(1)忌肥甘厚味及甜腻食品,如肥肉、海腥、糯米滋粑等,以免留湿生痰。
(2)忌煎炒、油炸类燥热性食物。
(3)忌葱、蒜、姜、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